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7章有机化合物实验活动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 缓慢
钠的位置 及状态
其他 现象
产物
所得溶液 的性质
浮在水面上,熔 成小球,四处游 动
发出 “嘶嘶” 声
氢氧化 钠、氢气
呈碱性,加入 酚酞溶液显 红色
沉在乙醇底部, 以固体形态存
在,当反应剧烈 时上下浮动
不发出 声音
乙醇钠、 氢气
呈碱性,加入 酚酞溶液显 红色
2.如何设计实验将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分离开? 答案:先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置 于蒸馏烧瓶中,温度控制在乙醇沸点,将乙醇蒸出,再在烧瓶内 加足量稀硫酸,温度控制在乙酸的沸点,将乙酸蒸出。
实验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 加入0.5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再加入几片碎瓷片。在另一 支试管中加入3 mL饱和Na2CO3溶液,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 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方约0.5 cm处,注意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并停止加热。振荡盛有饱 和Na2CO3溶液的试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3.乙醇与浓硫酸及乙酸混合时,为什么要慢慢将浓硫酸加入 乙醇中,并振荡试管?能否将乙醇加入浓硫酸中?为什么?
答案: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类似于浓硫酸与水混合,会放出 大量的热,如果速度过快,会使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而暴沸,故应 慢慢加入,且边加边振荡试管。不能将乙醇加入浓硫酸中,因 为乙醇的密度小于浓硫酸,乙醇加入后会浮在浓硫酸的上层, 容易产生暴沸。
(二)实验原理 “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分析乙醇、乙酸的结构预测乙醇、乙 酸的性质,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三)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 胶塞、铁架台、试管架、酒精灯、火柴、碎瓷片。 乙醇、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铜丝、澄清石灰 水、石蕊溶液。
二、探究过程 (一)乙醇的性质 1.实验步骤。 实验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无水乙醇,观察其状态,闻 其气味。 实验2:点燃酒精灯,在其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 实验现象,迅速正立后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活动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一、实验准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乙醇、乙酸主要性质的认识。 2.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熟练掌握利用简单实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及相关实验 操作,提高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4.提高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5.养成类比分析的科学习惯。
实验结论
答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实验时要迅速插入乙醇中。 (2)要使用冷而干燥的烧杯。
(二)乙酸的性质 1.实验步骤。 实验1: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 mL乙酸,观察其状态,闻其气 味。 实验2: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乙酸,分别滴加石蕊溶液、 碳酸钠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2.数据处理。 (1)实验现象: 实验 实验 1
实 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 验 2 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实验 3
实验现象
(2)结论: 实验 实验 1 实 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 验 2 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实验 3
答案:略。
实验结论
3.实验注意事项。 (1)在制备乙酸乙酯实验时,末端导管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 溶液中。 (2)在制备乙酸乙酯实验时,试剂的加入顺序是先加乙醇再 加浓硫酸和乙酸。
实验3:向试管中加入3~4 mL无水乙醇,将试管浸入50 ℃左 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将铜丝在酒精灯上 灼烧,然后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操作几次,观察并感受铜丝的 颜色变化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2.数据处理。 (1)实验现象: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2)结论: 实验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三、思考与交流
1.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有何不同?列表比较。
反应
剧烈 程度
钠的位置 其他 及状态 现象
产物
所得溶液 的性质
与水 反应
与乙醇 反应
答案:由于水比乙醇更容易提供氢离子,且密度
ρ(水)>ρ(钠)>ρ(乙醇),故金属钠与水和乙醇反应的现象不同。
反应
剧烈 程度
与水 十分 反应 剧烈
与乙 醇 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