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_少年拳(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师一优课材料(6)
授课教师:
授课单位:
少年拳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武术为主教材,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
学习武术的基本组合动作,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
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先由教师示范少年拳(第一套)基本动作,学生进行练习,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自己从电视、生活中了解到的武术动作,并与伙伴进行武术操动作延伸,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
最后,集体练习组合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让他们在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少年拳(第一套)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一节课。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三大目标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三、学生分析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男、女混合分组进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掌握少年拳前两个动作,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协调性,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扬中华武术精神。
2、技能目标:学会少年拳的基本动作,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少年拳的动作。
提高动
作的协调性,柔韧等身体素质,手型、步型到位。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热爱
民族传统体育。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作连贯,出拳准确、蹬踢用力
难点:精、气、神
六、教法与学法
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合作互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来诱导学生积极练习
七、教学设计过程
课前准备→激趣导课→基本功热身→学习动作→游戏玩乐→调节身心
(一) 课前准备:通过提问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武打明星是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激趣导课:教师介绍:武术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介绍武打明星成龙、李连杰等点燃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本功热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做热身运动,达到肌体动员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四) 自主练习、创编动作:分组让学生练习教师示范的武术动作,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平时对武术的所见所闻延伸创编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 结束部分: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师生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在和谐的气氛中放松和调节身心。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武术动作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八、课时教案
学校:班级:三、三授课教师:时间:2018年4月18日课次:第一课时周三
教学设计
本
部
分
8 4、武术操
(一)观看挂图模仿练习
教师示范动作
(二)少年拳(1-2动)
1、预备式:并步抱拳
2、震脚架打
3、蹬踢架打
(三)小组练习
4
组
1
1
1
大
大
小
1、学生看挂图模仿练习
2、教师展示动作
比较区别
重点:动作连贯,出拳准确,
蹬踢有力。
难点:精、气、神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技术
2、学生分组模仿练习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展示评价,教师总结
教法:
1、四个学员一起展示动作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评价,教师总结
1、四组一起做动作
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评价,教师总结
要求:加上嘿、哈再次一起练
习
4、再次练习
▽▽▽▽
▽▽▽▽
▽▽▽▽
▽▽▽▽
▽▽▽▽
▽▽▽▽
▽▽▽▽
▽▽▽▽
☆
队形:四
列横队
队形:四
列横队或
散点
一师一优课材料(5)
学情分析
一师一优课材料(8)
效果分析
课 后 反 思
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1. 提问导入
提问孩子们最喜欢的武打明星是谁?进行导入,接着教师完整示范少年拳第一套动作,接着讲述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瑰宝,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它,把它发扬广大,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成功引起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更好的上好本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2. 与众不同的热身活动
武术的学习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功要求较高,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与众不同的热身活动:主要采用了将口令与绕圈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变了传统刻板的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非常喜欢。
其次,跟随老师模仿做武术操。
针对没有武术功底的学生,本节课武术操部分设计了简单的基本手型和步法的灵活有趣的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模仿练习,学生的模仿能力得到提高。
3观察模仿,自学自练---探究课堂
本课是采用了“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前,教师让学生先预习,分发给学 生武术图片,让学生课前观看、模仿动作,自主学习。
课上,在教师指导帮助
下,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观摩,开展自主练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课后,教师安排课下练习任务,让学生认真复习课上内容,把动作做熟练。
4. 重视游戏的运用
游戏更能激起孩子们的玩的热情,特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更应该边游戏边练习,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本节课,设计了“蛇形绕人接力”游戏,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敢于拼搏的精神。
一师一优课材料(4)
教材分析
一师一优课材料(7)
评测练习
练习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观看武术图片模仿展示和小组中个人展示及集体展示的方式来巩固和评测学生对少年拳1-2节动作的掌握情况。
1.本课是采用了“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
课前让学生学习少年拳1-2节武术图片,通过观看挂图,课上通过1、2、3、4组利用口诀配合模仿,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以此检测学生对少年拳拳1-2节动作的掌握情况。
2.分享研究式练习
学生每两人一组相互学习,互教互助、小组集体学习,组员间相互指导纠正,这种学习模式是对少年拳1-2节动作的研究与探索,更是对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同时评测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个人展示,学生点评,不仅能及时检测学生对武术基本动作的掌握情况、重难点是否突破等,而且教师能及时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以实现全体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乐于分享的品质。
评价等级:
A:完成动作质量高----动作连贯,路线准确,积极学习与探究学习,学习态度认真,进步明显。
B: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动作比较规范,线路较为准确,参与学习比较积极,学习态度比较认真,进步较为明显
C:能完成动作---动作基本规范,套路线路比较准确,参与学习比较积极,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有一定进步。
教学反思
课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