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缺铁性贫血(ICD10:D5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主编陆再英、钟南山;定义:指各种原因造成的体内储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的低色素性贫血。
1、ID:
①血清铁蛋白<12ug/L;
②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少于15%;
③血红蛋白及血清铁等指标尚正常;
2、IDE:
①ID的a+b;
②转铁蛋白饱和度<15%;
③FEP/Hb>4.5ug/gHb;
④血红蛋白尚正常;
3、IDA:
①IDE的a+b+c;
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
MCV<80fl,MCHC<32%;
4、病因诊断:只有明确病因,IDA才可能根治,有时缺铁的病因比贫血本身更为严重。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根除病因;
2、补足储存铁;
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选择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平均 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缺铁性贫血(ICD10:D50.9)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3、性别年龄不限。
六、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大便集卵;
2、住院生化常规;
3、免疫常规;
4、血型鉴定;
5、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蛋白;
6、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7、B超(肝胆脾胰、妇科);
8、准备骨髓检查,签署“骨穿等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9、准备胃镜、肠镜检查。
七、选择用药(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
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
2、补铁治疗:治疗性铁剂首选口服铁剂;复方硫酸亚铁颗粒1~2片/天,或者多糖铁复
合物0.15~0.3/天;VitC可增强铁剂的吸收;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在血红蛋白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BCA+网织红细胞
九、出院标准:Hb>80g/L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并发症):
1、可能出现严重贫血或者合并严重感染;
2、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缺铁性贫血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缺铁性贫血(ICD:D50.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9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