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新人教版选修2
课时作业1:1.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经典基础题]1.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装置甲的作用之一是干燥B.装置甲的作用是化合C.乙处导出的气体是N2、H2、NH3D.检验产物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等答案 B解析装置甲的作用有三点:①干燥气体;②观察气体逸出速率便于控制比例;③使气体混合均匀。
装置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B错误。
2.下列关于氮气、氢气合成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氮气、氢气合成氨,必须施加高温、高压、催化剂等反应条件B.在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的高低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现代工业上实施的合成氨属于仿生固氮D.现代工业上实施的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答案BD解析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部因素中的主角。
催化剂的性能强了,可以适当降低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催化剂的性能弱了,就要适当提高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
催化剂固有性能的发挥与温度有直接关系。
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催化活性最好,B项正确;仿生固氮是人为地利用具有固氮酶作用的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的固氮,显然现代工业上实施的合成氨不是仿生固氮,但属于人工固氮,D项正确。
3.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其中NH3只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答案 B解析虽然合成氨反应中N2、H2的转化率较低,但是,由于氨易液化,及时将氨液化分离,N2、H2循环使用,总体来说氨的产率还是很高的,B正确。
4.合成氨工业有下列生产流程:①原料气的制备;②氨的合成;③原料气的净化和压缩;④氨的分离。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③①④答案 B解析原料气(N2、H2)经净化、压缩后再送入合成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精品学案:第1单元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③废液:主要是含氰化物和含氨的污水。
处理氰化物主要有生化、化学沉淀、反吹回炉等方法。处理含氨的废水可用蒸馏回收和离子交换等方法。
适宜条件的选择
要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等因素,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提示:(1)增加N2的比例。
(2)一般采用的压强在10~30 MPa之间。
(3)以500℃左右为宜。而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4)铁触媒为催化剂。
反应原理
N2(g)+3H2(g) 2NH3(g) (放热反应)
基本生产过程
(1)造气
①N2:来源于空气。
②H2:C+H2O CO+H2,
CH4+H2O CO+3H2。
原料气净化处理
(1)原料气净化的原因是有些杂质可使催化剂“中毒”。
(2)用稀氨水吸收H2S杂质:NH3·H2O+H2S===NH4HS+H2O。
(3)使CO变成CO2:CO+H2O===CO2+H2。
(4)除去CO2(用K2CO3溶液吸收):K2CO3+CO2+H2O===2KHCO3。
将原料气合成氨与分离
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是( )
①水②空气③焦炭④铁触媒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全部
解析:选C。铁触媒是合成氨的催化剂,不属于原料。
合成氨工业中控制的反应条件应( )
A.温度越高越好
B.压强越大越好
C.混合气体中氢气含量越高越好
D.所选的催化剂活性越大越好
解析:选D。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似乎压强越大就越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易错选A或B。实际上在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压强不能太大,否则能耗太高,并且对设备的要求高。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此反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温度太低,则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反应速率太慢;为解决上述矛盾,一般选择使催化剂活性最大时的温度。
高中化学课时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新人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课时跟踪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训练(二)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2.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A.水和碳氢化合物B.电解水C.锌和稀硫酸反应D.液化空气3.合成氨工业中控制的反应条件应( )A.温度越高越好B.压强越大越好C.混合气体中氢气含量越高越好D.所选的催化剂活性越大越好4.合成氨时既要使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NH3⑥补充N2或H2⑦加催化剂⑧减小N2或H2的量A.①④⑤⑦B.③⑤⑧C.②⑥D.②③⑥⑦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性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若不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就不能进行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改变,但化学性质要改变C.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但催化剂损耗量较大D.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6.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一定相等B.达到平衡后加入氨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大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平衡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这是因为加快了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了逆反应的速率7.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氨合成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占22%,氢气的体积占78%,经合成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95%,氮气的转化率接近于()A.11.5%B.10。
人教版化学选修2 第1单元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2 第1单元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1. 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2. 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氨合成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占22%,氢气的体积占78%,经合成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95%,氮气的转化率接近于( )A.11.5% B.10.5% C.9.75% D.13.2%3.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装置甲的作用之一是干燥B.装置甲的作用是化合C.乙处导出的气体是N2、H2、NH3D.检验产物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等4. 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A.加快反应速率 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 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5.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 2(g)+3H2(g) 2NH3(g),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6.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在500 ℃左右进行,主要原因是( )A.500 ℃时反应速率最快 B.500 ℃时的平衡浓度最大C.500 ℃时的转化率最高 D.500 ℃催化剂能发挥最大效力7. 某温度时,在一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12 g N2和24 g的H2,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大气压。
在该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H2和N2反应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压强为0.95p大气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衡时,N2物质的量是3.6 mol B.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是10.8 mol C.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10% D.NH3的体积百分含量是10%8. 合成氨所用的H 2可由煤与水反应制得,其中有一步反应为CO(g)+H2O(g)CO 2(g)+H2(g) ΔH<0,欲提高CO转化率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加压强;③使用催化剂;④增大CO的浓度;⑤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 C.①④⑤ D.只有⑤9. 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养分,除了可用人工固氮方法(合成氨)获得铵态氮外,自然界雷电现象也是一种固氮途径,经由雷电固定的氮是硝态氮(硝酸或硝酸盐形式),写出氮气转化为硝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作业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一、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1。
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闪电下N2与O2反应生成NOB.NO2溶于水生成HNO3C.工业上用NH3制造尿素[CO(NH2)2]D.NH3与Cl2反应生成N2和HCl解析:A项,N2转化为NO,属于氮的固定;NO2→HNO3,NH3→CO(NH2)2均为由含氮化合物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不是氮的固定;NH3→N2,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2,不属于氮的固定。
答案:A2.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养分,除了可用人工固氮方法(合成氨)获得铵态氮外,自然界雷电现象也是一种固氮途径,经由雷电固定的氮是硝态氮(硝酸或硝酸盐形式),写出氮气转化为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电闪雷鸣的雨天,会产生放电现象,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在雨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答案:N2+O22N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二、合成氨的反应原理3。
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N2+3H22NH3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C。
(人教版)选修2课时作业:第1单元-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含答案)
1.合成氨生产过程采取的措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选择适当的温度B.增大体系压强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不断分离液氨【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答案】 C2.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气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和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虽然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但由于原料气N2和H2循环使用和不断分离出液氨,所以生产NH3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因此A项不正确。
控制反应温度为500 ℃,一是为了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很低,二是为了使催化剂活性最大,因此,C选项不正确。
增大压强有利于NH3的合成,但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1×107~3×107 Pa,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因此,D选项不正确。
【答案】 B3.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解析】合成氨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操作①是为了除去杂质,防止催化剂中毒;②增大压强,有利于该反应向右进行,能够提高转化率;③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故不能提高转化率;④将产物NH3液化分离和⑤循环操作,均能使原料更充分地利用,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答案】 B4.下图是合成氨的简易流程示意图,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A.N2、H2B.催化剂C.N2D.H2【解析】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体经冷凝分离出液氨后剩下N2、H2,可以继续参与氨的合成。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1.2人工固氮技术 合成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共27张PPT)
2NH3 是放热反应,从合成塔中出来的 N2、H2、NH3 混合物还要进行冷却分离出 NH3, 所以可以在生产流 程的 NH3 分离处设置热交换器。
【慎思3】 合成氨是一个可逆反应,所以在生产中要把生成的 氨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并且不断地向循环气中补 充氮气、氢气,这是为什么? 提示 这样能减小平衡混合物中生成物的浓度,又能增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 于NH3和SO3的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
)。
B.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 用的时间 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化学
平衡状态有影响
D.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增大 压强无此作用
解析 对化学反应 N2+3H2 2NH3,催化剂只能提高 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 不能使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高压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 也能使化学平衡向生成 NH3 的反应方向移动。
方向进行的程度已经很大,采用高压虽能使平衡向生成 SO3方向移动,但产生高压既需要动力又对反应容器耐压 性有较高要求,综合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因素,实 际生产时,在常压下进行最合理。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教学地位 本课题是在课题 1 的基础上学习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利 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和讨论合成氨的适 宜条件。 在高考中会以合成氨为载体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尾气处理等化学基础知识,体现了 化学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建议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次闪电能生 成 80~ 1500 kg 的一氧化氮。这也是一种自然固氮。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 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氮的化合物。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还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 的固氮螺旋杆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 ——固氮蓝藻、自生固 氮菌体内都含有固氮酶,这些酶有固氮作用。这一类属自然 固氮的生物固氮。
方法 流程 赤热 水蒸气――→CO+ H2 焦炭 主要反应 高温 C+ H2O(g)===== CO+ H2
水蒸
H2O g 吸收 CO+ H O(g)催化剂 ===== CO2+ CO2+H2――→ 2 气法 ―――→ △ CO 2 催化剂 H2 H
2
O2或水蒸气 碳氢化合――――――→ 碳氢 一定条件下 化合 物法 H2 O CO、 CO2、 H2――→ K2CO3溶液 CO2+H2 ――――→ H2
CH4+H2O===3H2+ CO CH4+ 2H2O===4H2+ CO2
2.原料气的净化 (1)净化原因:原料气中含有的某些杂质会使合成氨所用 的催化剂“中毒”,所以必须除去。
3.氨的合成与分离
(1)氨的合成:将净化后的原料气加压送进 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制取氨。
合成塔 ,
(2) 从 合成塔出来的混 合气体,其中氨 气占总体积的 15%, 要把混合气体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 再导入 液氨贮罐。 分离出的其他气体,经过循环压缩机,再送到 合成塔 中进 行反应。
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A组1.人工固氮的成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种植豆科植物,利用其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蛋白质B.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的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吸收C.化工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使氮气与氢气化合成氨气D.以氨气为原料生产各种化肥解析: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变成植物蛋白属于生物固氮过程,A错误;闪电时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是在自然条件下的氮的固定,B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属于工业合成氨的过程,属于人工固氮方式,C正确;由N生产各种化肥,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过程,D 错误。
答案:C2.在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2转化率的措施是( )A.延长反应时间B.充入过量H2C.充入过量N2D.升高温度解析:A项不能提高转化率,B、D项反而会降低H2转化率;只有充入过量N2才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H2转化率,故C正确。
答案:C3.合成氨工业中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将N2、H2循环压缩到合成塔中,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答案:D4.化工生产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应优先考虑的措施是( )A.选用适宜的催化剂B.采用高压C.采用高温D.增大反应物浓度解析:化工生产中应首先考虑的是生产成本,因此应先考虑使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答案:A5.合成氨生产过程采取的措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 )A.选择适当的温度B.增大体系压强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不断分离出氨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答案:C6.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气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和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虽然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但由于原料气N2和H2循环使用和不断分离出液氨,所以生产NH3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因此A项错误;控制反应温度为400~500℃,主要是为了使催化剂活性最大,因此,C选项错误;增大压强有利于NH3的合成,但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1×107~3×107Pa,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因此,D选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教学案-附答案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1.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
2.合成氨原理(1)实验装置:(2)现象:湿润的pH 试纸变为蓝色。
(3)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放热反应)。
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温度:400~500 ℃压强:10~30MPa催化剂:以铁为主[跟随名师·解疑难](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2)合成氨条件的选择:①压强:无论从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考虑,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
但压强太大,动力消耗大,设备的质量和制造水平要求高,故必须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在10~30 MPa 之间。
②温度:对于放热反应,升温可提高反应速率,但转化率降低,若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又太慢,综合考虑以500 ℃左右为宜,而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③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氨的产量。
目前工业上多以铁触媒为催化剂。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使用铁触媒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 .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使反应混合物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名师解析] 使用铁触媒,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会发生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虽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但反应速率太慢,而温度太高,虽能加快反应速率,却使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降低,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500 ℃左右的温度,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 AC[名师点睛]合成氨条件的理论分析与实际化工条件比较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造气、净化、合成。
1.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CH 4+H 2O =====催化剂△CO +3H 2、CH 4+2H 2O =====催化剂△CO 2+4H 2。
人教版高一化学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时过关·能力提升1为了进一步提高合成氨的生产效率,科研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A.寻找N2的新来源B.研制低温下活性较大的催化剂C.研制500 ℃左右时活性较大的催化剂D.研制耐高温、高压的材料,用于建造氨合成塔解析: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低温有利于氨的合成。
答案:B2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解析:合成氨反应为气体分子总数减小的放热反应,操作①是为了除去杂质,防止催化剂中毒;②增大压强,有利于该反应向右进行,能够提高原料转化率;③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不影响化学平衡,故不能提高原料转化率;④将产物NH3液化分离和⑤循环操作,均能使原料被更充分地利用,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答案:B3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解析: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压缩,将N2、H2压缩到合成塔中,提高了N2、H2的利用率。
答案:D4合成氨生产过程采取的措施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的是()A.选择适当的温度B.增大体系压强C.使用铁触媒作催化剂D.不断分离液氨解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答案:C5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氨气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厂效率都很低B.由于氨易液化,N2和H2在实际生产中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我国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10~30 M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解析:虽然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H3只占15%,但由于原料气N2和H2循环使用和不断分离出液氨,所以生产NH3的效率还是很高的,A项错误;控制反应温度为500 ℃,一是为了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很低,二是为了使催化剂活性最大,C项错误;增大压强有利于NH3的合成,但压强越大,需要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我国的合成氨厂一般采用1×107~3×107 Pa,但这并不是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D项错误。
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选择题1. 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沿X线路回去的是( )A.N2和H2B.催化剂C.仅N2D.仅H2答案:A解析:解答:因合成氨为可逆反应,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的N2、H2,为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将分离后的氮气、氢气再输送到压缩机,循环利用。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合成氨气的流程、原料的循环利用等,题目难度不大。
2.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性质不改变,质量发生改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改变答案:C解析:解答:催化剂的种类有多种,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化学反应而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
并不是所有的不反应的物质加入催化剂均能反应,还要根据物质本身的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的性质,熟练掌握催化剂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3. 对于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一定相等B.恒温恒压时达到平衡后加入氨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减小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这是因为加快了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了逆反应的速率答案:B解析:解答:对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为一定值,但不一定相等,A错;升高温度可以同时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对于吸热反应,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增大的要快,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错;加入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错。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状态,题目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高中化学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习题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化学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习题新人教版选修21.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可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 A.使用铁触媒,使N 2和H 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B.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增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 ( ) A.补充N 2 B.升高温度 C.减小压强 D.分离出NH 33在一定条件下,使SO 2和O 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二者相等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由最大变为零,逆反应速率由零变为最大C.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的最小速率等于逆反应的最大速率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为零4 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 ) A.恒温、恒压时充入NH 3 B.恒温、恒容时充入N 2 C.恒温、恒压时充入He D.恒温、恒容时充入He5温度不变,恒压容器A 与恒容容器B 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 2和H 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 2的转化率应当是 ( ) A.A 中大 B.B 中大 C.A 、B 中一样大 D.无法判断6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中的NH 3的体积分数为25%。
则反应后缩小的气体体积与原反应物体积的比值是 …… ( ) A.51 B.41 C.31 D.217下列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沿x 路线回去的物质是( )A.N 2和H 2B.催化剂C.NH 3D.H 28对于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指出下列条件变化中,能引起如图1-6所示的变化的是 ( )图1-6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大O2浓度D.减小SO3浓度9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NH3加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2NH3(g)N2(g)+3H2(g),当达到平衡时,测得有25%的NH3分解,此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原来的()A.1.125倍 B.1.25倍 C.1.375倍 D.1.50倍10已知N2(g)+3H2(g)2NH3(g);ΔH<0,2SO2(g)+O22SO3(g);ΔH<0,回答下列问题:(1)从影响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分析,要有利于NH3和SO3的生成,理论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生产中采取的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高中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练习(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2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1对于可逆反应)(3H )(N 22气气+)(2NH 3气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一定相等B .达到平衡后加入氨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减小C .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向逆反应的速率移动D .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这是因为加快了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了逆反应的速率2关于氨的合成工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其中氨气一般占15%,所以生产氨的工业的效率都很低B.由于NH 3易液化,N 2、H 2可循环使用,则总的说来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 ℃左右,目的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合成氨工业采用10 MPa ~ 30MPa ,是因该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好3.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氨的日产量,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 不断将氨分离出来B.使用催化剂C. 采用5000C 左右的温度 D. 采用10~30MPa 的压强4.合成氨所需的H 2可由煤和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应为:CO+H2O (g 2+H 2(正反应放热),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 转化率的是(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C.增大水蒸气浓度D.增大CO 浓度5.在合成氨时,可以提高H 2转化率的措施是 ( )A.延长反应时间B.充入过量H 2C.充入过量N 2D.升高温度6、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途述,可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 、使用铁触媒,使N 2和H 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B 、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 、5000C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合成氨时采用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7、(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为了有利于Z 的生成,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低温高压8.在3H2 + N 23反应中,使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2高中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同步测试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同步试题1关于可逆反映)(3H )(N 22气气+)(2NH 3气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稳时反映物和生成物浓度必然相等B .达到平稳后加入氨气,从头达到平稳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稳时减小C .达到平稳时,升高温度加速了吸热反映的速度,降低了放热反映的速度,因此反映向逆反映的速度移动D .加入催化剂能够缩短抵达平稳的时刻,这是因为加速了正反映的速度,而减慢了逆反映的速度 答案:B2关于氨的合成工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合成塔出来的气体,其中氨气一样占15%,因此生产氨的工业的效率都很低B .由于NH 3易液化,N 2、H 2可循环利用,则总的说来氨的产率很高C.合成氨工业的反映温度操纵在400~500 ℃左右,目的是使平稳向正反映方向进行D.合成氨工业采纳10 MPa ~ 30MPa ,是因该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最好答案:B3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氨的日产量,下列转变进程中不能使平稳向右移动的是(A. 不断将氨分离出来B.利用催化剂C. 采纳5000C 左右的温度 D. 采纳10~30MPa 的压强答案:B C 4.合成氨所需的H 2可由煤和水蒸气反映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映为:CO+H 2O (g ) CO 2+H 2(正反映放热),下列方法中,能提高CO 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 .降低温度C .增大水蒸气浓度 D.增大CO 浓度答案:BC5.在合成氨时,能够提高H 2转化率的方法是 ( )A.延长反映时刻B.充入过量H 2C .充入过量N 2 D.升高温度答案:C6、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途述,可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讲明的是( )A 、利用铁触媒,使N 2和H 2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B 、高压比常压条件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映C 、5000C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映D 、合成氨时采纳循环操作,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答案:B7、(正反映为吸热反映),为了有利于Z 的生成,应采纳的反映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低温高压答案:A8.在3H 2 + N 2 2NH 3反映中,利用催化剂的理由是( )。
新人教版2018年高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教学案 选修2(含答案)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1.氮的固定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
2.合成氨原理(1)实验装置:(2)现象:湿润的pH 试纸变为蓝色。
(3)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放热反应)。
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温度:400~500 ℃压强:10~30MPa催化剂:以铁为主[跟随名师·解疑难](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2)合成氨条件的选择:①压强:无论从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考虑,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
但压强太大,动力消耗大,设备的质量和制造水平要求高,故必须综合考虑。
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在10~30 MPa 之间。
②温度:对于放热反应,升温可提高反应速率,但转化率降低,若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又太慢,综合考虑以500 ℃左右为宜,而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③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氨的产量。
目前工业上多以铁触媒为催化剂。
[剖析典例·探技法][例1]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使用铁触媒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B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C .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 .使反应混合物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名师解析] 使用铁触媒,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会发生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虽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但反应速率太慢,而温度太高,虽能加快反应速率,却使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降低,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500 ℃左右的温度,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 AC[名师点睛]合成氨条件的理论分析与实际化工条件比较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造气、净化、合成。
1.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CH 4+H 2O =====催化剂△CO +3H 2、CH 4+2H 2O =====催化剂△CO 2+4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二)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操作,主要是为了( )A.加快反应速率B.提高NH3的平衡浓度C.降低NH3的沸点D.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2.工业上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A.水和碳氢化合物B.电解水C.锌和稀硫酸反应D.液化空气3.合成氨工业中控制的反应条件应( )A.温度越高越好B.压强越大越好C.混合气体中氢气含量越高越好D.所选的催化剂活性越大越好4.合成氨时既要使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①减压②加压③升温④降温⑤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出NH3⑥补充N2或H2⑦加催化剂⑧减小N2或H2的量A.①④⑤⑦B.③⑤⑧C.②⑥D.②③⑥⑦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性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若不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就不能进行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改变,但化学性质要改变C.催化剂能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所用的时间,但催化剂损耗量较大D.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6.对于可逆反应N 2(g)+3H23(g)(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一定相等B.达到平衡后加入氨气,重新达到平衡时,氨气的浓度比原平衡时大C.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加快了吸热反应的速率,降低了放热反应的速率,所以平衡向逆反应的方向移动D.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这是因为加快了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了逆反应的速率7.在一定条件下,进入氨合成塔的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占22%,氢气的体积占78%,经合成反应达到平衡后,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缩小至原体积的95%,氮气的转化率接近于( )A .11.5%B .10.5%C .9.75%D .13.2%8.对于合成氨的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和施以高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无影响B .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C .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增大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D .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增大压强无此作用9.一定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0%,与反应前的体积相比,反应后体积缩小的百分率是( )A .16.7%B .20.0%C .80.0%D .83.3%10.对于可逆反应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后加入N 2,当重新达到平衡时,NH 3的浓度比原平衡的大,H 2的浓度比原平衡也大B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既加快了正、逆反应的速率,又提高了NH 3的产率C .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的体积,既有利于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又有利于提高氢气的转化率D .加入催化剂可以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是因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反应为N 2(g)+3H 2(g)一定条件2NH 3(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使用铁触媒催化剂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采用1×107~3×107Pa 的压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500 ℃左右的温度进行反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生成的氨及时从混合气中分离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 2、H 2,混有少量CO 、NH 3)在进入合成塔之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化学反应为:CH3COO[Cu(NH3)2]+CO+NH33COO[Cu(NH3)3]·CO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1)必须除去C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吸收原料气中CO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O后的醋酸二氨合铜(Ⅰ)溶液经适当处理又可再生,恢复其吸收CO的能力而循环使用,其再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已知工业合成氨的化学反应为:N 2(g)+3H23(g) (放热反应)。
(1)化工生产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A.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2)改变反应条件,会使平衡发生移动。
如下图像表示随条件改变,氨气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
当横坐标为压强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当横坐标为温度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________。
(3)当甲烷制氢气合成氨气时,甲烷的转化率为75%时,以5.6×107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________L氨气(假设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14.(14分)为了在实验室中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 ①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
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
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产生。
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
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 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
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瓶内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管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1.选D 合成氨工业上采用循环压缩,将未反应的N 2、H 2重新压缩到合成塔中,提高了N 2、H 2的利用率。
2.选A B 、C 项生产H 2成本太高,不符合实际,D 项液化空气得N 2;A 项正确。
3.选 D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3(g) ΔH =-92.4 kJ·mol -1,似乎压强越大就越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易错选A 或B 。
实际上在合成氨的工业生产中,压强不能太大,否则能耗太高,并且对设备的要求高。
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此反应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温度太低,则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反应速率太慢;为解决上述矛盾,一般选择使催化剂活性最大时的温度。
4.选C 合成氨反应N 2(g)+3H 2(g)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g) ΔH <0的特点为:可逆、放热、气体分子总数减小。
要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应选C 。
5.选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6.选B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是否相等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A 不正确;升高温度,不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加快,C 不正确; 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D 不正确。
7.选A 设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00 L ,反应掉N 2的体积为x 。
N 2 + 3H 23开始 22 L 78 L 0平衡 22 L -x 78 L -3x 2x由题意:-x +-3x +2x 22 L +78 L=95%解得x =2.5 Lα(N 2)=2.5 L 22 L×100%=11.4%。
8.选C 对化学反应N 2(g)+3H 23(g),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施以高压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也能使化学平衡向生成NH 3的反应方向移动。
9.选A 设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L ,则其中生成的氨气的体积为1 L×20.0%=0.2 L 。
则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N 2+3H 22NH 3 ΔV1 32 20.2 L 0.2 L所以平衡前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 L +0.2 L =1.2 L ,因此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率为0.2 L 1.2 L×100%=16.7%。
10.选C 达到平衡后,加入N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H 3的浓度增大了,而H 2的浓度会减小;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NH 3的生成;达到平衡后,缩小体积即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H 2的转化率;加入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