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13: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13: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da53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8.png)
(2)形成产业和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2)产业转移伴随着的转移和扩散。
(3)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
,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
3.学会通过图文材料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重难点)
知识梳理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概况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类型: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3.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A.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
C.劳动力成本低D.劳动力成本高
(2)依据表中资料判断,美国、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分别先向哪一国转移( )
A.墨西哥、捷克B.日本、印度尼西亚
C.加拿大、丹麦D.印度、巴西
2.20世纪末,德国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停止了在德国本土制鞋,将工厂转移至亚洲。目前,它在亚洲的雇佣工人数大约为100万,和过去相比,生产成本日渐提高。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兴起,今年阿迪达斯公司又在本国南部的安斯巴赫建立了新型“速度工厂”,用机器人制鞋,产量迅速提高。据报道,阿迪达斯计划在美国建立第二家“速度工厂”,并酝酿在英国和法国建厂。据此完成(1)~(2)题。
学案12: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学案12: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311883b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f.png)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分类。
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并理解这些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梳理一、产业转移1.表现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转移到其他地区。
2.分类与。
3.目的降低、扩大,追求更高的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往往是具有、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1)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转移产业。
(2)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吸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时,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企业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的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的时间,从而加快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分工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2)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与合作。
(3)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2)产业转移伴随着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的增加。
(2)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压力。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37c5da1fd0a79563c1e72df.png)
影响产业转移因素之三: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生产投入
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
投入产出 相关企业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出口加工区: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 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经济特区的 形式之一,常享受减免各种地方征税的优惠。 出口加工区一般选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 和对外贸易方便、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发展 基础较好的地区,多设于沿海港口或国家边境 附近。中国在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沿 海一些城市开始兴建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 可以利用免税等优惠条件吸引国外资本,引进 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增加就业机会, 扩大出口贸易,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投资者 来说,不但可以享受关税优惠条件,而且还能 利用当地廉价劳力和原料,从而获取较高利润。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产业转移国可将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 产业转移对象国可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图 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 A开发期、B增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图5.13 产业典型 产品周期示意
注意:发达国家将 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 (1)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 • (2)产业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由于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而 联系起来。
图5.14 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
注意:主要是生产过程 的哪个环节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e0bdfcb8f67c1cfad6b825.png)
产业转移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
......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廉价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资源优势 廉价劳动力
思考: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处于开发期 和增长期阶段的产 业,进行产品的设 计和组织营销
发展劳动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和 衰退期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加工
区域地理环 劳动力就 业的空间 境的变化 分布
改变区域地 理景观,环 境污染状况 环境得到改 善 改变区域地 理景观,可 能带来环境 污染 就业机会 向国外转 移,失业 人口增加
(1)、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 不同,成本差异大 转移 导致
产业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思考: 1、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 1、图 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 力价格较低。 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原因。 2、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 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转移的规律。 3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 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 4、否,因为,其一,西部的资源;其二,国家政策。 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么?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ppt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eaabe4a1c7aa00b52acbc4.png)
●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 地价昂贵 ● 国家政策的调整 ● 国际经济形式变化 ● 环境污染严重 ……
●
认识下列产业转移现象
第二节
知识结构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概念和分类
产 业 转 移 影响产 业转移 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 市场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其他因素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右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 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 三国均为发达国家。地一阶 b 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 品销往abc三国;第二阶段, 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 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 此判断4至7小题
a c
I
a c
I I
b
中国
中国
图例
产品销售方向 生产工厂
贸易壁垒 国家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案例:日韩乘用车进军我国市场
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1、香港企业在深圳投资属 于何种产业转移? 区域产业转移
2、香港企业为何选择在深 圳投资?
廉价劳动力、良好的投 资环境等
影响产业转移因素之三:内部交易成本
企业生产投入
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
投入产出 相关企业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分布图
归纳总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随堂练习:
6 abc三国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 7.该公司为我国和 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 abc三国的生 4 5 影响该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一阶段发展过程 工人工资水平的地理差异 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A 中,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劳动力 B 原料 CB 市场 D 动力 C D A 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利用廉价劳动力 BC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品牌优势 B 成本优势 管理优势 D 技术优势 C 降低能源消耗 D 降低原材料消耗
课件10: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课件10: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503b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d.png)
日本失业率的提高
据图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珠三角在实行产业转移的时候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严重 发生?
P93“活动”点拨:
1.图5.16直观的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 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 愿进入”的恶性循环。 2.(1)重化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 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先发展劳动 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优势, 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 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 始。
目的
分类
降低生产成本 扩大销售市场
根本目的 追求更高的利润
一、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 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 质量、价格不同,成 本差异大
导致 企业在空间不断转移
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工业化之初,资金缺乏,技术、管理落后,但劳动力丰富且低廉
东西两翼和珠江三角洲各自具有哪些优势?
山区:土地价格低,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水电
充足等 珠江三角洲: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
城市品牌;招商引资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高。
3.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
等地,主要是为了( A )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50年代 60、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东亚地区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5.2(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d5401f2700abb68a982fb60.png)
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 势是( D )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解析】①左图中基本向西,右图向南,所以第 二产业向西南;②左图中基本向东,右图向南,所 以第三产业向东南;③左图中变化不大,2002略偏 西,右图也是波动变化后期向北,所以第一产业变 动不大,仅略向西北移一点点。
1.圈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B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解析】我国第一产业(农业)产业中心主要 还是分布在气候优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东部 南部地区,不论产业如何转移,农业还是在这些自 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发展为主,所以图中③线经纬度 基本变化不大,且总是在我国东南部,因此③线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在我国产业转移上趋 势是由东向西,实际中心仍然偏东,因为东部经济 条件和地理位置优越,所以①线符合第二产业;第 三产业(服务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 部地区,而且随着产业转移,东部第二产业逐渐向 中西部转移,而第三产业(服务业)会不断上升, 甚至会成为主要产业,因此②线在左图中明显向东 转移,符合第三产业特点。
展。抓住图中“世界花卉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一信息,可推断:发展中国家花卉业的成本较低, 由此可推知该区域发展花卉业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 丰富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3)由题干得知花 卉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前提是解决好保鲜、开发 新品种等关键问题,这显然必须进行技术开发、创 新。(4)吸烟有害健康,国内外市场对卷烟的需 求减少,从而使卷烟产量下降,烟草种植业萎缩, 而且可以消除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市场对花卉需 求增加,鲜花产销业和鲜花种植业发展,既有益生 态,又美化环境。至于产业转化前后的运输成本是 难以确定“减少了”,因为产业转化前烟草业运输 量大,而产业转化后花卉运量增加了。故(4)题 选项 CD 正确。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45d5f14b9f3f90f77c61b1b.png)
从纵向比较,说明我国汽 从横向比较,说明我国汽
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1.从图5.11中你看到中国市场有什 么商机?
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2.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 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 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 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 二是避开关税壁垒,降低成本,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 初期一般都 在当地生产
企业达到一定 规模和实力
当地市场满足不了 企业再发展的需求
以投资、建 厂等形式向 外转移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3)市场因素
原配件供应 韩国
产品市场 中国
北京 加工地 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市场因素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群挥师粤北、粤东、粤西山区,其
考虑的布局因素是: ( AC)双选
A 劳动力 B 环境 C 土地成本 D 原料
5、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
要是为了( A)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 住房 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回顾思考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阶段 主导产业 重点部门
第一次 第二次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950bdf284ac850ad0242d5.png)
(1)劳动力因素
在国际范围内流动性很小
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 不同,成本差异大
导致 产业转移
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既然劳动力因素这么重要,那么,企业是不是 应该把生产直接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去 呢?比如非洲?
对外资企业:
20世纪80年代办 厂跑几十个政府部 门盖几十个甚至上 百个公章,耗时几 个月甚至几年
企业,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舒肤佳等著名 品牌。 4.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南亚国家 经济,引起印尼、菲律宾等国政局动荡,东南亚的 投资环境恶化,外资纷纷转向东北亚。
5.北京的石化、钢铁等重工业外迁。
劳动力、资源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国际经济环境
环境、用地
下图为某类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回答 (1)~(2)题。
图5.12展示了日本工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及其主导产业 和重点部门。
每一次工业结构调整,都伴随着_原__主__导__产__业__向__海__外__转_ _移_。
工业化的基本过程: 轻工业→重化工业→高科技工业
1.促进区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
发达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发展中国家: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推进工业化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 A开发期、B增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信息产业: 开发和增长期
纺织工业: 成熟或衰退期
注意:发达国家将 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 发展中国家?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 与合作
产业转移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 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1b8053804d2b160b4ec03a.png)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
2、分类:①区域产业转移(国内)②国际产业转移(跨国)3、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多利润4、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丰富、素质高且价格低廉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3.市场因素(1)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2)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如关税、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
企业为了避开这些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4.其他因素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②国家政策的调整③用地紧张;④地价昂贵⑤环境污染严重。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产业。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增长期的产业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1)改变区域地理景观;(2)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发达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8c666b58fafab069dc0292.png)
结论一:产业转移接收地具有充足、高素质 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结论二:产业转移接收地具有内部交易成本 较低的优势 结论三:产业转移接收地具有十分广阔的市 场区位
……
其他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地价 环境污染 原料 科技 ……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产业为什么会产生转移?
追求更高的利润 目 的 吸引 产业转移
劳动力充足、 素质高且廉价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阔
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 对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要素集 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中来。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缩短产业升 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
企业在空间 不断转移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既然劳动力因素这么重要,那么,企
业为什么不把生产直接转移到劳动力价
格最低的地方去呢?
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
投入产出 相关企业
服务行业
(含政府)
内部 交易成本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基础设施 办事效率 社会环境
接下来请看一些材料,请同学们判断以下情况是否有利 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A. 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 B. 园区出口加工区 C. 吴中出口加工区
1、水俣(yu)病事件
•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 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 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 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 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 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 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 中1004人死亡。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587bef5f18583d048645991.png)
劳动力价格高,使国内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利 润降低、产品竞争力下降;劳动力数量下降,可 能使国内企业向国外转移。
P90“活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其他因素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这种状况 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区位出现多极分散化的趋向。一是向原有工业地 带周边及外围的内陆地区延伸;二是向边远地区 移动,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高利润 目的
产业转移
低成本
促使 原生产用 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 推力因素
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轻工业 重化工业 高科技工业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加工环节的利润最低, 但消耗的劳动量最大。
注意:一个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发达国家 将哪个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 别是什么?
a、为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为了我国庞大的市场; c、为了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厂选择青岛——靠近日本,交通便利; b厂选择北京——具有巨大市场辐射作用; c厂选择深圳——政策优惠,毗邻香港,交通方便;
进口总费用 =50到岸价+12.5关税+10.625增值税+6消费税=79.125万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等
P90“活动”分析:影响产业转移其他因素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下降。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7ace3931126edb6f1a1078.png)
第二节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 1、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 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a例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 b例看中我国广阔的市场 C例利用我国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 2、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a厂选择青岛——靠近日本,交通便利; b厂选择北京——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
1906年在英国正 式成立,现是德国宝 马公司旗下品牌。
“劳斯莱斯是汽车 王国雍容高贵的唯 一标志。无论它的 款式如何老旧,造 价多么高昂,至今 仍然没有挑战者 ……”
雪佛兰(美) 三菱(日) 本田(日)丰田(日)
北京现代
雷克萨斯
(日本丰田旗下)
奇瑞QQ
大众
上海大众 一汽大众
奥迪
成立于1985年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是中德合资企业,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
●
数量多 素质高 价格低
劳 动 密 集 型 产 业 在 东 亚 的 转 移
5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后期 60-70年代
(1)各地区工业化之初为什么都重点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 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示的产业 转移规律? 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
失业人口 增加
产业 转移 对象 国
发展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产业, 发展处于成熟期和 衰退期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加工
改变区域地 理景观,环 境污染伴随 着产业转移 扩散
有助于 增加就 业机会
概念和分类 产 业 转 移 影响产 业转移 的因素
劳动力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其他因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bbe08ae336c1eb91b375dbf.png)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体影响: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 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 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 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 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的
课本P87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 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小 动 力 数量、质量和价格地区差异较大
产品生产 的成本差 异较大
产业转移的转入地: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 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
产业转移的初期:劳动密集型工业(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 东亚转移的轨迹。
课本P91
图5.13和图5.14的阅读及思考,明确产业转移所形 成的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工业化的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的。发达国 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 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 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 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 的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3.至80年代, 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 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 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所 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 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降。 日本劳动 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5.2产业转移
![5.2产业转移](https://img.taocdn.com/s3/m/522b340f6bd97f192279e932.png)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改变区域的地理景观。
产业转移国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环境污染伴随着产业转移而在对象国扩散。
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由农村风光变成现代化工业
区和城市新区,但环境污染加剧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对象国: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产业转移国: 就业机会减少, 失业人口增加
出口加工区有 哪些优势?
①劳动力最优质 ②基础设施最完善 ③手续最简捷 ④政策最优惠 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 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借鉴思考
根据出口加工区的建设经验来看,发展中国家或 地区要吸引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 的优势外,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在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同时,改善道 路、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 政府服务水平,提供优惠政策,营造创 新环境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 答案:1.由于整车运输不方便,运费偏高, 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 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 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以降低成本。 •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 销售,使我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具有广阔的 潜力,对跨国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宝马
思考:为什么耐克公司会把基地从广东转移到越南?
例如:我国近20多年改革开
放、引进外资,大批外资、 合资企业解决了大量大学毕
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
问题。
日本失业率的提高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 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Made in Vietnam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88d8913561252d380eb6ed8.png)
广阔的市场 资源优势 廉价劳动力
思考: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1、产业转移的概念:
区域产业转移 2、分类:
国际产业转移
3、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东亚的范围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原因
主体:企业
目的:获取利润
产业转移
手段: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
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实施者
劳动力因素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其他因素
比较分析
2003年各国工人平均工资(包括福利)比较
国家 中国 马来西亚 韩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德国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大
高利润 目的 吸引 企业生产转移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昂贵
国家 环 政策 境 调整 污
染
拓展训练
苏南“腾笼换鸟” 苏北“筑巢引凤” 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产业群有向苏北转 移的趋势。假如你是苏北某市的领导,要 吸引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你将采取哪些 措施来“筑巢引凤”?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数据,2010年日美欧市场与其它新兴 市场汽车销量在其销售总量中的比例为60:40,但是 今后随着事业重心的调整,两者比例将调整为50:50, 据丰田章男社长介绍,中国市场将成为牵引公司发展的 重中之重,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在丰田全球销量 中的比例将上升到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页活动:
1、日本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出现“产业 空洞化”问题,国内由于生产困难,造成 裁减员工,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此外, 外迁或外建导致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 弱产品的竞争力。 2、(1)当时是二战后的经济恢复期,两 国经济工业基础较薄弱,由于轻工业周期 短,资金周转快,恢复易见效,两国都具 有大量高素质低廉的劳动力,所以-----。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产品单一 的电冰箱增加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电视机等,成为 一个企业集团。该企业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 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 贸易壁垒,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 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 生产布局,是因为这样仍利于:( C )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
问题探究
既然劳动力因素这么重要,那么,企业 是不是应该把生产直接转移到劳动力价格
最低的地方去呢?比如非洲?
(2)、内部交易成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从内部交易成本来看,发达国家为什么 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
因为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 本也很高,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就向 社会消费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2)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1、水俣(yu)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 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 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 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 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 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 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 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 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 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 应做哪些工作? 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如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创 新环境、搭建交流平台、推出优惠政策等条件
(3)、市场因素
所生产产品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满足不了需要 政治文化差异,政策的不同导致市场受限制 开辟 国际市场 到其 它国 家和 地区 投资 建厂
答: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 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 有较强的吸引力。
丰田将在中国加快发展步伐
?
2011年03月14日 11:09:15 来源: 千龙网 近日,丰田汽车公司发布了“全球发展愿景”,该愿景 明确表明,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将成为今后该公司 事业发展的重点。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数据,2010年日美欧市场与其它新兴 市场汽车销量在其销售总量中的比例为60:40,但是 今后随着事业重心的调整,两者比例将调整为 50:50, 据丰田章男社长介绍,中国市场将成为牵引公司发展 的重中之重,预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在丰田全球销 量中的比例将上升到15%。
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 工业转移同时,应充分会计其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 制和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对转移国: 增加失业人口 2)对转移对象国:缓解就业压力
国际产业转移四大新趋势
中国社科院宋泓近日撰文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四大新的趋 势。第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中间产品 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第二,非股权参与的外包形式引人注 目。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 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 公司去完成。第三,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 而是在国际生产的网络或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领导企业为核 心,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企业组织框架。第四,生产能 力转移既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就机遇而言,生产能力的转移利用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人口等 方面的比较优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 际市场的可能。这种转移还有利于在发展中国家形成集聚效应, 同时,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 制造能力,促使产业快速成长。
我们本地有没有国外的产业转移进来?我 们国家有没有产业转移出去?是什么原因 促使那些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 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请依据下表资料判断:
工人工资/小时
20美元以上 14—18美元
国家
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 色列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 2美元以下 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 度尼西亚 墨西哥 (国家)转移,德国纺织 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向_______ 捷克、匈牙利 (国家)转移。 服装业应先向 ___________
90页阅读:
设立研发机构:
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与开发一体化, 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更快捷地实施本土化 战略。 上海的城市竞争力表现在:产业结构、 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影响力和国际化。
跨国公司空间发展的一般过程:出口产品 国 外销售子公司 国外组装 国外产品生产 国外 研发 全球经营
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9年相比 的主要变化。 (2)、分析影响该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投资厂的主要因 素。
5.下列工业分布现象中,受廉价劳动力驱动的是( A 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 B C.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 6.日本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轮胎制造厂,说明了( B ) A.马来西亚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B.在国外建立生产机构,接近原料产地,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C.在马来西亚投资办厂有利于就地吸收廉价劳动力 D.日本丰田汽车业在空间发展上实行了多样化增长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 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2.下列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的是(A ) ①劳动力 ②内部交易成本③市场④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2)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5.1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1)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3)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开 发 期
增 长 期
成 熟 期
衰 退 期
高 附 加 值
低 附 加 值
高 附 加 值
(2)不正确。珠三角、浙江能源、原材料 缺乏,没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今后应充 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础的 技术改造,开拓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技术密 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使产品向高精尖方 向发展。
东北属老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导,今后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促 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其他影响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土地租金 环境 原料 科技水平等
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大 吸引 高利润 目的 企业生产转移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昂贵
国家 政策 调整
环 境 污 染
2、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 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 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 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 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 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以上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 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的 重化工业转移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五章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龙川县实验中学 高二地理备课组
请同学们回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 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定的国 际背景是什么?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读下图,然后思考问题
廉价劳动力
广阔的市场
资源优势 廉价劳动力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 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 目的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读图思考课本P88问题
1、工业化之初,资金缺乏,技术、管理落 后,但劳动力丰富且低廉。 2、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级转移。
3、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 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 格更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不是。西部的资源、国家的优惠政策。
学以致用
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方便,运输成本就下降;工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 业基础良好,投资环境就比较有利,在生产组织、职 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 工培训等投入的资金就少,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自然 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就降低了。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 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答: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 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 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 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 有何作用?
3、a区位选择的优点:
(1)近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交通方便 (2)低廉、丰富、高素质的劳动力 (3)老纺织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