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在苏州火车站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在苏州火车站的应用
【摘要】目前,建筑的制冷、采暖和卫生热水供应,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分体空调、冷水机组+锅炉、直燃式溴化锂等方式。
这些方式消耗大量一次能源,运行费用高,并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在新建建筑中推广利用热泵技术,并对既有建筑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势在必行。
苏州火车改造工程就采用了在国内较新的一种能源利用形式——地源热泵系统。
【关键词】地源热泵;结构板下埋管;钻孔;灌浆;打压试验
0.前言
国内,地源热泵算是比较新的一种能源利用形式,所谓热泵,其实来源于水泵的概念,水泵是把水从低处(不利点)提升到高处(使用点),而热泵则取了“泵”的概念,是把“热”从“低”处通过泵的作用提升到”高”处。
热泵就是,通过外界的某些力量把低品位的热量转化为高品位的热量,以供人们使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中央空调工艺方式,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地源热泵中的土壤源热泵形式,非常适合苏州站使用。
一是埋管不占用陆上空间,二,没有锅炉,无污染。
三,即可制冷又可制热,运行费用低。
四、苏州地质条件好,打孔埋管施工顺利。
苏州火车站改造工程中央空调系统采用的就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1.地埋管施工
苏州站北站房地源热泵系统室外埋管施工已经完成,北站房地埋管系统总设计钻孔440个,钻孔深度103m,换热器管材采用dn25的聚乙烯管材HDPE (SDR11),埋地形式为双U型,孔距为3-6m。
1.1地埋管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钻孔-->地埋管预制及打压-->放管-->灌浆回填-->安装水平环路集管-->环路集管试压-->机房集分水器与环路集管连接-->冲洗、排气-->系统试压-->>回填隐蔽
1.2换热孔及垂直埋管主要施工方法
1.2.1测量定位
根据施工图纸,对换热孔位置采用全战仪进行放线定位,每个孔位采用白灰进行标识,保证避开承台。
1.2.2挖泥浆池
按照泥浆池就近满足周边钻机使用的原则组织泥浆坑。
在横埋管沟位置采用人工开挖,深度为800mm,长度、宽度均为1m的小泥浆池几个,挖好泥浆池后,现场调制泥浆。
然后在无结构承载的部位开挖深度为2m,长度、宽度均为4m 的大泥浆池两个,收集多余的泥浆,以备运走。
由于本工程泥浆池底位于基础垫层之下,为防止泥浆池渗水,破坏天然地基,影响天然地基的承载力,故在泥浆池内设两层塑料薄膜和一层彩条布,防止泥浆渗漏。
施工完成后,泥浆池采用石灰土回填,机械压实,以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1.2.3钻孔
(1)钻孔机械落位时,将钻头与孔位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0mm。
(2)钻孔机械初步落位后,进行钻头垂直度调整。
在钻机本体纵横两个方向上选择两个固定平面,用水平尺和塞尺进行调整钻机水平,保证钻头垂直地面。
钻机水平误差不大于5‰。
(3)施工过程中,记录起、停钻时间及过程情况,杆每下进10m后须进行钻机本体水平度复核。
当误差大于5‰时,必须进行调整。
(4)以钻杆的实际长度控制孔深,孔深必须达到设计深度。
在下管程序没有准备好以前不能过早提起钻具,并且保证泥浆循环。
(5)由于在钻孔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多为软土及砂,采用螺纹钻(麻花钻)进行施工作业,以天然泥浆加陶土做为冲洗液,保证孔内水压大于孔外水压、起到泥浆良好的护壁效果,避免引起塌孔或缩孔。
钻孔孔径110mm,回次进尺以3m 为宜。
1.2.4垂直段放管
(1)竖埋管连接,将进场检验合格的PE管,派专人进行热熔接管,清洗和打压试验,试验值为1.2MPa,带压观测15min以上,不渗不漏无破裂,压力下降不超过0.03MPa为合格。
试压完毕,每组双U型换热管头必须立即密封。
为保证换热管能尽可能贴近孔壁,避免换热管之间的短路传热,3m间隔安装管卡,安装一定要牢固。
(2)管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立即组织放管。
放管前,在洞顶安装一段护壁套管,套管口打磨光滑,不得有毛刺或锐尖。
(3)利用钻杆将预制好的垂直U形管徐徐下放,若遇受阻时不可强行用力下顶,待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操作。
1.2.5灌浆
(1)灌浆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调配。
采用含有20%的膨润土、10%的水泥浆和70%SiO2砂子的混合物。
(2)严格控制灌浆量,保持一定的盈余量,保证回填密实、饱满。
(3)控制灌浆管提升速度,以管口始终浸没在浆料面以下为准。
(4)灌浆结束后,管井口上口20cm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1.2.6水平沟开挖、回填及水平管连接
(1)水平沟开挖在基坑底部进行,沟宽1.2m、高1.8m。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开挖部位主要为软土和粉砂层,其自稳能力差,按1:0.75坡率进行开挖。
(2)由于施工期处于雨季,水平沟开挖后立即组织水平管安装,及时回填。
(3)水平埋地管敷设前,先对竖埋管进行打压试验,打压成功方可接管,若失败,则废弃该孔,最后再统一补孔。
沟槽底部先铺设一层厚度为300mm的细砂,以保护管道不受损伤。
(4)管道铺设要做到横平纵直;管道有2‰~5‰的坡度,坡向与水流方向相同;成排管道在同一平面上的间距相同,误差不大于3mm。
(5)主管道连接采用厂家提供的热熔机,根据不同的管径及壁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热熔器。
熔接前,必须彻底清理管道里面,保证管道内无杂物。
(6)下道工序开始前,及时对管口采取可靠、牢固的方式密封。
(7)水平管路连接完毕,进行水压试验。
系统管道连接完毕后,对管路进行冲洗,合格后进行系统试压。
(8)回填时,回填料细小、松散、均匀,不含石块及土块。
回填料经均匀压实,与管壁接触紧密。
黄沙层铺垫完后以上部分打素混凝土,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1.2.7水压试验
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
水压试验步骤:
(1)预制好的垂直U形管插入埋孔前必须进行预加压试验。
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不少于15分钟,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渗漏现象。
合格后,将垂直U 形管密封,保持其内压在试验压力情况下进行放管操作并完成灌浆。
完成灌浆之后稳压1小时。
(2)埋地垂直U形管与环路集管(水平干管)连接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试验合格才能回填隐蔽。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不少于30分钟,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渗漏现象为合格。
(3)环路集管(水平干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试验合格才能回填隐蔽。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不少于2小时,无渗漏现象为合格。
(4)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隐蔽结束后,进行系统试压。
在试验压力下,稳压不少于12小时,压力降不应大于3%。
2.施工中的关键点控制
地源热泵系统中地埋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尤其是苏州站这样地埋管设置在建筑底板以下,施工中困难重重,工程一旦完成,其将不可修复。
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2.1进场材料质量控制
对每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对进场材料(主要是PE管及管件)进行检验,检查材料检验报告,查看管道上张贴的合格证,对进场材料进行网上查询,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合格。
2.2施工中关键工序严格把关
打压时派专人配合监理对每跟打压的管道进行检查记录,确保管道连接牢固,试压成功;下管前检查管卡安装情况,管头是否封死;打孔完毕立即组织下管,防止缩孔,下管时,工人要配合将各根管处于分开状态,下管过程严格监督,确保下管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主管道连接采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热熔机,操作热熔机一定要规范,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保证热熔压力和时间,最后统一打压试验,确保热熔接口牢固。
2.3施工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
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成后将各个管口密封,防止杂物进入;对容易损坏的部位进行明显标识,防止被破坏。
■
【参考文献】
[1]赵荣义.空气调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赵荣义.供热工程(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陆耀庆.供暖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4]刘金言.给排水、暖通、空调百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