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英语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对教学的启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海类英语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对教学的启发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航海类英语中,合成空间理论揭示了自
然语言意义建构的过程,对航海英语中出现的隐喻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使人们对
航海英语隐喻的认知机制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
维能力,提高航海英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隐喻合成空间航海英语
一、引言
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我们要认识和描述未知的
事物,必须依赖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概念及其语言表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力和创新力。

这个认知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
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知。

航海用
语中很多专业词汇都较为抽象,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一个航海概念,就需要运用隐
喻的认知机制。

依靠人们了解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通过思维的想象和创造去
解释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概念整合理论是阐释隐喻的最强理论之一,本文将从
概念整合角度分析航海英语中存在的隐喻的认知机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航
海英语。

二、隐喻理论及其多空间阐释模式
现代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指出不仅是语言,人们赖以思维和行
动的一般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

20世纪90年代佛科尼尔和特纳(Fauconnier & Turner)二位学者结合现代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从新的角度对人类思维、
行为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认知解读。

Fauconnier 和Turner探讨出的‘多空间’认知模式即概念整合理论--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心理空间网络映
射动态实时认知操作过程(Fauconnier,1985)。

概念整合网络是概念整合理论
的核心。

一个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至少发生于四个心理空间组成的框架网络中。

这里,心理空间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话语的据不理解与行动
之目的而构建的概念包。

四个心理空间则包括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
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 space)。

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并且这种映射是双向,流动,对话性的。

类属空间包含两输入空
间共享的概念结构与组织。

合成空间是两输入空间的信息合并和互动的空间。


输入空间中提取的部分结构经过渗透,分析,概念选择等过程后,在合成空间里
形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继而产生新的意义。

三、航海英语中隐喻的认知过程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航海类英语中,航海专业的英语隐喻现象
包括:动物词汇隐喻,物体特征隐喻,颜色隐喻等。

这类隐喻词汇涉及的范围广
且涵盖较多的专业术语,很难解释其在航海专业英语中的特定含义。

如:cocktail shaker鸡尾式震荡、dog clutch抓型离合器、slave controller副控制器等,都是以
动物某个部位的形状特征为隐喻衍生出来的词汇。

因此,掌握隐喻的认知机制能够
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专业词汇,提高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

概念整合理论将隐喻
的认知机制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如eyebolt, 首先eyebolt是个组合词由表示眼睛的eye和科技词汇bolt螺栓组成;eye 作为输入空间包含的要素有:人身体的一
部分,圆形的洞,中间有球体等,与专业词汇中的螺栓所代表的空间进行相互映
射,两个空间中共有的特性在另一个空间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含义,即带孔洞的螺
栓--有眼螺栓。

除了人体,航海英语中还有大量动物特性相似化的隐喻, 如: nail hammer羊角锤子, horse power马力等。

多空间阐释模式也可以解释篇章英语中
的隐喻现象,如She took the helm at the company.船和公司分别形成源域空间和
目的域空间,在船上掌舵的是船长,有绝对的领导权,这里面对应到公司,公司
里能够行使领导、决定权的便是主管,这样句子完整的理解为她是本公司的领导。

航海英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通过源域概念空间与目的域概念空间的相互映射产生
含有相似特征的层创结构来解释说明本体。

四、隐喻认知机制在航海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航海英语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篇章阅读,都是在用英语介绍航海及相关的知识。

这就需要阅读者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前提下同时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技巧,才可以通过阅读领会篇章所表达的实质,进而准确的理解原文。

航海专业的学生通
过系统的授课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在英语语言的运用上却多半处在较低的
程度,因而在航海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隐喻的认知机制具有其实际的运用价值。

在航海专业英语阅读中导入隐喻认知机制可以改变传统阅读模式,激发读者积
极思考、理
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理念。

阅读理解从认知角度上是读者从作者话语信息中建
构意义的动态过程。

阅读者要充分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了解所阅读内
容中的隐喻并形成概念整合中的空间图式映射, 如在阅读中读到Fast the breast-
line on the tug时, 日常用语中breast指胸部,结合专业知识line 在航海英语中指
缆绳,联想到两者分别隐喻的事物找出其中的联系建立两者之间的映射形成层创
结构--胸部在身体的中间位置,对应到船舶中,位于船体中部的缆绳即横缆。


时我们也可以将隐喻的认知理论应用到阅读中疑难词汇的讲解,将词源认知与图
式映射结合,一方面加深读者对词汇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读者更强烈的
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对英语语言理解的敏锐性。

在进行航海英语阅读时运用隐喻认
知机制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语义的构建过程进而理解文章的含义,有效提高阅
读效果。

五、结语
本文以合成空间理论为基础解析了航海英语中隐喻的认知机制,合成空间理
论中的层创逻辑与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可以帮助学生解读航海英语中的隐喻现象,
篇章阅读的语义构建,以及航海专业新生的概念和范畴。

把握好这一特性,有助
于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语言的运用和理解。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陈宏权.航海英语[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5]胡壮鳞.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1.
作者简介:丁雪出生日期1986年5月9日毕业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外语
学院,研究生。

工作于哈尔滨航运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