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 第11章 学习与个体发展)【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学习与个体发展
一、选择题
1.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理和预期,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生成更丰富的理解。

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

[2007年全国统考]
A.同化
B.顺应
C.平衡
D.重组
【答案】A
【解析】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建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来实现的。

同化是指学生利用相关的原有认知经验对新信息进行解释,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并生成更丰富理解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存在偏差或完全对立时,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有观念或完全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的过程。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的不断交替出现的过程;重组是指原有经验系统的成分保持不变,但是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

2.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

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2008年全国统考]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答案】A
【解析】同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幼儿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其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月亮是有生命的是幼儿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后获得的,是同化的过程。

3.对于处在正常状态两端的各占3‰~5‰的个体来说,尤其对于有缺陷的儿童或低能儿童来说,()因素决定着他的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真题]
A.环境
B.教育
C.遗传
D.家庭
【答案】C
【解析】遗传素质对人发展影响的性质与其自身是否处于常态有关,大部分人是处于常态的,因此它对大部分人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于处于常态两端的各占3‰~5‰的个体来说,尤其对于有缺陷的儿童或低能儿童来说,常常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

此时儿童关于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2009年全国统考]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使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图式表征的是对某个主体的知识所具有的综合性质,通常组合了概念、命题和表象;产生式是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5.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2010年全国统考]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图式、同化、运算、成熟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

他认为,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①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②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③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6.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乌申斯基
B.赞科夫
C.维果茨基
D.柯尔伯格
【答案】C
【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7.关于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发展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长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答案】A
【解析】关于心理发展的因素,皮亚杰提出四个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②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的作用;③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④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8.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B.现有的发展水平
C.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答案】A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科学概念。

最近发展区是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9.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B.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C.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教学
D.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答案】D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10.在皮亚杰看来,当儿童不能使用抓握获得床远端的玩具时偶然拉动床单拿到玩具,从而学会了拉动这一动作,使儿童获得新的发展的认知机能是()。

A.同化
B.建构
C.顺应
D.运算
【答案】C
【解析】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适应获得图式的发展,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技能。

①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②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儿童通过形成新的图式,即拉动这一动作,而拿到玩具,获得新的动作技能,这是顺应产生的结果。

11.下面各种观点维果茨基没有详细阐述的是()。

A.认知发展是内化的过程
B.儿童的自言自语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C.工具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D.练习与习得经验在认知发展中非常重要
【答案】D
【解析】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论述了工具在人类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在社会交往中认知发展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认为自言自语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认知发展内化过程的一个中间步骤。

皮亚杰详细论述了练习与习得经验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