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小口运动杯-2023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小口运动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不锈钢运动水壶的术语和定义、规格及功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材质为不锈钢的真空运动水壶,用于14岁以上人员适用的运动水壶。
本标准不适用于盛装碳酸等含气饮料的运动水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30230运动水壶的安全要求
GB/T40355不锈钢真空保温容器
3术语和定义
GB/T40355和GB/T3023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规格及功能
4.1规格
产品规格以公称容积表示,单位为升(L)或毫升(mL)。
4.2功能
4.2.1壶口应在设计中采用在运动过程便于饮用的结构。
4.2.2对特殊项目运动用的水壶应符合运动项目特点,如:
——自行车项目用运动水壶壶盖可单手开启;
——登山运动时,低温下水冻结,运动水壶不会破损、变形等。
5技术要求
5.1.1产品表面应清洁,无明显划痕。
手可接触部位应无毛刺。
5.1.2焊接部分应光洁,无气孔、裂缝、毛刺。
5.1.3镀层不应露底、起皮、生锈。
5.1.
5.1外观
4印刷文字和图案应清晰完整。
5.2材料
5.2.1
内胆及附件材料
产品内胆及与液体(食品)直接接触的不锈钢附件应选用GB/T 3280中规定的12Cr18Ni9、06Crl9Nil0牌号奥氏体型不锈钢材料,或耐腐蚀性能要求不低于上述规定牌号的其他不锈钢材料。
5.2.2
外壳材料
产品外壳应选用GB/T 20878规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材料。
5.2.3
辅助材料
产品杯身(壶身、瓶身)以外所选用的辅助材料应符合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
5.3
容积偏差
产品容积偏差应在公称容积的±5%以内。
5.4
保温效能
产品的保温、保冷效能应不低于GB/T 40355的相关要求。
5.5
稳定性
产品按6.6要求试验后,不应倾倒。
5.6
耐冲击性
产品按6.7要求试验后,应无裂纹和破损现象,同时保温效能还应符合5.4要求。
5.7
密封性
按6.5试验后应无热水渗漏。
注:采用非螺纹旋合结构密封的产品不作密封性要求。
5.8密封用部件及热水异味
按6.6试验后,密封用部件和热水应无明显异味。
5.9橡胶制件耐热水性
按6.7试验后,橡胶制件不应发黏,外观应无明显变形。
5.10手柄和提环安装强度
按6.8试验后,手柄和提环应无损坏。
5.11背带、吊带强度
按6.9试验后,背带、吊带及连接处不应有滑脱、断裂现象。
5.12涂层附着
水壶外壳漆涂层应具备一定附着力。
按6.10试验后,涂层应保留92个以上的棋盘格数。
5.13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附着
按6.11试验后,水壶表面印刷的文字、图案应无脱落。
5.14密封用盖(塞)的旋合强度
按6.14试验后,产品盖(塞)应不滑牙。
注:采用非螺纹旋合结构密封的产品不作旋合强度要求。
5.15微生物
水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数、致病菌应符合GB/T30230的要求。
5.16理化指标
水壶的不锈钢材料应符合GB4806.9规定的理化指标要求。
5.17抗跌落
按6.18试验后应无破裂、漏水,不影响正常使用。
5.18低温
按6.19试验后,应无破裂、变形。
6试验方法
6.1试验准备
6.1.1试验设备及工具按照GB/T40355规定进行准备。
6.1.2保温效能试验应在(2±2)℃下进行。
其他试验项目如无特殊规定的,在(23±2)℃下进行。
6.2外观
通过目测及手触摸进行检验。
6.3材料
6.3.1不锈钢材料成分按照GB/T40355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规定方法进行试验。
6.3.2仲裁时采用GB/T40355的方法。
6.4容积偏差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5保温效能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6稳定性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7耐冲击性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8密封性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9密封用部件及热水异味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0橡胶制件耐热水性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1手柄和提环安装强度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2背带、吊带强度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3涂层附着力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4密封用盖(塞)的旋合强度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5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附着力
按GB/T40355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6微生物
按GB/T30230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7理化指标
按GB4806.9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8抗跌落
按GB/T30230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6.19低温
按GB/T30230相关要求进行试验。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按GB/T2828.1的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按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计算。
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检验水平(IL)及接收质量限(AQL)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出厂检验项目及判别
序号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水平
(IL)
接受质量限
(AQL)
1保温效能
A 5.4 6.5
S-2 4.0
2密封性 5.7 6.8 3密封用盖(塞)的旋合强度 5.14 6.15
4密封用部件及热水异味
B 5.8 6.9
S-2 6.5
5涂层附着力 5.12 6.13 6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的附着力 5.13 6.14 7抗跌落 5.17 6.18
8外观
C 5.1 6.2
S-210
9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
7.3型式检验
7.3.1检验前提
产品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一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d)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国家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3.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全部内容。
8标志、标签、使用说明
8.1标志
8.1.1产品的明显位置上应有永久性的标志:生产者名称或商标。
注:不锈钢真空构件除外。
8.1.2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有如下标志:
a)商标;
b)产品名称和公称容积;
c)产品内胆、外壳及与食品直接接触的不锈钢附件材料的不锈钢类型及牌号;
d)保温效能;
e)执行产品标准编号和名称;
f)生产者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
8.1.3包装箱上的贮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并应有如下标志:
a)商标;
b)产品名称和公称容积;
c)执行产品标准编号和名称;
d)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e)出厂年月;
f)数量;
g)净重、毛重、体积(长×宽×高);
h)怕雨、向上、易碎物品标志。
8.2标签
产品标签应有如下内容:
a)商标;
b)合格证(字样)及检验员(签名或代号);
c)生产日期;
d)生产者名称、地址。
8.3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a)“使用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字样;
b)使用说明;
c)警示用语;
d)注意事项;
e)执行产品标准编号和名称;
f)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9包装、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9.1.1产品包装应干燥、完整、清洁,附有使用说明书、合格证。
9.1.2产品采用瓦楞纸盒包装应符合GB/T6543的规定。
9.2运输
9.2.1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掷、翻滚和踩踏。
9.2.2运输途中应谨防受潮、挤压及雨淋。
9.2.3严禁与腐蚀性物品同时装运。
9.3贮存
9.3.1产品应存放在通风、无腐蚀性物品和气体、相对湿度小于85%的库房中。
9.3.2产品存放离墙距离保持在200mm以上,离地面距离保持在100mm以上,堆高不超过3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