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力支持个人零售贷款业务发展实施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大力支持个人零售贷款业务发展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4月22日全省信贷专题分析会精神,加快个人零售贷款业务发展,推动全行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特制定本《意见》。

一、当前形势
一是收入增长滞后,信贷发展相对薄弱。

ⅩⅩ年一季度,全省信贷业务收入扣除资金成本后仅为2512万元,理论上只完成年初制定的2亿元收入计划进度的一半;二是惧贷心理严重,战略产品趋于边缘。

贷款结余徘徊不前,老客户占比大幅减少,小额贷款业务发展较好的分支行,在信贷产品选择上,也明显倾向于有抵押的个人商务贷款、二手房贷款等,表现出全行范围惧贷惜贷的心理依然较为浓重;三是政策环境有变,发展形势喜忧参半。

一季度,央行实行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信贷市场出现资金趋紧的局面;而我行个人零售贷款产品进入全面开办阶段。

个人商务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二手房贷款等业务已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开。

年内,还将陆续推出林权质押贷款、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全行信贷产品线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同时,今年以来,小额贷款逾期催收取得决定性胜利,更为进一步加快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今年以来央行加大信贷投放指导力度,要求各大商业银行按季均衡发放贷款,也迫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谨慎经营与主动发展的关系,抓住时机,科学举措,积极应对,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全省信贷业务稳步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
加快信贷业务发展是全行第一要务,坚持零售信贷的战略定位是全行立行之本,小额贷款是全行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审慎经营是
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要加强统筹部署,集中资源配臵,全力发展个人零售贷款业务,确保全年信贷业务收入计划的实现。

三、实施目标
全省ⅩⅩ年信贷业务计划实现个人零售贷款结余50亿元,利差收入2亿元。

其中:小额贷款结余16亿元,实现利差收入12600万元;个人商务贷款结余10亿元,实现利差收入2200万元;二手房贷款结余16亿元,实现利差收入2200万元;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结余8亿元,实现利差收入18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00万元。

(一)支行上半年目标任务
1.所有分支行全部开办四项个人零售贷款产品,即小额贷款、个人商务贷款、二手房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个别无政府担保的地区除外。

2.各一级支行二季末小额贷款结余较一季末至少增加200万元。

二季末小额贷款结余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除外。

(二)支行全年目标任务
至年末,中等县支行个人零售贷款规模应达到3000万元以上,即三个“一千万”:小额贷款结余1000万元以上,个人商务贷款结余1000万元以上,二手房贷款和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结余1000万元以上。

四、政策举措
(一)人员政策
1.优先配置。

按照“八用八不用”标准,优先选拔邮储银行基层从业人员中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工作作风顽强的人员充实到信贷岗位,优先选拔新进大学生配备信贷岗位。

其中,审查岗位优先配臵。

2.足额配置。

严格执行赣邮银机编【ⅩⅩ】1号《关于调整各
市分行、县支行信贷业务部机构设臵及人员编制的通知》要求,以文件规定的各级分支机构人员编制、岗位设臵以及信贷人员配臵为最低标准,足额配备各级信贷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

部分管辖支行较多、业务量较大的分行,必须适时增配检查、审查、审批等人员。

3.待遇薪酬。

对信贷人员总体薪酬待遇予以倾斜,及时做好信贷人员等级评定和工资晋级工作。

各市分行要根据信贷人员年放贷金额和管理客户数及时做好信贷人员等级评定和上报工作,经省分行审核批准后,调整相应工资级别。

4.职业激励。

制定信贷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建立信贷人员晋升发展通道,积极鼓励和推荐信贷人员参与岗位升级考试和竞聘。

(1)继续开展全省“优秀信贷员”评选活动。

连续三年评为全省优秀信贷员的劳务工,优先转为合同工。

(2)管户信贷员小额贷款平均余额连续2年达到800万元,且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第三年比照合同工享受待遇。

总行转合同工指标下发后,直接转为合同工。

(3)个人零售贷款业务发展优异的支行长优先考虑提拔任用。

(4)个人零售贷款结余列全省后20位的,支行长原则上不列入后备干部。

(5)至ⅩⅩ年末,小额贷款结余低于600万元,且个人零售贷款结余低于2000万元,且小额贷款结余列全省后10位的县支行,省分行将对相关重点支行进行专门诊断,对县支行行长、分管副行长采取停职、免职、调离等处理。

(二)财务政策
1.成本费用
(1)专项奖励。

省分行每年按照信贷利差收入的1%和信贷业务利润的2%,切块提取奖励资金,用于全省信贷业务发展奖励。

(2)收入返还。

对各分支行实行按当年新增利差收入的20%返还的政策,由省分行统一安排,直接用于支行个人零售贷款业务购臵车辆、设备、改善办公环境等。

此政策一定三年不变。

(3)客户维护。

要注意贷款客户维护,适当予以投入。

(4)绩效兑现。

及时核发信贷人员绩效,保证次月发放。

除提交风险保证金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发或扣除信贷人员绩效。

核算绩效时,对逾期时间在5日之内的贷款不予以处罚。

(5)人身保险。

各县(市)支行每年应为信贷人员定期购买基本人身保险,解决信贷人员后顾之忧。

(6)车辆配置。

2008年信贷业务考核中,全省有71个县(市)支行获得车辆奖励。

此项奖励须于ⅩⅩ年7月底左右逐步到位,指定为信贷部门专用。

今后,省分行还将根据各县(市)支行信贷业务规模发展情况和业务发展实际,合理增配使用车辆。

2.绩效考核
(1)把握两项原则。

按照所有激励政策就高不就低,所有约束指标就宽不就紧的原则,制定信贷人员工资、绩效、质量考核办法等。

(2)实行专项考核。

信贷人员不承担除信贷业务以外其他任何业务的发展任务,如储蓄、保险等,避免出现将贷款发放与发展其他业务挂钩的信贷风险。

(3)保持政策延续。

在遵从总行信贷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基础上,每年根据全省信贷业务规模发展情况和质量状况,对绩效考核政策进行微调,总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三)市场营销
进一步明确小额贷款核心产品地位,加强小额贷款市场营销,同时因地制宜,实现其他信贷产品的快速扩张。

1.实行差异化营销,确保错时交叉发展。

重点围绕区域特点、
特色、特长,实施信贷业务错时、交叉发展。

小额贷款要深入集贸市场、商业中心、街头小巷及县乡镇村,本着客户经营不嫌小、贷款金额不嫌少的原则发展客户,积极打造小额贷款示范户、示范村、示范市场;个人商务贷款要采取集中营销的方式,紧密联系地方商会、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等,重点发展经验多、信誉好、需求大、实力强的专业经营户;二手房贷款要采取专门营销的方式,积极联系地方品牌房产中介,逐步打开个人房屋按揭贷款市场;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要采取对口营销的方式,加强地方政府部门和再就业贷款担保中心的交流走访、信息沟通,建立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争取更大市场份额。

2.组建专门分析团队,加强业务交流指导。

省分行将组建由市分行、县支行业务骨干组成的市场分析团队,紧密结合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微观市场经济变化,积极开展分时间、分地点、分行业的市场分析,指导和促进分支机构信贷业务发展。

同时按月出版《信贷天地》月刊,打造全省信贷业务指导与交流平台。

基于个人零售贷款业务立足于为“三农”服务,在坚持正常小额贷款“三查”的前提下,如有乡镇党委政府、质监部门给予客户筛选等支持的,可加快业务发展进度。

五、明确责任界限,消除惧贷心理
深入学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贷款违规行为责任追究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责任追究规定》),加强自我约束,消除惧贷心理,利用信贷市场政策的变化,以及信贷扶持政策的出台,迅速扩大信贷业务市场规模和影响,确保全省信贷业务收入在5月份后有较大幅度增长。

(一)正确认识责任认定
准确把握《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原则和认定标准,全面掌握责任认定的核心内容和具体要求,尤其是尽职免责条款的内涵和意义。

充分理解总行对信贷业务高风险性和责任认定尺度的认识和把握,重在防范,而非惩处。

具体表现为:
1.高管人员。

主要从管理层面进行责任认定,如选人用人、制度执行、政策落实、合规管理、保证信贷决策独立性、保护信贷人员积极性等,重点考察高管人员是否干涉贷款决策,发生案件隐瞒不报,干扰阻碍案件调查,推卸责任,打击报复,未及时制止和惩处违规行为、认真开展责任追究等,而对具体受限于市场环境变化、客户信用情况、信贷人员技术水平等引发的逾期贷款,不予以责任追究。

2.信贷人员。

主要从操作层面进行责任认定,如道德品质、技术水平、操作规范、制度执行、尽职履责等。

而对由于借款人家庭或经营的企业因不可抗力因素,如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并有当地气象部门证明;动植物疫病,有县级以上植保、兽医等权威机构认定;家庭重大灾难,如火灾、车祸、主要劳动力重病等,且有证明材料,导致借款人不能正常归还贷款本息的,予以免责。

以上规定清晰地表明,总行《责任追究规定》没有完全否定逾期贷款的存在和产生,而是重点追究由恶意主观意识主导,且造成恶劣后果的违规行为,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错误行为。

只要各级高管和信贷人员提高风险合规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规范制度执行与流程操作,就完全没有必要惧怕逾期贷款的出现。

(二)合理运用资产保全
及时将不良贷款移交资产保全部门,减轻信贷人员催收压力。

要着眼于资产保全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选派有良好胜任力的员工开展资产保全工作,制定科学的绩效考评办法。

业务部门要全程参与资产保全过程,积极配合资产保全工作,并对资产保全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贷款呆账必须经过严格的资产保全手段之后,方能核销。

通过以上举措,各级分支机构高管人员和信贷从业人员要进一步
明确尽职免责的规定和要求,消除“风险规避”惧发展的心理,尽快实现信贷业务的恢复性和跨越式发展。

六、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成效
今年是我行信贷新产品不断推出的特殊时期,为加大产品推进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果,监控全省发展进度,省分行将实行直管到县的“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管理链条,以准确判断市场环境变化,及时举措积极应对。

1.指导支持到县支行。

省分行将组建专业分析团队,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与指导,建设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为基层开展信贷工作提供更为直接和有力的帮助和扶持。

2.政策制定到县支行。

省分行制定的一系列扶持信贷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直接惠及县支行,保证政策的准确一致和按时到位。

3.进度跟踪到县支行。

省分行将根据各信贷业务品种的量收完成情况和分类市场变化,以总体实施目标为标准,按月、按季出台指导性计划,围绕月度保季度、季度保年度,科学计划,分类指导,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控制信贷业务量收完成进度,确保信贷业务平稳发展。

本意见自ⅩⅩ年1月1日起执行。

本意见的解释权归省分行信贷业务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