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技术专业
《电子产品制作工艺》课程教学标准
教研室名称 电信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 主 任(签章)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二〇一二年八月 修 订
编号 DQXXX008-8
《电子产品制作工艺》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职业能力拓展课
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适用专业安全生产监测监控
开课学期第3学期专业代码
总学时40学时学分 2.5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在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以及多种软件应用课程之后讲授的。
本课程主要要求学会能学会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和测量、焊接技术、印刷技术,了解电子产品自动生产设备的使用,学会电子仪器、常用焊接工具的使用。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掌握电子技术工艺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养成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规范操作的科学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安全与质量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实验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以典型电子电路(产品)为载体,专业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满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对接证书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以产品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
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认识电子产品,熟练使用电子仪器仪表、电工工具,装接与调试电子电路。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验实训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工种的考证,加强考证要求部分的实训。
这样,一方面加强学生的电子技能,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二、课程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特色在于在具体的任务指导和完成过程中,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装配的一般程序;
(2)熟悉常用的元器件;
(3)熟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4)熟悉常用电子工具的使用;
(5)掌握焊接技能及其工艺要求;
(6)掌握多孔板的安装技能及其工艺要求;
2.能力目标
(1)握THT元件和SMT元件的识别、测量,并能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
(2)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覆铜板材料、导线材料、锡膏材料;
(3)学会手工焊接,能较好地组装整机电子产品;
(4)学会编制工艺文件;
(5)掌握电路的故障的查找方法,能维修简单的电路故障。
3.素质目标
(1)严格遵守行业职业道德;
(3)具有艰苦奋斗,自主创业、开拓创新精神;
(4)电子产品制造和设计能力;
(5)掌握电子类相关知识;
(6)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7)能够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
(8)善于沟通与协调,合作意识强;
(9)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运用各种多媒体进行自学,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独到的见解。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一门的综合性课程,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
其前导课程主要是《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后续课程主要有《高频电子技术》,本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和处理的问题
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原则来设计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各学科的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
本课程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独立且不可或缺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应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分常用元器件的认识、常用仪器仪表及其工具的使用、焊接以及电子产品整机装配,共四大技术项目,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任务,每个任务均由若干个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含实验)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电子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学任务与学时分配要求
课程以在实验室中真实模拟生活中的电路和仪器仪表;总任务分解为各个小的任务;最终把各个小任务进行融合。
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够单独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如表1。
表1 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项目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学时分配
理论实验
1 认识电阻、
电位器
理论
教学
1.了解电阻器、电位器的种类、
符号及应用;
2.掌握常用电阻、电位器的功率、
阻值、精度;
3.掌握固定电阻器的标志方法:
直标法,色标法(4环,5环)。
通过观察、识读、检测,会
读电阻器、电位器的阻值,
知道电阻器、电位器的作用。
2
实践
项目
1.电阻器、电位器的种类、符号
及应用;
2.常用电阻、电位器的功率、阻
值、精度。
观察、识读、检测,会读电
阻器、电位器的阻值。
2
2 认识电容
器
理论
教学
1.了解电容器的种类、符号及应
用;
2.掌握常用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额定工作电压,允许偏差;
3.掌握固定电容器的标志方法:
直标法,色标法。
通过观察、识读、检测,会
读电容器的容量,知道电容
器的作用。
2
实践
项目
常用电容器的种类、符号及应用,
标称容量,额定工作电压,允许
偏差,标志方法:直标法,色标
法。
观察、识读、检测,会读电
容器的容量。
2
3 认识电感
器
理论
教学
1.了解电感器的种类、符号及应
用;
2.掌握固定电感器的标志方法:
直标法,色标法。
观察、识读、检测,会读电
感器的电容值,知道电感器
的作用。
2
实践
项目
1.电感器的种类、符号及应用;
2.固定电感器的标志方法:直标
法,色标法。
观察、识读、检测,会读电
感器的电容值,知道电感器
的作用。
2
4
认识晶体
二极管理论
教学
整流、稳压、开关、光电二极管
特性分析和测试
掌握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
方法;掌握各种二极管的特
性和测试方法。
2
实践
项目
整流、稳压、开关、光电二极管
特性。
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各
种二极管的特性和测试。
2
5 晶体三极
管的认知
理论
教学
三极管特性分析和测试。
掌握三极管各极的判断方
法;各种三极管的特性和测
试方法。
2
实践
项目
三极管的特性。
三极管正、负极的判断;各
种三极管的特性和测试
2
序号项目主要内容教学要求
学时分配
理论实验
6 常用电子
工具的使
用
理论
教学
实践
项目
熟悉和掌握常用电子工具正确的
使用方法
掌握尖嘴钳、偏口钳、平口
钳、剥线钳、镊子和螺丝刀
的使用方法
2
7 常用仪器
仪表的使
用
理论
教学
实践
项目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
意事项。
掌握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
表、稳压电源、示波器的使
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掌握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
法及其注意事项。
4
8 焊接理论
教学
实践
项目
焊1000个焊点,搪锡400个。
掌握焊接技能以及工艺要
求,了解热烘枪的使用方法。
掌握搪锡技能,了解搪锡槽
搪锡与超声波搪锡。
2
9 电子产品
整机安装
理论
教学
实践
项目
1.万用板制作串联型稳压电路;
2.万用板制作调光台灯;
3.万用板制作收音机;
4.万用板制作报警器。
掌握万用板制作电路的方法
及其工艺要求。
10
10 课程考核实践1.考试 2
合计4010 30 占总学时比例(%)100 25 75
四、实践能力培养要求(本部分要按新课标要求写)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课的安排对学生理论部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能够完独立电路设计与制作,本课程实验安排如表2。
表2 实践能力培养安排
序
号
实验项目实验内容主要仪器设备要求学时
1 认识电阻、电
位器
1.电阻器、电位器的种类、符号及应用;
2.常用电阻、电位器的功率、阻值、精度。
电阻、电位器 2
2 认识电容器常用电容器的种类、符号及应用,标称容
量,额定工作电压,允许偏差,标志方法:
直标法,色标法。
电容 2
3 认识电感器1.电感器的种类、符号及应用;
2.固定电感器的标志方法:直标法,色标
法。
电感 2
4
认识晶体二极
管
整流、稳压、开关、光电二极管特性。
二极管8
5 晶体三极管的
认知
三极管的特性。
三极管 3
6 常用电子工具
的使用
熟悉和掌握常用电子工具正确的使用方
法尖嘴钳、偏口钳、平口钳、剥线
钳、镊子和螺丝刀
5
7 常用仪器仪表
的使用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数字万用表、模拟万用表、稳压
电源、示波器。
8
8 焊接焊1000个焊点,搪锡400个。
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二
极管、三极管、尖嘴钳、偏口钳、
平口钳、剥线钳、镊子、螺丝刀、
烙铁、焊锡、吸锡器、烙铁架、
万用板
3
9 电子产品整机
安装
1.万用板制作串联型稳压电路;
2.万用板制作调光台灯;
3.万用板制造数字万用表;
4.万用板制作报警器。
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二
极管、三极管、尖嘴钳、偏口钳、
平口钳、剥线钳、镊子、螺丝刀、
烙铁、焊锡、吸锡器、烙铁架、
万用板
1
17 操作考核实践操作考试 2
合计30 五、课程设计要求(本部分要按新课标要求写)
1.设计题目
收音机的制作
2.设计目的:
(1)掌握元器件的识别。
(2)掌握焊接技术;
(3)掌握电路的设计;
(4)了解相关的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5)学会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团队责任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设计要求:
(1)详细设计
要求设计出的收音机能收到70-120频段收音,收音效果好能力强,音质好。
(2)调试
设计完后进行调试,让收音机效果能达到预期。
4.时间安排
前期准备工作由学生在课后完成,指导教师负责答疑和指导,设计工作在课堂和实验室上完成,时间为4学时,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完善课程设计,最后由学生派代表进行答辩,并由指导教师对组员进行提问,并综合答辩情况和设计方案为每个组员评分。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任务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程资源的积累与使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尤其是对于部分设备及元器件的内部结构甚至是微观结构,通过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可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
本课程提供的实验项目及实训内容较多,在进行教学时,可结合本校先开的通用技能训练以及后续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对本课程的实训项目作灵活处理。
部分实践内容可借助电子仿真软件来模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考核与要求
表3电子产品制作工艺课程考核模式与标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占总成绩的百分比
平时表现
出勤20%
40% 课堂表现20%
平时实训项目
方案10%
60% 操作过程20%
结果验收10%
问答10%
实训报告10%
总成绩100分
(三)教材建设与选用要求
1.建议选用教材:
廖芳.电子产品制作工艺与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四)课程资源库要求
1.教材教辅资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行业企业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
********************************************************************。
2.指导文件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相关文件等)
********************************************************************。
3.教学实施资源(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
4.教学条件资源(教师队伍、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网络资源等)
********************************************************************。
撰写老师:傅巍
二〇一二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