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十三校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最新版 2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十三校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一)地月系位置如图,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上地月系位置,有关月球的叙述有可能的是()A.子夜时分月球升出地平线B.日期为朔望月的农历初七
C.月球西半球明亮,为下弦月D.仰望天空,月球位于太阳的东侧
2.图上时刻,在海滨观看日出的人们过后将遇到现象()A.海水将涨潮,且涨至最高潮位B.海水将退潮,且退至最低潮位
C.海水将涨潮,且涨至最小潮位D.海水将退潮,且退至最高潮位
(二)下图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3~4题。

3.若A与B的时差与B与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A.早1 2小时B.早8小时C.晚1 2小时D.晚8小时
4.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升高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三)下图是是我国西南地区高原与地貌的形成发展简史,读图回答5~6题。

5.从4张图片表示的变化过程可以确定,西南地区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中()A.由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B.由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
C.内外力共同作用D.后期以内力作用为主
6.在图④中,钟乳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四)下图为某大洋东岸大陆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

回答7~8题。

7.正确反映左上图沿EF 线所作地层剖面示意图,以及相关叙述是 ( )
⑤ 向斜构造 ⑥ 背斜构造 ⑦ 山岭地貌 ⑧ 山谷地貌
A .④⑥⑧
B . ①⑤⑦
C .②⑥⑦
D .③⑤⑧
8.若丙地区终年受西风控制,则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 .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的季节变化更小 C .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更丰富 D .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五)2012年6月24日,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有关马里亚纳海沟形成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 )
10. 海沟以东是马里亚纳群岛,从地理位置判断有关该群岛气候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A .夏秋季热带气旋影响大 B .东岸比西岸降水量多 C .全年高温 D .全年各月降水较均匀
(六)下图是大气高空某层大气气温为3°C 的等温面上的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 )。

读图回
① ④ ② ③
A
B
C
D
答11~12题
11.根据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唯一可以确定该图大气高空某层下方的近地面状况为()A.①为陆地,④为海洋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C.①为海洋,④为陆地D.①为郊区,④为城区
12.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为21.5°C,则飞机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中,飞机最颠簸的是()A.①B.②C.③D.④
(七)下图中①~⑦为某月北纬30°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所示季节,①地的总体天气特征是()A.多低温晴朗天气B.多高温阴雨天气
C.多高温干燥天气D.多温和多雨天气
14.此时⑥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八)等值线是表达地理知识的重要形式之一,下图为河流流域的等流时线(流域上各点的雨水汇成河流的速度有快有慢,雨水汇成河流的时间也有长有短。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各点雨水流到河流的河口所化时间相等的等值线)。

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A.西北向东南B.东南向西北C.东北向西南D.西南向东北
流域范围
等流时线(小时)
16.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缓的地段为()A.S4B.S3C.S2D.S1
(九)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若AB线是30°纬线,则这个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18.若AB线是30°纬线,丙洋流分别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其名称分别是()
①秘鲁寒流②加利福尼亚寒流③本格拉寒流④阿拉斯加暖流⑤西澳大利亚寒流
⑥季风洋流⑦千岛寒流、⑧墨西哥湾暖流
A.②⑥⑧B.①③⑤C.①④⑥D.③⑤⑧
(十)读“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模式图”和“我国东部某市2000 -2008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完成19 ~20题。

19.左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模式,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则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A.①B.②C.③ D.④
20.右图显示的时段内,我国东部某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2003 年B.2005 年C.2007 年D.2008 年
(十一)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读“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路径”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完成21~22题。

21.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65人均GDP值比2005年人均GDP值略多
22.按照世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划分,我国城市化属于图中的()A.I 型 B.II 型 C.III 型 D.IV 型
(十二)下图是泰国、乌克兰,两国生产和输出粮食较多,读图,回答23~24题。

23.泰国、乌克兰两国各自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水田农业、游牧畜牧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牧场畜牧业D.水田农业、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24.与泰国农业相比,乌克兰农业生产具有()A.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B.耕地单产高
C.农业生产规模大D.水热条件更优越
25.乌克兰所属文化圈()A.具有乳畜生产文化,使用刀叉B.居民广泛信奉东正教
C.典型服饰为西装,西欧文化圈D.语言为拉丁语系
(十三)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26~27题。

26.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A.T0年工业基础雄厚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7.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十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取得新的突破,保障了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安全可靠,也带动了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在产业生产和资源开发中更广泛的应用,完成28~30题。

28.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那一类现代技术()A.GPS B.RS C.GIS D.3S
29.地理信息技术实时监测水稻病虫害灾情,并及时作出灾情预报所运用是()A.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 20% 92% 79% 80% 95%
30.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二、综合分析题(90分)
(十五)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DP与DQ表示锋面,BC线为晨昏线。

回答下列问题。

(21分)
31.大气气压分布是季节性变换的,图中气压分布状况,是典型的__________月气压分布状况,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_____________风。

图上E地此时的天气状况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地气压中心的气压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帕。

(4分)
32.图中DP为 _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图中BC线实为 __________线。

若此时BC 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为20°,太阳直射纬度是_____________,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33.比较此时A与N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简析途中遇到的天气系统以及天气变化过程?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1分)
材料一 2012年6月21日中国南海永兴岛设立三沙市,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南海各大群岛、岛礁有关领海的控制,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对南海及其附属岛屿、岛礁及有关领海的行政管理与控制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增强了更为有利的法理依据。

三沙市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是中国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

岛上先后建有办公楼、邮电局、银行、商店、气象台、海洋站、水产站、仓库、发电站、医院等生产和生活设施。

岛上还建有环岛公路、2400米的跑道可起降波音737客机机场、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的码头,有班机、轮船通海南岛。

材料二 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

南海作为世界第三大的陆缘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千米的浩瀚海域;在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散布着大小200 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

南海与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三 左上图是南海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

左下图是三沙市区(永兴岛)简图,右图是三沙市地理示意图
马来西亚 文莱
马来西亚
文莱 越南
(经济活动)
产品 的需 求设 计与 规格 整合 关键 零部件的设计加工 一般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与测试
物流 与供应的统筹管理 自有
品牌的市场开
拓和营销管理 35.三沙市属于我国___________省管辖,该市的行政管理区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群岛及海域。

(4分)
36.三沙市主要城市职能是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中心;三沙市城市空间分布结构偏移
在岛的______________侧,这是因为受到自然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和社会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叠加的双重影响。

目前三沙市农业产业结构中,偏重于发展_______________业,将来可以加强发展与之配套的加工工业,此类加工工业的主导区位条件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7.左上图中,字母A 、B 分别表示的地形名称,A 是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

南海海域的夏秋季经常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灾害。

(3分)
38.简述图中三沙市的地理位置特征及意义。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太湖平原简图
材料二 右图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示意图,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而中心城市往往位于产业分工链的顶端。

材料二 太湖平原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高铁、高速公路为主的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1 3.71 14.83 4.09 1982 6052.11 5.55 15.82 3.91 1990
6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438.07 8.76 41.49 3.23
39.材料一中所示地区为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群。

依据材料二,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优势经济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0.该城市群拥有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简述形成“3小时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根据材料四,说明江苏省47年来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城市化年平均速度,并概括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特点,和家庭规模变化特点及原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3分)
材料一非洲赞比西河流域8国80%人口依赖农业,仍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近年来,中国
与赞比西河流域各国积极合作,投资建设大量的水利设施,极大解决了旱季的灌溉,使赞比
西河洪泛区的面积大大减少,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同时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大大减少。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18.7 19.0 18.5 17.6 15.9 14.0 13.6 15.2 17.8 19.7 20.0 19.1 降水288.6 233.9 179.6 67.0 10.6 4.1 3.7 1.3 4.0 11.9 74.1 231.0 42.简述马拉维湖的成因。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简述甲地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简述赞比西河ab河段的水文特征,并分析这些水文特征的形成原因。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从土壤、生物、地形三个方面分析赞比西河入海径流量减少对赞比西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读“环渤海经济圈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46.京、津产业转移至渤海沿岸地区,简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环渤海经济圈资源丰富,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区域水环境对环渤海经济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压力,为解除这些压力,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二十)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图中O点是观察者,在O点出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26′,这一天O点的日出是北京时间3:30,日落是北京时间18:30。

(6分)
48.观察者O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上这一时刻,全球各地日期与北京日期相同的范围是从_____________时区到______________时区。

(4分)49.这一天,观察者看到太阳在O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升起,而北京的观察者看到太阳从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落下。

(2分)
(二十一)下图为1736~1998年我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50.归纳我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简述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可以采取的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二”的考生)
(二十二)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52.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______带,它在40°N的高山上的海拔分布高度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3.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4.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5.⑤所在的自然带在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56.从高、中、低纬地带来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_。

(1分)(二十三)桂林市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

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原定位现定位
代表景点三山两洞一条江两江四湖、印象刘三姐、漓江、乐满地主题公园
游览形式观光观光、休闲、度假、探险、体验、修学、科考等
宣传口号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57.读图1、图2,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

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届十三校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A 8.D 9.A 10.D 11.D 12.A 13.C 14.A 15.B 16.A 17.B 18.B 19.D20.D 21.B 22.C 23.D 24.C 25.B 26.C 27.B 28.A 29.B 30.D
(十五)(21分)
31.1月(1分)西北或偏北(1分)寒冷干燥(冷而晴或气温低天气晴朗)(1分)995~1000百帕(1分)
32.冷锋(1分) 晨线(1分)20°S(1分)从赤道向北递减到70°N(1分),赤道最大为70°,70°N为0°(1分)
33.N地比A地风力大(1分)N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1分),水平气压梯度大(1分);
并且N地位于海洋,A地位于大陆,N地海面摩擦力比A地陆地面摩擦力小(1分)34.当海轮从M点航行接近DP冷锋时(1分),出现偏西风向的大风、雨雪天气(1分);
海轮航行走过DP冷锋后,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1分),风向逐渐转为西南风向(1分);海轮接近DQ暖锋时(1分),出现云层增厚,伴有西南风向的大风(1分);海轮航行过DQ暖锋后,出现气温下降,气压上升,连续性降水(1分),风向逐渐转为东南风,天晴转晴(1分)。

(十六)(21分)
35.海南(1分)中沙群岛(1分)西沙群岛(1分)南沙群岛(1分)36.政治(1分)西南(1分)深水港(1分)海洋交通(1分)渔业(1分)接近原料产区(1分)
37.大陆架(1分)大陆坡(12分)台风(或答:热带风暴)(1分)
38.位置:我国南海的西(西北)部的海岛城市(1分);位于中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北侧(1分);
海南岛的东南(1分),东与菲律宾隔海相望(1分),西隔南海与越南相望(1分),南与马来西亚、文莱隔海相望(1分)。

(任答二点)
意义:是我国最接近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行政管理机构(1分);明确我国对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拥有的主权(1分)。

有利于保障我国南海及其附属岛屿、岛礁及有关领海的行政管理与控制(1分);有利于我国管理和开发南海海洋资源(石油资源、渔业资源)(1分);有利于保护南海海洋环境(1分)。

(任答二点)
(十七)(12分)
39.长江三角洲(1分)产品的需求设计与规格整合自有品牌的市场开拓和营销管理40.平原地形,地势平坦,自然条件有利于修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1分);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城市密集、人口众多(1分),城市间人员和经济往来频繁,社会经济条件满足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发展需求(1分)。

41.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73% (1分)(7438.07 -3767.29)/3767.29/47=0.02073=2.073% 年平均城市化速度:3.845% (1分)(41.49-14.78)/14.78/47=0.03845=3.845%
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在1990年后进入老龄化阶段(1分),老龄化速度加快(1分);
家庭规模持续变小(1分),因为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分)
(十八)(13分)
42.断裂陷落(或地质构造湖)(1分)
43.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年较差小(或者终年温和,年较差小)(1分);虽然地处热带,但海拔高,所以夏季不热(1分);冬季受马拉维湖水温调节,降温缓和,所以冬季不冷(1分)
44.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流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无结冰期;(任答3点,3分)
形成原因:在ab河段,河流流经相对高度差小的地势平坦的高原地区;ab河段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补给以降水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地处低纬,海拔高度不够0°C等温线,所以无结冰期。

(任答3点,3分)45.土壤: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降低生物多样性;地形:入海流量减少,携带泥沙量减少,导致河口三角洲沉积面积萎缩;(3分)
(十九)(8分)
46.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乡村地区城市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任答3点,
3 分)
47.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宣传节约用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农业生产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工业生产中充分利用循环水和中水;(任答5点得5分)
(二十)(6分)
48.135°E 40°S;西3区,东12区(4分)
49.东南,西南(2分)
(二十一)(9分)
50.特点: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1分);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1分)原因: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滥垦,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范围扩大,程度加深;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湖沉积明显,河床湖底不断抬高;河湖的蓄洪能力、泄洪能力都下降;使洪涝灾情加重(任答4点,4分)
51.加固堤防;修建分洪、蓄洪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任答3点,3分)
(二十二)(8分)
52.寒带荒漠带(1分) 4 000~5 000米左右(1分)
53.没有(1分)南半球适宜该自然带分布的纬度范围内绝大部分是海洋(1分)
54.温带季风气候(1分)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
55.亚马孙河流域(1分)
56.低纬度(1分)
(二十三)(7分)
57.游客人数持续上升(1分);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1分);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1分);
58.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丰富了审美内容,增加了审美情趣(1分)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观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1分)
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1分)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