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语文试题
2016年全国卷2(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Ⅱ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湖北省荆州市高三语文适应性训练试题(2)(含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1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
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
“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复杂变化。
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
“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
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
在“反讽”中,字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
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
“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
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
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
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
【学校】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文综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关键字】学校绝密★启用前卷类型:B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共16页,4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右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变动情况。
需求曲线D0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E形成均衡价格P0,需求曲线移动会形成新的均衡价格Pl 或P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变动的描述与图示相符合的是①禽流感爆发,导致猪肉均衡价格P0向Pl移动②气温过低蔬菜减产,导致蔬菜均衡价格P0向PI移动③雾霾减轻,导致空气净化器均衡价格P0向P2移动④房贷首付比例降低,导致商品房均衡价格P0向P2移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
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为2.3%:2016年中国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后,预计全年减税将超过5000亿元。
假设2016年其他因素不变,可以推断出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后的2016年A.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将低于2.3% B.中国的财政收入将高于2015年C.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将高于2. 3% D.中国的财政支出将少于2015年14.为解决国有企业在布局结构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甘肃省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员工有“真金白银”投入,企业增加资本金规模。
让国有企业员工持股①是通过实现股权多元化打造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途径②有好处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与较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是优化资本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的重要举措④是鼓励不同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内在要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5.2016年是《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之年。
2016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6年适应性测试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
• 求去【请求离职出京】,除湖南提刑。先是【在此之 前】,湖南贼龙渊、李朝拥众数万,据衡之茶陵,桧匿 【掩藏,扣押】不奏,乃以见阙【缺少主管官员】(为 由)处【处置,命令】次膺(上任)。(次膺)既抵长 沙,贼势方张【正当扩张】,(然)戍将【戍守该地的 将领】抽回【被抽调回朝】,始悟【方才醒悟】桧欲陷 【陷害】之。即单车【轻车简从】趋【赶赴】茶陵,擒 贼骁将戮之,募贼党毛义、龙麟等,赍【携带】榜【告 示,公布的名单】谕以朝廷抽回戍将,务欲招安,宜 【应当】亟降【赶紧投降】,待(之)以不死【状语后 置:(朝廷)以不死待之,用免死对待你们】。龙渊、 李朝相继降,仍【承袭,沿袭,接收】请【召见,邀请】 料【统计】精锐【原叛军精锐部队】,可得禁旅【禁军】 万余。次鹰笑曰:“是【这些】皆吾民【我们的子民】, 正【adv,恰好,正好。《孔雀东南飞》:“便利此月 内,六合正相应。”】当弃兵甲,持锄耰【农具名,一 说锄柄】,趣【通“催促,督促”】令复业【恢复农业 生产】。
• 金好【想要】成【讲和,和解】,赦书【颁布赦 令的文告】至衡阳,次膺极陈【极力陈言,痛陈】 其诈,书奏,不报【不被采纳】。金陷三京。次膺 罢【被罢免】,秦桧以【认为】其【指次膺这种 陈述】负重名【负重大责任】,欲先移书【发布 公告】,当稍收用【应当以后再起用】,次膺笑 而不答。桧死,起知婺州,孝宗即位,手诏【亲手下 诏】趣召【赶赴朝廷,“趣”通“趋”,趋向, 奔赴】。隆兴改元三月,同知枢密院事。符离之师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可酌情给分)。
• • • • •
10. (6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标Ⅱ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讲解
2016年高考5月练兵高三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神话的原始状态是十分丰富多彩的,但经过历史潮水的冲刷,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多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
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散失,除了它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之外,神话的历史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
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
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也或多或少都出现过。
神话历史化,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神话就是以历史为依据的,这些有关历史的神话、半历史或准历史的神化,很容易被解释为历史;另一方面,神话历史化又可以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因为从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跨过一个鸿沟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神话历史化正是这一继承发展过程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
一般认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在正统的史家或儒家的典籍中,那种半人半兽形的神性形象被抹杀殆尽了。
因为这种形象很难被纳入历史谱系之中,而且也违背了理性化的原则。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触犯了理性化原则的神话,也都遭到删削。
如司马迁所说:“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
”相当一部分神话因此得不到史家的认可,因而没有进入载籍。
这些,我们已无从考察了。
有些有幸被文人笔录,但在此后的流传过程中,又被无情地删削。
如《淮南子》古本载“嫦娥奔月”神话时,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今本《淮南子》则不存。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语文答案解析第Ⅱ卷一、现代文阅读1.【答案】B【解析】“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由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曲解文意,原文是“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答案】C【解析】理解有误,原文说“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且“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强加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答案】B【解析】“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错,文章说“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4.【答案】C【解析】本句主要陈述对象是“承宪”“承宪妻”所做之事。
“怀祸藏奸”“窥觊储贰”“广结术士之流”的主语是郑承宪,并且这三个短语是并列关系,所以应各自断开;“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强调时间事件,其后是陈述“承宪妻”所做之事,故应在“承宪妻”之前断开;“每扬言事由己发”的主语是“承宪妻”,“用以…,…·”表目的,且“恐喝勋贵”“簧鼓朝绅”成分并列,故应在“恐喝勋贵”后断开。
【考点】文言断句5.【答案】D【解析】“移疾”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考点】识记古代文化常识6.【答案】D【解析】“他向朝廷呈告灾情”错,原文是说“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7.【答案】(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8.【答案】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含详细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2)语文使用地区:海南、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重庆、陕西、西藏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2016年新课标2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6届湖北荆州市普通高等学校高三适应性训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湖北荆州市普通高等学校高三适应性训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
, , 。
。
, 。
比如,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等。
①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 ②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 ③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 ④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 ⑤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⑥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 A .④⑥①⑤②③ B .④②⑥①⑤③试卷第2页,共13页C .⑤②③④⑥①D .⑤③②④①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远地看,一家公司在留给社会乃至人类的价值中,物质财富不是最重要的,它的创新机制、价值关怀与长远抱负,才是最为宝贵的。
B .当今时代的主角应是勇于实现梦想的年轻人,政府为他们解开了束缚手脚的政策,投资人和创业服务机构给他们备足了“弹药”。
C .“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D .2015年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样一来,大批贷款者“委托”自己的配偶或是子女,以家庭的名义到银行拿到更多的贷款,继续在房地产市场中 。
②但许多人绝非如此,他们根本不制定任何人生计划,以达到有意义的目标,而是 ,变化不止。
【高考模拟】湖北省荆州市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英语本试题卷共12页,7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 19.15.B. £ 9.15.C. £ 9.18.答案是B1. When will the shoes be finished?A.Sunday afternoon. B. Saturday afternoon.C.Friday morning.2. Where is Jane and Bill’s new home?A.Near a train station B. Near a bus station.C.Near an airport.3. What time is it in fact?A.1:40.B. 1:50.C.1:45.4. What does the man mean?A.Bob said nothing at the lecture.B.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Bob’s ears.C.Bob doesn’t listen to him.5.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A. The man has all his meals in the dining-room.B.The man may come from the south.C.The food in the dining-room is very bad.第二节(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6年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 3 題.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 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2016湖北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训练(2)语文本试题卷共10页,1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B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
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
‚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复杂变化。
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
‚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
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
在‚反讽‛中,字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
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
‚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
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
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
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
语言本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确定不移的、无可更改的。
然而,‚反讽‛的出现却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
科学文本对语言的使用就完全合乎语言的约定规则和编码原则,坚决避免出现能指与所指的断裂。
文学文本则有意采用各种手法来违反语言的约定规则,从而使文学文本成为语义朦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文试卷B型第1页(共14页)不难看出,‚反讽‛的实质仍然是语义的变形化和复杂化。
在新批评看来,‚反讽‛是文学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文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反讽‛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偶然使用的语言技巧,或至多是一种修辞格。
新批评则将‚反讽‛上升到文学特性的高度,将它视为语义变化的典型现象,从而使之成为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
维姆萨特与布鲁克斯在其合著的批评史中坚持将新批评改名为‚反讽诗学‛(ironic poetics)。
关于‚反讽‛,他们明确指出:‚我们可以把‘反讽’看成一种认知的原理,‘反讽’原理延伸而为矛盾的原理,进而扩张成为语象与语象结构的普遍原理。
‛既然‚反讽‛是一种语义变化,尤其是字面义与真实义的矛盾状态,那么其语义结构一定会表现为多种不同的构成形态。
赵毅衡先生在《新批评》一书中曾把‚反讽‛分为‚克制叙述‛‚夸大叙述‛‚正话反说‛‚疑问式反讽‛‚复义反讽‛‚悖论反讽‛‚浪漫反讽‛和人物主题与语言风格上的‚宏观反讽‛等多种类型。
无论何种‚反讽‛类型,都呈现出语义叠加和语义多重的特征。
它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语义层次,有力地强化了语言的可感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布鲁克斯认为,反讽会对一个陈述语进行明显的歪曲。
B.在反讽中,字面意义与要表达的意义可以不同,但不能完全冲突。
C.“反讽”实际上违背了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约定俗成的关系。
D.新批评认为,反讽并不只是语言技艺,而是“文学性”特点和手段的统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一个符号所指的与其能指的不一致的情况,使语义变得丰富和复杂。
B.科学文本的语言必须遵循能指与所指的统一,因为科学文本的意义必须是明确和单一的。
C.新批评认为反讽是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它的地位高于语言的表达技巧。
D.文本的语义层次和语言的可感性,都来源于反讽呈现出语义结构上的不同形态和不同的反讽类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面四个例子中不属于典型反讽现象的一项是(3分)A.《范进中举》中,中举本是一件令范进无比荣耀的事,但他发疯了。
B.电影《举起手来》用一种轻松诙谐的手法来表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C.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中“我”在参加一次竞选活动中所遭受到的种种骇人听闻的诬蔑和打击。
D.面对别人的挑衅:“我从不给傻子让路。
”萧伯纳却很绅士地说:“我正好相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语文试卷B型第2页(共14页)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
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
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
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
‛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
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
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
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
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
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
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
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
‛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
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
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
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
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
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
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
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
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B.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C.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D.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语文试卷B型第3页(共14页)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
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
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
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把罪犯找了出来。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
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太平。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5分)(2)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8.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5分)9.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煜的《虞美人》中,有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
”(3)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语文试卷B型第4页(共14页)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
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
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
端午前后,枇杷。
夏天卖瓜。
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
卖马牙枣、卖葡萄。
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
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
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卖百合、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橼。
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