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课件 第10章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习题课件,16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练
2.
202X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由空间段、地面段和
用户段构成。在空间段向地面段传送信息的过程中,主
要依靠(D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激光 D.电磁波
课堂导练
3.光缆通讯的原理:光携带信息从光导纤维(简称 “__光___纤___”)的一端射入后,在其内壁上反复___反__射___ ,直至从另一端射出,从而实现在光能损耗__非__常__少__ 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的传递。光缆中的光纤具有 _传__输__距__离__长_、__高__抗__干__扰____等特性。
课堂导练
8.庞大、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实现 即时可视通话,人类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
课堂导练
9.计算机最大的优点是( A ) A.共享资源 B.增大容量 C.加快计算 D.节省人力
课后训练
10.【202X·凉山改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手机5G通讯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光纤通讯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传递信息 C.“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是一颗地 球同步通讯卫星,它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
课后训练
11.(1)在中国武汉的某家庭正通过电视机收看庆祝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若用来传输信号的卫 星离地面高度为3.6×104 km,则信号送到这个家庭的 电视机中约需要多长时间? 【思路点拨】卫星电视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电视台 发射信号→卫星接收并转发→电视接收。可见,卫 星通讯时信号传递的路程是卫星离地面高度的2倍。
课堂导练
6.【新题】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实现在线 教育、视频会议、无线对讲等办公服务,从而避免 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也就避免了病毒感染, 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了( B )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课堂导练
7.物质、__能__量____与___信__息___,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 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_麦__克__斯__韦__通过理论预言了电磁 波的存在;___赫__兹___用实验证实了该预言,并掀开了 电磁波时代的序幕。
JK版 九年级上
第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习题链接
1 见习题 2D 3 见习题 4 见习题 5 见习题 6B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见习题
8
9A 10 C
11 见习题
答案呈现
课堂导练
1.在卫星通讯中,地面站向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电__磁__波___ ;卫星作为__中__继__站__,将接收到的电磁波进行处理, 并发送给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或转发给另一颗卫星 ,从而实现__信__息____的传递。
课后训练
解:信号送到这个家庭的电视机中需要的时间为 t=cs=3.6×31×0140×81m03/sm×2=3.36××110087mm/×s2=0.24 s。
课后训练
(2)若卫星传输的电视信号的频率为500 MHz,则所使用的 电磁波的波长是多少?
解:电磁波的波长 λ=cf=530×01×0180m6 H/sz=35××110088 mH/zs=0.6 m。
课后训练
(3)除上述通讯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将电视信号从 北京传送到世界各地?(列出两种)
解:光纤通讯、移动通讯等。
课堂导练
4.【教材改编题】如图是一段光纤放大图,AO是一束入 射到光纤上的激光,请画出激光在光纤内壁上反射的 大致光路。(完成一次反射即可)
解:如图所示。
课堂导练
5 . 手 机 通 讯 系 统 主 要 由 __移__动__台__ 、 __基__站____ 和 _移__动__交__换__中__心__ 组 成 , 它 们 形 成 了 一 个 数 字 蜂 窝 系 统 。 移 动 台 就 是 手 机 或 车 载 电 话 ,无既线电能波发 射 _________无_,线也电能波接收__基__站______;________是一种 固定的无线电台,可以将接收到的手机信号传递到移 动通讯网,也可以将信号从移动通讯网移传动递交到换手中机心; ____________是整个移动通讯网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