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系统的 “五项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2
CDR3
CDR2
COOH
铰链区(hinge region)
位于CH1和CH2之间,富含脯氨酸,易发生伸展和一定 程度的移动,便于抗体更好地与抗原结合;而且易被木瓜蛋 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
铰链区
免疫球蛋白的辅助结构
J链(joining chain)
参与 IgA (H2L2)2与 IgM (H2L2)5连接
五、抗原性 六、免疫调节功能
中和作用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溶解抗原靶细胞
调理吞噬作用
ADCC 效 应
NK
ADCC
肥大细胞
I型超敏反应
7-2
免疫球蛋白类别及亚类的特性与功能
Properties of Antibody Classes and Subclasses
IgG
血清中含量最高、半衰期最长的抗体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 “五项基本原则”
1、淋巴细胞和淋巴样器官 (Lymphocytes and lymphoid
organs)
2 、一个克隆,一种受体 (One clone,one receptor
TCR,BCR)
3 、克隆选择与扩增 ( Clonal selection and expansion 特异性)Βιβλιοθήκη 亦不相同。IgG3
IgG4
IgM
分子量最大的 Ig(五聚体,有4个CH结构域)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出现) 初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近期感染的指标 激活补体、裂解细菌、调理吞噬等作用均比IgG更有效 不能通过血管进入组织。 血清IgM是五聚体结构,膜型IgM(serfase IgM,sIgM) 是单体结构。 sIgM 是 BCR。
2)5J 或2)5J
900
+
0
++++
1000
200
120
23
6
6
5
+
0
0
?
0
0
+
+
+++
+
+++
+
+
+
+++
IgD
IgE
和 2 或2
180
0
3
和
2 或2
合, 并具有多种免疫学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也称为免疫球蛋
白(Immunoglobulin,Ig)。包括膜型Ig和分泌型Ig。
分泌型
膜型Ig(BCR)
Ig
是可溶性分子
表达于B细胞表面
存在于免疫血清和分泌液中
是跨膜分子
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 单体或多聚体结构
单体结构
J 链
IIggba
Iga Igb
分泌型抗体与免疫球蛋白
和
2 或2
150
和 2 或2)5SCJ 2 或2)5SCJ
160 或 400
和
不能固定补体
IgE 分 子 的 结 构
抗体类别 重链类别 重链亚类 轻链类别 分子式
分子量(kDa) 固定补体能力 血清浓度 (mg/100ml) 血清半衰期(天) 穿过胎盘 肥大细胞和嗜碱 性细胞脱颗粒 裂解细菌能力 抗病毒能力
调理吞噬
表 7-1 人抗体分子的特性
IgG
IgA
IgM
IgG Fc受体(FcγR):存在于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细胞上。与调理吞噬、ADCC(抗体依 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
IgE Fc受体(Fc R):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 与I型超敏反应有关。
四、通过胎盘和粘膜: IgG 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sIgA能 穿过粘膜。
B 细胞表位
表位
抗
原
抗体
CDR
Ag
IgG CH2区:补体结合点 和通过胎盘的部位。
IgG CH3区:可与单核M 细胞、B细胞、NK细胞、 中性粒细胞上的IgG-Fc受体 结合——调理吞噬、ADCC。
抗体 抗 原 <40nm 抗 原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 酶水解
裂解部位:铰链区二硫键N端侧 裂解片段:2Fab+Fc
7-4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i,IGSF)
结构与Ig相似、 编码基因同源的一群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球蛋 白
(IgM)
蛋白质分子称之。 IGSF成员:
-S-S-
-SS-
Iga/ b
-S-S-
-S-
S-
-S-
S-
C
C
L
L
-S-S-
-S-
S-
-S-
S-
C
C
190
0
0.05
3
2
0
0
0
++++
?
?
?
?
?
?
7-3
抗体分子的Fc受体 Fc Receptors for Antibody
Molecules
IgGFcFRcγR
IgAFcFRcαR
IgEFcFRcεR
FcγRІ CD64
FcγR П CD32
FcγRШ CD16
IgG Fc受体
1、FcγRⅠ:高亲和力受体。 (CD64) 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制作
Copyright 2002
1、抗体分子的多样性及其结构(掌握) 2、抗体分子类别及亚类的特性(掌握) 3、抗体分子的Fc受体(掌握) 4、免疫球蛋白分子超家族(了解) 5、免疫球蛋白基因及其重排(熟悉) 6、B细胞发育(熟悉)
抗体(antibody,Ab)——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
分泌 链
J 链
IgD
1、血清IgD含量低。
2、膜型IgD存在于成熟B细胞
表 面 , 为 BCR ,是 B 细 胞 成
熟的标志。
IgD 分 子 的 结 构
IgE
血清含量最低
IgE没有铰链区,有4个CH结构 域(CH1~4)
CH2、CH3能够与肥 大细胞和 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 结合,介导Ⅰ型超敏反应。与抗 寄生虫感染有关。
4 、克隆清除与自身耐受 (Clonal deletion and self-olerance
耐受性)
5、抗原处理和递呈 (Antigen processing and presentation
MHC)
获得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三个代表性受体 (Three Representatives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 SP)
粘膜上皮细胞分泌 保护 sIgA不被蛋白酶降解 介导IgA的转运
J 链
分泌链 J链
单体、二聚体、五聚体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结构域)
Ig分子通过链内二硫键折 叠或若干个能行使特定功能 的球形单位,每个球形单位 为一个功能区。
L链:VL区、CL区 H链:VH区、CH1区
receptors )
MHC Antibodies(BCR) TCRs
三个话题(Three Topics) 多样性(Diversity) 特异性(Specificity) 记忆性(Memory)
第七章 抗体分子、抗体基因重排和B细胞发育
Antibody Molecules, Their Genes Rearrangement and B Cell Development
抗体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明治样”立体结构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
HVR3
150
Variability Index
100
HVR2
HVR1
50
FR1
FR2
FR3
0
25
50
75
Amino acid residue
框架区(Framework,FR)
FR4 100
决定簇互补区
7-
1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四肽链结构
NH2(N端)
由两条相同的轻链 (Light Chain)和两条相同 的重链(Heavy chain)通 过链间二硫键连结形成。
COOH (C端)
轻链和重链
轻链(L链)
κ链
λ链
轻链决定型别
κ型
λ
型 正常人κ:λ≈2 :1
重链(H链):根据其抗原性的差异,人类Ig的H链分为
• Fab (fragment antigen binding) – 可与抗原结合的片断 – 抗原结合价 = 1 – 结合抗原后不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 – 特异性由 VH 和 VL决定
Fc段( fragment crystallizable) 可结晶片段
多种生物 学功能
胃蛋白酶水解
F(ab´)2 pFc´
(complementarity-determinant region, CDR )
抗体与抗原决定簇结合 的位置,又称为决定簇 互补区(CDR),也是 抗体分子的独特型决定 簇(Idiotypes of antibody molecules,Id) 的主要 存在部位。
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
HV4
CDR1
体内最重要的保护性抗体 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对新生儿抗感染起重要作用 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具有多种功能:①结合、凝集抗原②中和细菌毒素、 中和病毒③激活补体④调理吞噬⑤能与SPA结合
IgG 分 子 的 四 种 亚 型
IgG1
IgG2
四种亚类的IgG
分子在血清中的
浓度不同,所发
挥的生物学特性
4、细胞因子受体。
CD 4
V
-S-S-
-S-
S-
-S-
S-
CD2
CD
S-
C
-S-
3
g
d eV
2
-SS-
-SS-
-SS-
C
CC
C
C
-S-
S-
2
22
2
2
-S-
S-
Ig 受 体
V
S-
S-
V
S-
S-
CD
V
8
V
-SS-
-SS-
V
V
C
2
-S-S-
S-
-S-
-S-
-S-
L
L
-S-S-
-S-
-S-
S-
C
S-
C
L
L
-S-S-
TCR
-S-
S-
-S-
S-
V
V
-S-S-
C
C
-S-
S-
-S-
S-
L
L
-S-S-
MHCI
MHC-II
-S--S-
-S--S-
b2
C
Cm
-S-
S-
-S-
S-
L
L
-S-S-
C
C
-S-
S-
-S-
S-
L
L
-S-S-
1、BCR、TCR、 MHC
2、粘附分子、
3、Ig受体,
链
链
重链决定Ig类及亚类
链
链
链
IgG IgA IgE
IgM IgD
可变区和恒定区 (Variable region and Constant region)
可变区(V区):氨基酸种类、 排列顺序差异较大,构成抗体 的多样性。
V区:VL、VH
恒定区(C区) 氨基酸种类、排 列顺序恒定
C区:CL、CH
IgM
抗
分 泌 型 IgM
IgM
体
结
构
膜 型 IgM
sIgM
J链
IgIgba
Iga Igb
No activation
Activation
IgA
有两型:血清IgA(单体)和分泌型IgA(二聚体)。
分泌型IgA:①由两个IgA单体与J 链和 分泌片结合而成二聚体结构;②是人体外 分泌液中的主要抗体; ③由黏膜相关淋巴 组织(MALT)产生,对防御病原微生物入 侵起重要作用,又称为局部防御性抗体。 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 Immunoglobulin and Antibody )
阳极
阴极
免疫血清中的抗体
白蛋白 球蛋白
a
1 a2 b
γg
a
对健康人用疫苗 进行主动免疫
a: 免疫前血清
b
b: 免疫后10天血
清
c
c: Bruton 病患者血
清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 及其多样性
Basic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Antibody Molecules
CH2区 CH3区 CH4区(IgM、 IgE )
功能区的作用
V区
C区
VL+VH功能区: 抗原结合部位(2个)
CL和CH 区:具有同种 异型抗体的遗传标记。 (2个)
CH2区:IgG的补体结 合点和通过胎盘的部位
CH3功能区:是Ig与 其Fc受体结合的部位 (固定细胞)
VL+VH功能区:抗原结合部位
2、FcγRⅡ:中亲和力受体。 (CD32) 分布较广。
3、FcγRⅢ(CD16):低亲和力受体。分布于NK 细胞、巨噬细胞。
IgG Fc受体与IgG Fc 结合,能够调理吞噬,介导 ADCC效应,捕捉抗原和清除免疫复合物。
FcαR : CD89
• 分布:吞噬细胞、某些T、B细胞亚群
• 中亲和力受体
• 功能:介导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 以
及ADCC作用
FcεRІ
• 是IgE高亲和力
受体,表达于肥大 细胞和嗜碱性粒 细胞表面。
•传递信号,介导I 型超敏反应
与IgE重链 CH3结合 放大信号
信号转导
FcεR
FcεRП
(CD23)
低亲和力受体。 分布较广。
是B细胞生长 因子受体,有 促进B细胞增 殖分泌 IgE 的 作用。
裂解部位:铰链区二硫键C端侧 裂解片段
F(ab ´)2 :①具双价抗体活性
F(ab´)2+pFc ´
②能形成凝集或沉淀反应
③生物制品应用
pFc ´:无生物学活性的小碎片。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外毒素、病毒,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 二、激活补体 ,发挥溶细胞活性 三、亲细胞性(固定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