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3-07-07T07:40:17.3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01期作者:孙海涛
[导读] 新型的师生关系,闪现着现代教育的光芒,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穆家学校131128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建立在真诚、平等、尊重、和谐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使我们看到了教育复兴的曙光。
”
师生关系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话题,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更加凸现其重要性。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获得良好教育的中介。
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中介作用发挥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学校教育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
学生具有“向师心理”,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知识传授更加顺利,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榜样,成为学生今后建立人际关系的一种潜在模式,这对促进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转变观念,超越自我,放下架子,走近学生
新型的师生关系,闪现着现代教育的光芒,决定着教学的质量。
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我们要勇于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新理念。
要变“教书匠”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要主动接受学生的意见、建议乃至批评。
要跨越师生间的代沟,打破师生间的“猫鼠关系”,要走进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和益友。
二、把心血和爱洒向每一个学生
1.只有熟悉学生,才能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正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国王,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和心血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象牙姑娘,并期望雕像能够复活。
后来,在他长久的热望中,象牙姑娘果真获得了生命,成为他梦寐以求的爱侣。
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教育中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我们应该象皮格马利翁一样,对每一个学生倾注关爱和热情,用尽全部心血精心呵护和耐心教育,让那些如同“象牙姑娘”般的学生都复活。
教师应把爱的甘露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惟有倾注热情与真爱,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这样才能“信其道”。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拿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
既要爱金风凰,又要爱丑小鸭。
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通病:学生考试成绩差或不守纪律,便以为“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恨铁不成钢”之下便会对其进行挖苦、讽刺、体罚甚至赶出校门。
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和先天禀赋虽存有差异,有超常儿童,也有弱智儿童,但二者只占百分之二,最多不到百分之五,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仍是“可教可雕”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
”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随便对一个学生失去信心。
一旦这样做师生关系就会降至冰点,更无从谈起民主、平等、和谐。
3.每一位老师都要拿起表扬的“武器”,在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表扬学生。
在学生看重的事情上(如表扬、鼓励),我们可能太吝啬了,而在学生反感的事情上(如讽刺、挖苦),我们可能又太慷慨了。
要知道,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宽容与关爱的基础上,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因此关爱每一名学生才是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三、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好感觉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也是构建师生关系的主阵地。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学会运用课堂教学中的“无错原则”。
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中的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和回答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从发展的角度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
要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进行延迟反应,将重点放在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与改进上。
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学生都画上满意的句号,使学生的参与有安全感,这种参与不仅是认知上的参与,而且是师生情感上的参与。
运用“无错原则”,能打破教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当“观众”的局面,转变而来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当“演员”,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师若能不断刺激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又何愁不能形成呢?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何愁不能建立呢?
无数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要融洽师生情感,就要抑制以自我中心意识。
对学生的指责、埋怨、强迫命令,就等于在师生心灵之间挖鸿沟,只能增加师生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从而降低教学效率。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心血和爱心倾注到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建立民主、平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播撒关爱。
一切以学生为主,以一切的学生为主。
愿我们的学生在人性的光辉里,都能拥有一个关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