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试卷极地地区题分类汇编(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
1.(莱芜)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010年11月从深圳盐田港启航,踏上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征程。
回答下题。
(1)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 严寒
B. 烈风
C. 暴雨
D. 冰山崩落
(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可取的是()
A. 去南极海域大量捕杀鲸鱼
B. 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
C. 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
D.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降水稀少,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暴雨。
故选:C(2)在开发利用南极的过程中,选项ABC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都不符合题意,选项D的行为是可取的。
故选:D
【点评】(1)两极地区地处极圈以内,纬度位置高,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
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
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
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加强记忆,同时更要清楚保护南极洲的资源和环境是全世界都要重视的焦点。
2.下图为南极地区略图,表为我国南极地区考察站资料。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南极科考站中()
A. 昆仑站的纬度、海拔均为最低
B. 位于南极圈以北的只有长城站
C. 泰山站和中山站均可常年科考
D. 长城站今年正值建站三十周年
(2)“雪龙”号考察船在极地考察期间,有严格的规立制度,包括“严禁垃圾人海”“舱外禁止吸烟和穿拖鞋”“节约用水”。
这些要求是因为()
A. 吸烟可能引起极地地区森林火灾
B. 为保护船舱环境,不向海内丢弃垃圾
C. 获取液态水资源困难,要节约用水
D. 穿拖鞋容易被蚊虫叮咬而传染疾病(3)南极地区()
A. 矿产资源全部分布在内陆地区
B. 矿产资源多为可再生资源
C. 自然环境特殊,极具科学考察价值
D. 建立科考站以开发其丰富矿产资源
【答案】(1)B
(2)C
(3)C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海拔最低的是长城站,只有10米;位于南极圈以北的只有长城站;南极考察最佳时间是11月-次年3月;中山站今年正值建站三十周年;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严禁垃圾人海”“舱外禁止吸烟和穿拖鞋”主要是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节约用水”是因为获取液态水资源困难,要节约用水;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南极矿产资源全部分布在沿海地区;矿产资源多为非可再生资源;自然环境特殊,极具科学考察价值;建立科考站不是开发其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是研究气候和冰川等;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一般选择11月至次年3月去南极考察,因为这段时间是南半球的暖季,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在12月22日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去南极考查。
3.读下图南极洲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B.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C. 南极地区海拔高
D. 南极地区冰层厚,白色反光强
(2)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B. 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C. 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 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同处极圈内,但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是因为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南极地区的海拔更高,加上南极地区冰层厚,对阳光的反射强。
(2)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长城站是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南极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每年的11月-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科学考察。
故答案为:(1)A;(2)B;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4.我国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黄河站。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A. 南极地区的淡水资源更丰富
B. 南极地区的气候更温暖
C. 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
D. 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2)关于五个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的一天开始最早的是昆仑站
B. 四个考察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北方向
D. 距离极点最近的是中山站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1)A. 南极地区气温更低,冰层更厚,淡水资源更丰富,A符合题意;
B.北极地区的气候更温暖,B不符合题意;
C.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C不符合题意;
D.南极地区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D不符合题意;
(2)A.五个考察站中,昆仑站位于最东边,看到日出的时间最早,A符合题意;
B.南极地区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位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B不符合题意;
C.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C不符合题意;
D.距离极点最近的是昆仑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及周围的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夜和极昼现象;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极夜和极昼现象,也没有阳光直射现象。
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前不久,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南极恩克斯堡岛正式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 )
A. 东南
B. 西北
C. 西南
D. 东北(2)结合如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罗斯海新站位于印度洋沿岸
B. 截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纬度最高
C. 我国对南极进行考察的时间可能是每年7、8月份
D. 罗斯海新站的地理位置大概是164°W,75°S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任何一个点都在南极点的北方,距离南极点越近越靠南。
读图可知,图中拟建的罗斯海新站距离南极点比长城站近,因此位于长城站的南方。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读图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方。
综合分析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故D符合题意。
(2)读图分析可知:
A. 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A不符合题意;
B.截止到目前,中国5个南极考察站中,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纬度最高,B符合题意;
C. 我国对北极进行考察的时间可能是每年7、8月份,C不符合题意;
D. 罗斯海新站的地理位置大概是164°E,75°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向法。
(2)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
南极洲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与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6.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是 ( )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黄河站
D. 昆仑站【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中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南极科考站是提供中国科学家及科研团体或组织对南极开展多项学科考察研究、多项重大科学研究的科学实验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
目前我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新建的泰山站。
7.据国外媒体报道,2017年的卫星数据显示格陵兰岛的冰盖加速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超过预期,科学家对此表示“十分担忧”。
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两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地区的长城站比昆仑站更加寒冷
B.南极地区因为其淡水资源短缺,被称为“白色荒漠
C.北极加速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
D.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北美洲
(2)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猎杀海豹,以保护科考人安全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长城站纬度比昆仑站的纬度低,所以长城站气候比昆仑站更加温暖,故A不正确;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冰川是固体淡水资源,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B不正确;北极加速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C正确;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亚洲,故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C。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洲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仅限于科研考察及和平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 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故答案为:D。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
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2)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
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8.(丰南区)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A. 斑马、大象、河马
B. 企鹅、磷虾、海豹
C. 袋鼠、鸭嘴兽、鸸鹋
D. 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答案】 B
【解析】【分析】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磷虾广泛的分布在南极水域中,是鲸、海豹、企鹅等的主要食物。
海豹广泛分布在两极地区的沿海地带。
所有海豹都是游泳的高手。
故选:B
【点评】随着人类日益广泛地进入两极地区,那里原有的安宁环境被无情地破坏了,大批极地野生动物遭到残酷的猎杀。
如今,人类已经懂得极地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保护法规。
北极熊、海象、海豹、企鹅、鲸等,都被列为保护动物。
考查极地丰富的生物资源,要理解记忆。
9.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B. 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淡水资源少
C. 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贫乏
D. 南极考察一般在6月—9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这里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被称作“白色荒漠”,但以冰川形式存在的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恶劣,矿产资源丰富;南极考察一般在12月至次年的2月。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10.(德州)下列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 欧洲西部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
B.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C. 拉丁美洲以白种人为主
D. 北极地区气候比南极地区更严酷
【答案】B
【解析】【分析】A、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正确,故符合题意;
C、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两极地气候相比,南极气候更严酷;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上人种的分布,注意加强记忆,别混淆分布地区。
11.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关于南极地区科考,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①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
②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③为避免被积雪掩理。
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關通常高出地面1-2米
④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
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因为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为“白色荒漠”
⑥南极洲是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无常住人口,科考人员会遭到熊的袭击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极洲是世界上风速最大的大洲,因此南极洲的“杀人风”能把科考人员吹跑;南极洲是气候最寒冷的大洲,酷寒往往给科考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积雪、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科考人员,为避免被积雪掩埋,科考站的房屋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南极洲风大且极度干燥,被称
为“白色荒漠”,因此科考站的房屋必须使用防火材料;
南极洲在七大洲中面积居第五位,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地区处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环境:①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区;②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③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由此可见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旱。
12.(青岛)读图“南极地区图”,回答下题。
(1)A点的坐标是()
A. 70°N,30°W
B. 70°S,30°W
C. 70°N,30°E
D. 70°S,30°E (2)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
A. 南方
B. 西方
C. 东方
D. 北方
【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提示可知为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结合图示得知:A点的经纬度是(70°S,30°E)。
故选:D(2)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只有一个方向,就是正北,所以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北。
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关键是利用读图要领确定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地图上的方向以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知识点,并能熟练应用。
13.(兰州)下列属于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北极地区的动物有海象、北极熊、北极狐等,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故选:B
【点评】在地球的南北两极,由于自然环境比较特殊,生长着一些特有的动物,如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象征。
14.(福建)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坏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A. A
B. B
C. C
D. D
(2)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1月【答案】(1)B
(2)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A是北极熊,B是企鹅,C是海象,D是海豹;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2)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
故选:A 【点评】(1)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本题考查南极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牢记即可。
(2)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去南极考察的时间,要理解记忆。
15.(昆明)读图,有关南极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 海拔高,称为冰雪高原
B. 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C. 淡水等自然资源丰富
D. 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
【答案】 D
【解析】【分析】南地区海拔高,有冰雪高原之称,故A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故B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淡水等资源丰富,故C叙述正确;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
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16.(郴州)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A. 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南极环境
B. 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南极的矿产资
源
C. 大量捕杀企鹅,享用企鹅美食
D. 科考队将垃圾埋在雪地里或丢弃海中【答案】 A
【解析】【分析】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
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一南极洲,因此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保护南极环境,故选A。
17.下图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2)去该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段是每年的()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次年2月【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在极圈内会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中可知,长城站在极圈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南极地区气候严寒,南极地区考察一般要在当地的暖季去考察,故12~次年2月是最佳考察时间。
故答案为:(1)A;(2)D。
【点评】(1)该小题考查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结合所给图示及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分析作答。
(2)该小题考查极地科考的时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考点,结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特点即可做出正确答案。
18.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________,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________。
【答案】北极熊;企鹅
【解析】【分析】解:北极代表性的动物是北极熊、北极狐、海象;南极地区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磷虾。
【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
多。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19.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
如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时,南极地区()
A. 风和日丽
B. 正值极昼
C. 正值极夜
D. 狂风暴雨(2)我国已建成的科考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泰山站【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2月7日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的部分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结合题意。
(2)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其纬度是90°S,距离南极点越近,纬度就越高。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位于极圈内是昆仑站(80°S,77°E)、中山站(69°S,76°E)和泰山站(76°58′E,73°51′S),昆仑站的纬度最高,结合选项。
故答案为:(1)B;(2)C;
【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科学考察最好在12月到第二年的2月你。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南极四周分布着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20.(淮安)近日,某旅游公司正策划组织“南极旅游”,计划于今年11月份出发前往南极地区。
该公司选择此时间赴南极地区旅游,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11月到次年3月事南极地区的暖季
B. 11月份前往南极地区可以看到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