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
作者简介:夏娜(1986.01-),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检验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
相关性分析
夏娜(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的相关性。

方法:以2021年1~12月脑梗塞患者50例为试验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及血常规凝血试验等检验,对两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的差异及血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果:试验组脑梗塞患者的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血凝块形成后最大振幅(MA 值)、
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 值)均高于对照组,其血凝块形成时间(K 值)、凝血反应时间(R 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血栓弹力图R 值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与MA 值、Angle 值
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K 值无相关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与K 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MA 值、Angle 值之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纤维蛋白原与R 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凝血酶时间与R 值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脑梗塞患者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脑梗塞患者实施疾病诊断中,可将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相结合,以此更好指导患者疾病的诊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试验;脑梗塞;凝血状态;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143-04
脑梗塞是急危重症的一种,其发生率较高,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关,且与血管壁有关
[1-2]。

研究显示,脑梗塞患者较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应检测脑梗塞患者的相关血液功能指标,更好评估疾病和预后情况[3]。

常规凝血试验是凝血功能检测方法的一种,其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检测结果片面[4]。

血栓弹力图可模拟凝血启动、纤维蛋白形成、血块形成、纤维蛋白交联等来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5-6]。

本研究主要
对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评价脑梗塞患者凝
血状态的相关性作观察,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1~12月脑梗塞患者50例为试验组,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及血常规凝血试验等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试验组年
龄49~82(59.86±11.28)岁,男31例,女19例。

对照组年龄50~81(60.14±10.87)岁,男30例,女20例。

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试验组确诊存在脑梗塞;发病时间48 h 内;年龄40~85岁;依从性较好者。

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者;肿瘤、感染者;拒绝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血栓弹力图检测
安静状态下取受检查的静脉血2 mL ,放置于含枸橼酸钠溶液(0.2 mL ,109 mmol/L )的抗凝管中进行抗凝处理,15 min 后进行检测。

严格按照操作的标准以血栓弹力图仪实施检测,通过电脑,对相关数据,实时收集,并采用分析软件,作数据的处理,以此进行血栓弹力图图像的描绘,得出测定值。

表1 两组患者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对比(x —±s )
组别例数凝血酶时间(s )纤维蛋白原(g/L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
凝血酶原时间(s )试验组5020.12±0.41 2.17±0.5825.15±1.6010.24±0.61对照组5017.61±1.53 1.44±0.2725.43±1.9210.25±0.80t -11.2058.0680.7920.070P
-0.001
0.001
0.430
0.944
表2 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对比(x—±s)
组别例数(n)MA值(mm)Angle值(°)K值(min)R值(min)试验组5075.39±3.1775.31±1.750.91±0.17 4.15±0.29对照组5062.85±3.6066.29±2.98 2.01±0.23 6.72±0.71 t-18.48618.45627.19623.695 P-0.0010.0010.0010.001
表3 血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项目
R值K值Angle值MA值
r P r P r P r P
凝血酶原时间0.1410.0010.2060.317-3.5760.001-0.2870.02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0.4730.0010.2390.263-0.3010.001-0.1780.030纤维蛋白原-3.140.023-0.5380.0010.6140.0010.7690.001凝血酶时间-0.2170.065-0.5630.0010.7520.0010.8730.001
1.2.2 常规凝血试验
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2 ml,放置于柠檬酸钠抗凝管中,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速度为每分钟3200转,取血浆,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水平。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血栓弹力图参数作观察,并分析血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间的相关性。

(2)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主要为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3)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血凝块形成后最大振幅(MA)值、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n(%)]表示。

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分析
试验组脑梗塞患者的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栓弹力图参数分析
试验组MA值、Angle值均高于对照组,其K值、R 值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血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血栓弹力图R值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与MA值、Angle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K值无相关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与K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MA值、Angle值之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纤维蛋白原与R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凝血酶时间与R值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疾病,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残疾率以及死亡率[7]。

患者疾病发生后,临床主要是采用脑保护、抗脑水肿、改善脑循环等方法进行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患者经治疗后,若不能对疾病各类危险因素防控,则可能导致并发症,使得病情加剧或复发[8-9]。

脑梗塞治疗中,需要采用抗凝、溶栓等方法减轻脑动脉粥样硬化,清除其血管内存在的血栓,以此改善患者的脑组织血液循环,使得血氧功能恢复正常,控制疾病的进展,减轻疾病症状[10-11]。

脑梗塞患者治疗中,会受到血液高凝等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影响康复的进程[12]。

因此,为脑梗塞患者治疗中,应强化其凝血状态的关注,以准确、高效的方法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13]。

常规凝血试验中,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较为常用,其中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指标,可对内外源凝血途径反映[14];凝血酶时间是血浆中相关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所用的时间;纤维蛋白原是凝血途径中,纤维蛋白原转变纤维蛋白时,所需原材料,可增强血小板的相关聚集性,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15]。

血栓弹力图参数中,R值可综合评价凝血启动过程中相关凝血因子的活性,Angle值、K值可对血凝块形成速率等反映,MA值可对血凝块稳定性表示,且可表示强度,可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16]。

本研究中,凝血酶时间相比,纤维蛋白原水平相
144
比,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MA值、Angle值均高于对照组,其K 值、R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与血栓弹力图R值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与MA值、Angle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K值无相关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与K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与MA值、Angle值之间为正相关的关系;纤纤维蛋白原与R值之间呈负相关的关系,凝血酶时间与R值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即代表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在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评价中应用均有着一定的价值,且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脑梗塞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K值降低,MA值升高,代表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增强,纤维蛋白原功能提高,或是血小板的数量出现升高的情况,使得血凝块生成速度加快,即患者患病时,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

有研究显示,高凝状态下,R值阳性检出率相较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阳性检出率更高,即代表R值对血液高凝状态评估的敏感性更高,可能是常规凝血试验离心的血浆,将凝血时,可提高凝血因子所需的白细胞、血小板等磷脂表面载体,对于凝血,则是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有凝血所需凝血因子,且有细胞的血小板、组织因子等,因此,难以正确对机体内的具体凝血状态变化反映[17]。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仅为凝血级联反映中的一部分,并不能反映全部的凝血变化。

常规凝血试验中,纤维蛋白原仅能够对反映受检者,其血浆纤维蛋白的水平,对于功能、结构等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栓弹力图的应用,相较于凝血指标,更具有优势[18-19]。

常规凝血试验,是通过体外凝血反应中孤立终点的监测进行,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反映凝血块强度、纤溶强度、形成的速度,需要血栓弹力图等凝血试验辅助,以此更好反映脑梗塞患者的凝血状态[20-21]。

本文通过相关性研究显示,脑梗塞患者血栓弹力图R值可准确反映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与凝血因子含量可对脑梗塞患者血凝块形成速率影响,且MA与纤维蛋白原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为MA值是血块由纤维蛋白原、特异性受体GPⅡb-Ⅲa,经血小板结合后,共同作用的指标,血小板的作用为80%,纤维蛋白原的作用主要为20%,因此,纤维蛋白原变化会导致MA值出现变化[22-23]。

血栓弹力图可检测体外全血标本的具体黏弹性变化,为患者凝血功能动态过程,制定曲线图,记录初始血凝块的稳定度,且可记录血凝块的形成情况、纤溶过程、强度变化、纤维蛋白形成、血小板活化,独立完整反映脑梗塞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状态[24]。

综上所述,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均能够检测脑梗塞患者的凝血功能,且两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临床可将两者结合,以此更好反映脑梗塞患者的凝血状态,为疾病的诊治、病情的评估,提供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杨,钟家宁,郑英,等.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指标对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凝血功能的监测价值比较[J]. 河北
医学,2022,28(2):263-267.
[2]王冰斌,周艺燕,洪国粦. 肝癌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
功能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3):338-340.
[3]朱家佳,高宜川,王赵洋,等.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
标对腰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J]. 华
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0(3):347-353. [4]周东铭,张苏伟. 传统凝血功能试验和血栓弹力图在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一致性分析[J]. 山东医药,2021,61(23):76-79.
[5]张彤,董夏昕,雷娜,等. 血栓四项指标与血栓弹力图参
数检测对脓毒血症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
价值比较[J]. 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100-102,110.
[6]朱玲. 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4项及D-二聚体在不同
孕期孕妇凝血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检验医
学与临床,2021,18(10):1424-1426,1430.
[7]吴洁玲,黄鑫. 常规凝血检测与血栓弹力图对产科出
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价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6):725-728.
[8]徐亚敏,梁晓浏.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
在评估输血患者凝血功能上的一致性分析[J]. 中国医
药导报,2021,18(19):106-109,117.
[9]刘念,徐晓玲,舒会英. 红细胞悬液与血浆不同比例输注
对急性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纤溶功能及血栓弹力图监测
结果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2):96-99. [10]黄小慧. 不同孕期产妇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栓弹
力图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
版),2021,18(5):187-191.
[11]冯彦华,任强,毛振,等. 血栓弹力图对儿童严重急性骨
关节感染后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医刊,2021,56(12):1316-1319.
[12]冯彦华,张放,邵智利,等. 血栓弹力图在儿童严重软组
织感染后脓毒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
价值[J]. 临床误诊误治,2021,34(6):91-95.
[13]胡遵,彭建强,郭莹,等. 血栓弹力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凝血状态的临床应用[J].
145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9):82-86.
[14]黄越,苏平,谢代刚. 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D-二聚
体、血小板聚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急性脑卒中患
者诊治价值[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3):210-213.
[15]张伟,刘同刚,吕志华,等. 血栓弹力图评估结果与叶青
蛇咬伤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4):421-423.
[16]张鑫,皮雨博,周榆,等.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四项检测
对评估股骨头置换术中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8):3189-3192.
[17]潘锡红,陈丽华,赖鹏飞,等. 急重型颅脑损伤凝血功能
障碍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弹力图监测的临床意义[J]. 黑
龙江医药,2021,34(5):1015-1018.
[18]李爱明. 凝血四项与血栓弹力图在原发性肝癌围术
期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对比[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3):2079-2081.
[19]王曦薇,滕凯. 血栓弹力图试验在脑梗塞患者凝血状态
中的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60,213.
[20]廖湘成,孙可,莫柱宁,等. 下肢创伤性闭合骨折患者围术
期血栓弹力图参数与凝血功能炎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
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12):1225-1228.
[21]汤希炜,郭涛,曾清,等.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检
测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对比[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2):3126-3128.
[22]米红艳,张婷,陈慧君,等. 脑心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
对脑梗塞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115,117.
[23]陈前萍,匡新. 常规凝血检测与血栓弹力图评价急性
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36-39.
[24]朱华芳. 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
者继发脑出血的预测价值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24):4339-4340.
(收稿日期:2022-01-30)
(上接第133页)
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强调对症施护,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经验对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干预,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疏漏现象,不能很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6]。

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模式,以实证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和着眼点制定有顺序和时间性的标准化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为主依据此流程接受治疗及照护[6],着重强调护理工作的时效性、系统性和目标性,能够指导护理人员有预见性的、主动性的沿路径内容和图示工作,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尽快采取护理措施,减少了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随意性[7],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能够预防护理工作中的疏漏和失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8],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肝癌介入治疗为数期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效果及睡眠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佐证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肝癌介入治疗为数期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睡眠质量,避免或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莉,曾凡.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肝功
能、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2):2222-2225.
[2]黄佳燕,郭梦霞,简杏清.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
疗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83-85.
[3]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CSLC),中国抗癌协
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中华医学会
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
共识[J].肝脏,2009,14(3):237-245.
[4]和欣.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
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5):264-265.
[5]张璐.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护
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新知杂志,2019,29(z1):354-355.
[6]王婕.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
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124-125.
[7]方娟.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肝功能、睡
眠质量及并发症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237-3240.
[8]张志玲.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9):193-194.
(收稿日期:2022-03-06)
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