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六
20世纪50名伟大的设计家
威尔德(Henry VandeVelde,1863~1957)威尔德是比利时建筑师、设计教育家,他在德国活动比在本国更有影响,并一度成为德国新艺术运动的领袖,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
他曾在安特卫普和巴黎学画。
1891 年起他在莫里斯影响下转建筑设计。
他在布鲁塞尔的于克勒设计自己的住宅时,为寻求"非装饰形式"提出装饰必须是新颖的,不能因袭历史,还要合乎理性地运用材料,"合理"地应用装饰以表明物品的特色与目的。
1897年,他在德国慕尼里和德累斯顿两地与人合办"工业艺术装饰营造工场",依靠艺术家与手工艺人的合作,开展设计制作。
1900年他应邀任魏玛大公的顾问。
1906年起,由他主办了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包豪斯的前身)。
他还是个设计理论家和教育家,被人称为欧洲大陆的莫里斯。
尽管他曾声称,他所有工艺和装饰作品的特点都来自一个唯一的源泉,即"理性"。
但另一方面又坚持设计师在艺术上的个性,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在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年会上抵制穆特休斯的标准化主张。
这场争论事实上代表了一个世纪以来德国设计美学争论的焦点。
最后穆特休斯不得不屈服,这也说明了他在德国设计界的影响力。
汉宁森(Poul Henningsen, 1894~1967)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出生于奥德拉普,被誉为丹麦最杰出的设计理论家,他曾在哥本哈根的技术学校和丹麦科技学院学习。
1920年,汉宁森成为哥本哈根市独立建筑师,在那昌,他成功地设计了几幢住宅、工厂和两个剧院的室内。
除此之外,他还为几家报纸和期刊撰写文章,为剧院编写滑稽剧、创作诗歌。
由他的文字作品可以看出,他还是一名犀利的社会和建筑批评家。
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获得很高评价,并摘取金牌,这种灯具获得"巴黎灯"的美誉。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八〕4.1.4布吉·穆根森〔BORGEMOGEBSEN,1914-1972〕穆根森是1938年至1941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直截了当师从柯林特,成为柯林特设计哲学最重要的传人之一。
毕业后他曾在建筑师设计事务所工作过,1945年—1947年间曾作为柯林特的助手参与母校的教学,同时开始与汉斯·维格纳的友谊及合作,在一年一度的“木工行业协会展览〞中,穆根森也时常获奖的明星设计师。
1942年至1950年穆根森担任丹麦合作协会家具设计部部长,在丹麦家具走向世界的工程中起过特不重要的作用。
1950年穆根森在哥本哈根开办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同时为国内外许多公司设计家具,其朴实而典雅的设计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受到国内外市场持久的迎接。
“越简单越好〞是穆根森设计理念的一个概括。
它的家具根基上为一般市民家设计的,尤其适合青年人的趣味。
尽管对现代艺术有特别高的品位,穆根森的家具设计根基上取材于最一般的民间家具,在英国温莎椅及美国沙克家具,这些几百年开展成熟的民间家具。
经穆根森再度提炼,竟能再放异彩,深受一大批思想进步而又留恋传统的中产阶级的喜爱。
二战以后,穆根森还担任过多年丹麦建筑研究员的参谋,同许多建筑师、设计师一道开展家具模块化设计的研究,成为这方面的先驱者之一,他研制的贴墙组合框系统同时能适用于卧房、客厅、书房,在市场上销路特不行。
穆根森设计中只用木料做结构件,这对他而言不仅是有传统因素,更重要的还在于生态学上的考虑。
〔图73〕4.1.5穆根斯·库奇〔MOGENSKOCH,1898-1993年〕生于哥本哈根的库奇是柯林特的另一位最有成就的传人。
库奇于1925年毕业于丹麦皇家学院建筑系,随后留校担任柯林特的助手多年,这期间,他于1932年设计的MK折叠椅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
除家具之外,库奇也配合丹麦教堂建筑改造工程设计了许多金银器、地毯和其它纺织品,库奇的作品逐渐成为丹麦学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局部,定期参加“丹麦艺术〞在美国的巡展,引起极大的轰动。
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
一,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荷兰人,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
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
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
简介里特维德一生富于革命性,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风格派”(DeSaijl)运动是几乎与德国包豪斯齐名的现代艺术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多才多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提奥·凡·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著名现代派画家皮尔特·蒙德里安(PietMondrian)和里特维德,其中包括许多当时非常“前卫”并在设计思想上崇尚创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理论家。
风格里特维德极富轰动性的“红蓝椅”系列的首批家具设计首先在“风格派”的专业艺术杂志上刊登出来,立即引起同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后这批作品于l923年又在德国包豪斯展览中亮相,对许多同时代设计师,包括另外几位大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的先锋作用并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6(1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生涯“红蓝椅”仅仅是他丰富多彩的家具设计生涯中的一个开始。
同其他几位经典大师一样,里特维德也始终关注着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以及适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材料的运用。
国际上重要现代家具设计师 五人生平作品
格瑞最富革命性的设计可能是铜漆和银叶装饰的榻,就像一艘 由六条腿撑着的独木舟,取名就是“独木舟” ,这在她的后期室内
装饰上又用全新的形象演绎了一遍。她也为她所有的室内装饰设计 了由抽象图案组成的地毯;这些都是受到非洲和大西洋法国殖民地 传统艺术的强烈影响,这在当时很多美术家的作品,特别是立体派 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生于匈牙利佩奇市 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 在包豪斯学习 任教与包豪斯 柏林开设事务所 瑞士工作,从事家具设计 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任教 入美国籍 迁居纽约 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退休 卒于美国
布劳耶作品 1922年
实木扶手椅
布劳耶作品 1925年
"瓦西里椅子(Wassily chair)"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 的祈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 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 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 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 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里特维尔德于1934年 里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
设计的折弯椅(闪电椅)
的矮柜
二、马歇·拉尤斯·布劳耶
简介:
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 1981年卒于美国 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 国际式建筑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
) (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
布劳耶年鉴:
1902.5.21 1920年 1920-1924年 1924-1928年 1928年 1932-1934年 1937-1946年 1944年 1946年 1968年 1977年 1981年
著名设计师021--汉斯-维纳(世界上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
汉斯·维纳被誉为“当代坐具艺术大师”一生中获得许多奖项。
1951年,1954年获得米兰展金奖
1954年获得北欧最高伦宁奖
1959年获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以及哥本哈根工纳的设计理念渗入了很强的北欧特有的人文精神,他在家具设计和制作上所投入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技能,更有一种精神和情感,细腻的打磨使得木质构件转角圆润,很少有生硬的棱角,使用者在触及时会感觉非常安全、亲近。但他的设计又不仅仅是实用,通过对各部位比例尺度的精确拿捏,他的椅子充满了艺术性,甚至让人愿意站在远处欣赏而不忍落坐,得名于椅子靠背的形态“Y椅”就是这样的,其榉木“Y”形靠背和椅腿,构图异常干练,与藤条编织的实体椅面形成虚实的呼应,同时贴合人体曲线。
无论是“Y椅”还是“椅子”,汉斯·维纳的椅子设计中显然有一种中国灵感。而“中国椅(China chair)”更堪称西方人理解中国精神的典范之作,汉斯·维纳说:一个设计师就是在进行不断地净化工作,把不需要的去掉,只剩最关键的部分。明代家具作为中式家具的最高成就,也正好契合了他对于设计的理解,他以现代主义的理念,在中国明代家具的造型上进一步精练,省略了装饰性部分,保留最精华的造型,并赋予它更多国际化元素。这把椅子最初使用樱桃木制作,弧形的把手和靠背无论整体和细节都用心做到极致,体现了家具的材质美与造型美。他的家具因此成为包括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全世界主要设计博物馆的收藏品。
凡说到中国传统设计,明椅是一个巅峰,此后至今,本土再无花开,开在丹麦。丹麦设计师汉斯·维纳将明椅中的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再生,至今,没有一个外国人也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超越他。
汉斯·维纳2007年1月26号去世,在他92年的一生中,设计了超过500条椅子(500,400,300都有文章说),被称为“椅子的大师”。汉斯·维纳1914年4月2号出生在丹麦乡下Tonder,父亲是鞋匠,从14岁开始他的手艺生涯,在当地作家具木工学徒(英语叫做cabinet making,和工业设计很有渊源关系的词),师从Stahlberg,业余时间他做些木头肖像雕刻,梦想成为木雕师,15岁做了自己的第一条椅子。汉斯·维纳在4年内完成见习期。1932年成为journeyman,并梦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到哥本哈根技术学院学习。1932年至1935年入伍,期间看了哥本哈根木工展(Københavnske Snedkerlaugs),意识到自己在成立自己的作坊前需要深造。1935年汉斯·维纳参加了哥本哈根技术学院(Teknologisk Institut)为期2个半月的木工课程,随后申请进入工艺美术学校。1936年进入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学习,专业也是木工,在学校和Jutlander, Borge Mogensen相识并成为朋友,在后来的1946年到1953年间,他在这所学校教学过。1938年汉斯·维纳首次参加木工展,展出了自己的桌子和椅子,以及为Ove Lander设计的扶手椅。当年著名设计师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在Arhus (阿尔路斯)成立工作室,为建Arhus town hall(阿尔路斯市政厅,丹麦著名建筑),经由汉斯·维纳的老师O. Molgaard Nielsen推荐并允许离学1年,汉斯·维纳到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那里为新建筑设计家具,最初是为Erik Moller和Flemming Lassen的Nyborg Public Library设计家具,期间也被送到Nyborg去处理一些建筑事务。在1939年的木工展上,汉斯·维纳为P. Nielsen设计了餐厅家具,在他完成Nyborg项目前被召回到Arhus参加Arhus town hall项目。在1939年到1942年间,在完成Arhus town hall项目的同时(这些家具由I.C.A Nielsen和Planmobel制造),汉斯·维纳同木工大师,Arhus的Michael Laursen和哥本哈根的Johannes Hansen开始合作。1940年为Michael Laursen设计的摇椅是他第一个批量化生产的设计。1941年的木工展上,汉斯·维纳为Johannes Hansen设计了26个产品的系列,和Planmobel签订了3个系列的设计,为Planmobel做的设计和汉斯·维纳同Arne Jacobsen和Erik Moller的条约产生的冲突,前者只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Planmobel在Arhus的工厂被关闭,汉斯·维纳就在Arhus成为独立设计师。
国际上重要现代家具设计师 五人生平作品
帕米奥疗养院建筑设计总体风格仍属于20 年代严肃的“国际式”,但其中的这件杰出的 家具却已明显表露出北欧学派对过于冷漠的 “国际式”的修正,开始人们感到“国际式” 也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
阿尔托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另一杰出贡献是用层 压胶合板设计出悬挑椅。自马特· 斯坦于1926年设计 第一件悬挑椅以来,钢材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 这种结构的材料,然而到了1929年,经反复实验, 阿尔托开始确信层压板亦有足够的强度用作悬挑椅。
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尔德 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 计构思的设计大师。里特维德 一生中最富于革命性,也是家 具在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 的作品是他于1917-1978年设 计制作的“红蓝椅”,也因此 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 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代表家具作品
里 特 维 尔 计德 的于 红 蓝 椅 年 设
格瑞最富革命性的设计可能是铜漆和银叶装饰的榻,就像一艘 由六条腿撑着的独木舟,取名就是“独木舟” ,这在她的后期室内 装饰上又用全新的形象演绎了一遍。她也为她所有的室内装饰设计 了由抽象图案组成的地毯;这些都是受到非洲和大西洋法国殖民地 传统艺术的强烈影响,这在当时很多美术家的作品,特别是立体派 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阿尔托非常重视家具设计的连续性,他认为一 种设计不可能一次就很成熟,它们总有可改进之处, 至少可以变换成多rtek)专门经销阿尔 托的家具。很多人每次进入其展示厅都能强烈感受 到阿尔托的这种在设计上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其他作品
甘蓝叶花瓶
三腿椅
1902.5.21 1920年 1920-1924年 1924-1928年 1928年 1932-1934年 1937-1946年 1944年 1946年 生于匈牙利佩奇市 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 在包豪斯学习 任教与包豪斯 柏林开设事务所 瑞士工作,从事家具设计 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任教 入美国籍 迁居纽约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
世界现代家具设计师100名(四)8 马歇尔·布劳耶(1902-1981)Marcel Breuer马歇尔·布劳耶1902年生于匈牙利,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及雕刻,1920他18岁时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去维也纳学习,因他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艺术,同年又进入了刚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习,直到1924年。
1925-1928年包豪斯毕业后便接管了包豪斯公司作坊,并成功开发出了知名的钢管椅。
1935年包豪斯解散后侨居英国,继续完成了他以胶合弯曲板为主的系列家具设计,1937年转迁美国,应格罗皮乌斯邀请担任了哈佛大学教授。
1938年与格罗皮乌斯合作在剑桥和麻省开办了建筑事务所,1946年在纽约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
1981年逝世于纽约。
在包豪斯学习期间,使他有机会结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和接触到各种先锋派的艺术观念,在消化吸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在新材料的开发、新功能形态的开发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预订(Slatted)椅是他的典型的第一件现代主义作品,与红蓝椅有着相似的构成手法。
藤编坐面和靠背的悬臂钢管椅是他的成功之作;为康定斯基住所设计的瓦西里椅是现代家具的经典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造型是当时流行的“立体派”、“风格派”和“结构主义”等设计思想综合的结果。
与瓦西里椅同时设计出来的拉西奥沙几也是一件重要的杰作,是最简洁的一件家具。
在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弯曲钢管的成功开发应用之外,他还对其它的家具材料,如铝合金和模压胶合板的探索也卓有成效。
布劳耶在美期间更多的是从事建筑设计,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相对于家具而言,家具设计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几乎更大一些。
9 费尔南多和亨伯托·坎帕纳兄弟Fernanolo & Humberto Campana 巴西家具和产品设计师亨伯托·坎帕纳生于1953年,费尔南多·坎帕纳生于1961年,哥哥亨伯托1972-1977年学习法律,弟弟费尔南多1979-1984年学习建筑设计。
著名家居设计师
1984年,他在毕业前的一次展览中展出他的新作:一把18世纪马车座椅以“创造一个流动的金属形式”为概念, 被改造成了令人惊奇的Lockheed躺椅。 凭着手工打造的银色金属漆与弧形线条,整个躺椅呈现出具有迷幻色彩的流动感。马克· 纽森由此一举成名。
Hans Wegner
Hans Wegner(中文名: 维纳,1914-2007 ),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 维纳 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Hans Wegner (1914-- 2007) 维纳出生于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毕业于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是丹麦乃至世界上20世纪最伟大的家具设计师之一。 他本身就是手艺高超的细木工,因而对家具的材料、质感、结构和工艺有深入的了解。1946~1953年和1938~1942年,他分别在雅各布森和莫勒的建筑师事务所担任家具设计师。 1943年,他与莫根森合作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在他漫长的设计生涯中,最有名的设计量1949年设计的名为"椅"(The Chair)的扶手椅,它使得维纳的设计走向世界,也成了 丹麦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他的设计很少有生硬的棱角,转角处一般都处理成圆滑的曲线,给人以亲近之感。"椅"的设计就是如此,拥有流畅优美的线条,精致的细部处理和高雅质 朴的造型。这种椅迄今仍颇受青睐,成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设计作品之一。维纳早年潜心研究中国家具,1945年设计的系列"中国椅"就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精华,1947年他设计 的"孔雀椅"被放置在联合国大厦。维纳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设计师,一生作品累累。他1959年被伦敦皇家艺术协会授予皇家工业设计师荣誉称号。
蚂蚁椅 这把椅子也是根据其类似蚂蚁的形状而得名的,虽然现在为了更稳定做成了四条腿,但最开始时是设计成三条腿。 Arne Jacobsen的代表作,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
家具设计 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一代 家具设计师
(红蓝椅)
里特维德(荷兰) 布劳耶(匈牙利) 密斯凡德罗(德国) 柯布西耶(瑞士) 阿尔托(芬兰)
(红蓝椅)
(瓦西里椅 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 (巴塞罗那椅) (钢管躺椅) (实木悬挑椅、 派米奥椅)
一、第一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瓦西里椅)
派米奥椅
派米奥椅 密斯凡德罗 .巴塞诺那椅
第二阶段(20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
第二代 家具设计师
丹麦 美国 瑞典
雅可比松、瓦格纳、居尔、 穆根森、库奇
依姆斯夫妇、小沙里宁、伯托埃、尼 尔森
马松
蚂蚁椅 蚂蚁椅
天鹅椅
蛋椅
家具与陈设
模仿
直接模仿 间接模仿
指以某种模仿 原型为参照, 在此基础上加 以变化产生新 事物的方法。
西方20世纪的现代家具
20世纪是人类家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世纪,它所取得的成就超过 了人类以往全部家具的总和。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设计与艺术思潮 的相互融合,这使得家具设计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风格派”、“极 少主义”、“pop艺术”“后现代主义”等艺术思想先后对家具设计产
生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托奈特Fra bibliotek家具与陈设
子宫椅
标题
副标题
标题
副标题
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资料
世界著名家具设计师一、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雅各布森(Arne Jocabsen,1902—-1971)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与设计师,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也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他在建筑、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很深的造诣,并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他的家具作品具有强烈的雕塑形态和有机造型语言,将现代设计观念与丹麦传统风格相结结合,注重材料的应用和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功能设计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使他的家具作品具有非凡、永恒的魅力。
他享誉国际的经典设计有蛋椅、蚁椅、天鹅椅,AJ灯系列等.雅格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1928年从哥本哈根艺术学院毕业。
从1930年至1971年去世,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设计事业。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
概念还加上了雅格布森个人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其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
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从而产生概念与形式。
在雅格布森整体设计观的引领下,丹麦的家具和室内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风格:将形式、用途、施工、材料以及色彩融合在一起,追求一种平衡的效果。
它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便是视觉上的同一性,并以此来确保空间设计简洁纯净的本质.http://www。
zhaozhishi。
com/zonghe/jingdianjiaju/2011-07-29/2693。
html自从雅各布森和Peter Holmblad在1967年共同架构出「Cylinda—Line」不锈钢系列后,即于同年得到ID-PRIZE奖项,而1968年更获得国际设计大奖(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的殊荣,另外美国室内设计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ers)也颁发荣誉国际设计奖项给这位由建筑转为商业创作的奇葩。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二)2010-9-3 14:26:37 编辑:李洪锋来源:浏览量:[785] 2.2维也纳学派的贡献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种似乎是天然形成的艺术设计传统。
这种传统到了19世纪末便形成一股强劲的现代设计之风,无论是维也纳学派还是“分离派”都是有关这一设计思潮的组织表现,他们在欧洲大陆影响极大,尤其对近邻德国更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这个学派在世纪之交同时产生了一大批设计大师,以其既统一于功能主义的创新意味而又能各具特色的多姿多彩的成就,影响着后世许多设计师们,而这个学派的核心及导师就是奥托·瓦格纳(OttoWagner,1841-1918)。
瓦格纳生于维也纳,年轻时分别就学于维也纳工程技术学院、柏林工学院以及更重要的维也纳美术学院,并于1894年成为母校的教授并随后被任命为院长,从而更有效而迅速地在他身边形成一个意识超前的设计流派,其骨干自然都是他的学生,如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1870-1956),库尔曼·穆塞尔(Kolman Moser,1868-1918),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和约瑟夫·奥尔布里奇(Josef 0lbrich,1867-1908)等人,这批大师级学生后来都在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895年瓦格纳旗帜鲜明地宣称要抛弃当时欧洲大陆极为流行的“新艺术风格”,并出版一本名为《现代建筑》的书,反对装饰意味仍很浓重并时常转回历史风尚的新艺术风格,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极为强烈。
瓦格纳本人拥有庞大的设计事务所,兼及建筑、室内、家具以及许多工业设计方面的内容。
瓦格纳的家具设计也同麦金托什一样,主要是为他所设计的建筑室内专门创作的,这其中最为成功也影响最广的当数他1905-1906年为奥地利邮政银行营业厅设计的扶手椅和方凳。
其设计手法具有超前的现代感,其铝合金的包饰件用在结构或使用上非常关键的部位,不仅仅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保护功能。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相关搜索: 家具设计, 主流, 大师, 作品, 思想整整一个世纪就这样飞逝而过,想想在20世纪如此丰富多彩的现代家具设计的舞台上,竟然没有中国人的一席之地,不免伤感了一阵。
好在刚刚完成初稿的博士论文《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为自己勉强挣回一点自尊,证明中国的设计文化绝非一无是处。
更有许多位设计大师坚定地认为,21世纪的设计舞台上一定会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
感动之余,又突然茫然起来:中国设计师在下一个世纪凭什么去“展现中国设计的显著地位”呢?我们确实有非常优秀的设计传统,但中国人自己不会"使用"它们;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也愈来愈全面地了解世界,但设计领域却是在与"世界接轨"的行列最末,实际上至今仍是"概念模糊"。
由此深感悉心分析介绍别人的设计发展的必要。
已有的设计历程证明,设计创造的灵感之源有三大类:其一来自历史,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大的灵感之源,能够善于吸收先人的成果,加以现代的转化,创新出自己时代的作品,这正是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二是大自然,人们生存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尤其是各种材料的运用,包括人类自己创造的各种合成材料,其本身就是设计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三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
而"艺术相通"的观念更是现代设计、现代艺术的一个基本概念。
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的发展寓不开各大洲的"原始民间艺术品"提供直接的灵感,现代建筑、现代家具的发展更与绘画、雕塑的成就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往往会贡献出各种"新鲜血液"来,在这方面,西方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是个最鲜明的实例。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使西方现代家具设计"先富了起来"。
现代家具的经典设计大师
阿尔托的第一件重要的家具设计“帕米奥椅” 是为他早期的成名 建筑作品“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这件简洁、轻便又充满雕塑美的 家具,使用的材料全部是阿尔托三年多来研制的层压胶合板,在充分 考虑功能、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其整体造型非常优美。其成为最明显特 征的圆弧形转折并非出于装饰,而完全是结构和使用功能的需要;靠 背上部的三条开口也不是装饰,而是为使用者提供通气口,因此处是 人体与家具最直接接触的部位。
对于前两种设计,柯布西耶很快 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太重,因而不 适用于普通办公或居家室内。因而很 快设计出“巴斯库兰 椅”(Basculant) 。它在视觉上和实 际上很轻便,成为普通休闲场所很受 欢迎的家具。
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别 墅
萨 伏 伊
朗香教堂
五、阿尔瓦_阿尔托
阿尔托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他60 多年硕果累累的工作几乎无人能比。尽管他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每个地区, 其设计本身都与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芬兰的社会传统和严酷的气候环 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和关注,由此产生他 对现代设计运动的巨大贡献。
帕米奥疗养院建筑设计总体风格仍属于20 年代严肃的“国际式”,但其中的这件杰出的 家具却已明显表露出北欧学派对过于冷漠的 “国际式”的修正,开始人们感到“国际式” 也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
阿尔托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另一杰出贡献是用层压胶合板 设计出悬挑椅。自马特·斯坦于1926年设计第一件悬挑椅以来, 钢材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这种结构的材料,然而到了1929 年,经反复实验,阿尔托开始确信层压板亦有足够的强度用作 悬挑椅。
作为第一位使用弯曲钢管设计现代椅的设计 师,布劳耶也是第一个认识到这种材料给人触觉 的冷漠,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完整地考虑采用其他 手感更好的材料接触人体。如瓦西里椅中用帆布 或皮革,这里则用编藤和软木,这样人体就不会 与冷漠的钢管作直接的接触。
米切尔·蒂奈特
。
一把1859年的“蒂奈特椅”在展厅里并不抢眼,但你绝不能把它略过去。这是世界上第一把利用“实木弯曲技术 ”制造的椅子,也是第一把用“半手工化程序”生产出的椅子。设计者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Thonet),是一位奥地利家具商。从1836年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家具的生产效率。
设计者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Thonet),是一位奥地利家具商。从1836年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家具的生产效率。 1859年,他发展改进了当时的木料弯曲技术,使得实木杆可以弯曲成复杂的三维形式,“蒂奈特椅”就此诞生。�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一)(2006-09-08 10:22:59)
1.现代家具设计的开路先锋米切尔·蒂奈特(Michael Thonet,1796-1871年)
蒂奈物是奥地利人,生于莱茵河畔的城,并于1819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家具作坊。1836年蒂奈特以层压板的新工艺获得专利,而后于1856年他又获得工业化生产弯曲木家具的专利,此前在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上,他展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并获一项铜奖。蒂奈特家具的最大特点是物美价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即使进入20世纪,其质量仍获得许多现代设计师的认同,勒·柯布西耶早年为自己的建筑室内所选择的家具中,即以蒂奈特椅为主。蒂奈特椅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便于运输,它们虽非折叠式设计,但各构件间易于拆装,从而使运输空间达到极小。蒂奈特椅至今仍在生产中,包括数种变体形式,它是20世纪最为成功的椅子之一。除了英国的温莎椅和中国的明式椅,很难有其他的椅子能超过蒂奈特椅的生产年限。然而,对蒂奈特椅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内含的现代设计因素(图2、3)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六)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六)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33-1969)是第一代现代建筑经典大师,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教育家,他同时也对家具设计有相当投入的研究。
格罗皮乌斯生于柏林,少年时代分别就读于慕尼黑和柏林的理工学院建筑学科。
从1908年至1910年三年间,他进入当时最有名的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除建筑设计外,他也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室内设计。
1910年格罗皮乌斯加入“德意志制造联盟”,同年与阿道夫·迈耶合作设计事务所,完成了“法古斯工厂”建筑厂房等一批现代建筑。
1919年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魏玛工艺设计学校的校长,他很快着手将另一所美术学校合并,成立了后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设计学派包豪斯学院,并担任校长,一直到1928年初辞职,此间他以自己的全面才华汇集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创造出一整套的设计教育体系,其学生遍布于世界各地并带动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运动。
由于生活窘迫等因素,格罗皮乌斯1934年先去了英国,后又于1937年应邀去美国出任哈佛大学建筑教授,同时也继续他的建筑设计活动。
格罗皮乌斯的家具设计集中在20年代包豪斯时期,其建筑观念全新,手法亦极大胆,时常表现出结构主义观念的影响。
(图54)图54 格罗皮乌斯(Gropius )1923年为包豪斯校长办公室设计的一件扶手椅图55 查里奥(Chareau )1927年设计的一件靠背椅皮尔瑞·查里奥(Pierre Chareau,1833-1950)是法国早期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以室内、家具设计为主要领域的著名建筑师,他生于法国的包迪奥斯(Bordeaus ),大学毕业后先在巴黎的一家英国设计公司工作,1914年开始成为独立设计师,为相关建筑物设计专用家具。
1918年查里奥终于建立自己的设计师事务所,其设计领域涉及建筑、室内、家具、灯具及工业设计的多方面内容,其广泛的、充满现代气氛的设计很快为他赢来国际性的声誉。
国际上重要的现代家具设计师5人生平、作品、风格
作品和值得 收藏的椅子 :Felt椅面的曲线恰好让一个人悠闲地靠坐在里面,突显 了柔软线条,该椅采用 了以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酯纤维材料来制作;模仿子宫内的胎儿创作的Embryo椅 ,该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雕刻般的造 型和柔软的材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另外 这款椅子拥有三只椅腿,舒适且耐人寻味。这两把椅子可谓是确立了他“柔 和极 简主义”的设计风格。
1960年他开始在巴黎创建了他的个人工业设计事务所,他为 Mobilier Nationale公司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的座椅设计, 发展了泡沫塑料、聚脂纤维、模数技术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1968年他应邀为著名的罗浮宫博物馆设计了参观者座椅,随 后他的著名代表作品“飘带椅”(Ribbon Chair 1965)又获得1968 年AID设计大奖(工业设计协会奖)。他于1967年设计的“舌椅” (Tongue Chair se)更是成为20世纪60年代非常流行的波普艺术 (POP)和反射新一代生活风格的代表作品。
生平
1963年,马克·纽森出生在悉尼近郊,他的成长颇具传奇色彩,在马克出生没多 久,他的生父就因为某些原因一走了之,马克的母亲从此带着年幼的儿子漂泊打 工。马克12岁的时候已经在欧洲转了一圈,后来又到过亚洲游历,他的启蒙教育 都是在旅途中完成的。 1982年,马克考上了悉尼艺术学院学习珠宝设计以及雕塑,在学生时期他疯狂迷 恋上了椅子,自此一头栽进工业设计的世界。 在1984年毕业前,他在澳洲Crafts Council举办的“featuring the Lockheed Lounge”的展 览中展出他的作品:纽森把18世纪的马车座椅加以改造,以“创造一个流动的金 属形式”为概念,推出了令人惊奇的Lockheed躺椅,由此一举成名,并获得企业 家Teruso Kurosaki的赏识。 1987年,纽森前往东京,在Kurosaki的公司工作,从此开始他的设计生涯。 1991年 ,纽森前往巴黎定居并建立工作室,并得到了欧洲享有盛名的照明公司Flos和家 具公司Cappellini和Moroso 的青睐,成为委任设计师。 1994年,因为找不到喜欢的手表,所以想要开始设计手表的纽森与瑞士企业家Ike 先生携手创造Ikepod腕表之后在巴黎开设工作室,为不少知名品牌做设计。在巴 黎,他的设计风格亦从此转向,开始大量运用不锈钢、聚乙烯与钢板烤漆等现代 科技工艺,运用多材质的不同结合,表达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例如以 整张钢板弯制而成的Alufelt Chair、结合橡胶与皮革、不锈钢的Gluon Chair、Komed Chair都是典型作品。同时,这段时期纽森也显示了他在室内设计上的天赋,他设 计的一系列餐厅及饭店遍布伦敦、日本、科伦、和曼彻斯特。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五)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五)方海
【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5.2.2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生于1932年) 60年代的芬兰,在产生将“以人为本”作为家具设计根本出发点的功能主义大师库卡波罗的同时,还非常有趣地出现了另一位将“以艺术为本”作为家具设计出发点的浪漫主义设计大师阿尼奥,这两位设计师原则恰恰相反的设计大师同时出现于一个以“有机的功能主义”为传统的国家.后者时常被称作北欧学派的“叛逆”人物。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方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664.01
【相关文献】
1.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六) [J], 方海
2.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七) [J], 方海
3.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八) [J], 方海
4.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十九) [J], 方海
5.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二十) [J], 方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主流家具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七)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3-5-9方海3.5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尽管新材料和新造型使现代设计在欧洲和美国发展迅速,但它从一开始就存在根本的弱点,使很多人难以满意,钢材的冷漠,纯净造型的单纯,为现代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设下了自身障碍,内在的调剂和自我丰富势在必行。
在这种情形下,北欧学派正式亮相,除钢材外,他们亦使用各种各样的木料,他们在创造构造形式的过程中并不过分强调机器美学、有时正相反,手工技艺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北欧学派主要由瑞典、丹麦和芬兰的设计师组成,而其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则是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托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他60多年硕果累累的工作几乎无人能比。
尽管他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每个地区,其设计本身都与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
芬兰作为真正独立的国家比阿尔托本人还年轻20岁,这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国家为自己的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创作自由,其自然资源又为阿尔托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操作可能。
而芬兰的社会传统和严酷的气候环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和关注,由此产生他对现代设计运动的巨大贡献。
阿尔托生于一个叫库塔尼(kuortane)的芬兰小城镇,父亲是测量员,外祖父是森林学教授,他们为少年阿尔托营造了一个其他设计大师不曾享有的生长环境:与自然的亲近和为公众服务的理想。
1903年阿尔托全家移居芬兰中部城市尤瓦斯加拉(Jyvaskyla),并在这里完成中小学教育,而后于1916年考入赫尔辛基理工学院,独立战争使阿尔托直到1918年才正式入学。
阿尔托的专业学习与芬兰共和国同步,在校期间他学业超群,并于1921年毕业,经一年多军队服役,阿尔托于1923年在尤瓦斯加拉开办了他的第一个设计事务所。
1924年与阿诺·玛赛(Aino Marsio)结婚时,两个人采用了当时看来大胆又新奇的方式去度蜜月,乘飞机去意大利,这次航空使阿尔托立即对飞机着迷,同时也为他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因为他能从飞机上看到芬兰国土的平面形式。
从意大利回来后,两位建筑师开始了建筑、家具、工业设计多方面的成功合作。
阿尔托是一位非常早熟而又幸运的设计天才,他年轻的祖国认识到他的独特才能并以充分的眼光不断委以重任。
阿尔托刚过30岁不久,就已赢得四项重要的建筑工程,都是通过设计竞赛获得的,从一开始他的设计就表现出与其他几位经典设计大师的区别:场地与阳光的关系,对光学与声学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建筑材料的精心而恰当的选择。
图48 阿尔托(Aalto)1930-1931 年设计的Paimio椅图49 阿尔托1932-1933年设计的胶合叠落三足凳年轻的阿尔托很快跻身国际名师之列,1933年《建筑导报》(世界最重要的建筑杂志)在伦敦举办阿尔托作品展,同年他移居赫尔辛基,不断承接重要建筑工程,逐渐成为芬兰领导新潮流的建筑师,随后他又以参加国际竞赛方式分别赢得1937年巴黎博览会及1939年纽约博览会芬兰馆的设计权并使之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7年阿尔托去纽约会见了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一生孤傲的赖特毫无保留地赞赏和推崇阿尔托,几乎成为欧洲建筑师的一个孤例。
阿尔托不久就被聘为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对当时的美国建筑设计影响很大。
1949年他的妻子阿诺去世,阿尔托辞去美国教授,回芬兰去专注于设计,三年后阿尔托与另一位建筑师艾丽莎·玛琪纳米(Elissa Makiniemi)结婚,从此开始另一阶段成果同样丰富的设计旅程。
几位最重要的建筑大师、设计大师中,只有阿尔托能潇洒自如地处理设计和人事中的一切问题,他确实准确抓住了他这个时代的设计命脉。
阿尔托杰出的建筑设计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筑中的家具也随着被传遍世界,阿尔托家具设计在强调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又非常重视人情味,从而适用各种使用场合。
阿尔托对木材的革新和使用使人们对现代家具更具信心,尤其对家庭而言,木制家具更受欢迎,更重要的是,阿尔托经过多年科学试验,创造弯曲木悬挑结构椅,对材料的使用很早就发挥得几乎到了极至。
图50-1、50-2 阿尔托1938-1939年设计的胶合悬挑椅,外观图及实测图阿尔托的第一件重要的家具设计“帕米奥椅”是他为早期的成名建筑作品“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这件简洁、轻便而又充满雕塑美感的家具,使用的材料全部是阿尔托三年多来研制的层压胶合板,在充分考虑功能、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其整体造型非常优美。
其成为明显特征的圆弧形转折并非出于装饰,而完全是结构和使用功能的需要,靠背上部的三条开口也不是装饰,而是为使用者提供通气口,因为此处是人体与家具最直接接触的部位。
帕米奥疗养院建筑设计总体风格仍属于20年代严肃的“国际式”,但其中的这件杰出的家具却已明显表露出北欧学派对过于冷漠的“国际式”的修正,开始让人感到“国际式”也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
(图48)维堡(Viipuri)图书馆是阿尔托通过1927年设计竞赛而赢得的第一个重要设计工程,但因种种因素,工程的实施一直拖延到1933年才开始。
自1930年起阿尔托开始为这个图书馆设计一种叠落式圆凳,其最惊人的特点就是后来被称作“阿尔托凳腿”的面板与承足的连接,这种以承压板条在顶部弯曲后用螺钉固定于坐面板上的结合方法非常干净利落,面板与承足的连接本来的一个古老的难题,却被阿尔托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阿尔托为此于1935年获得专利。
这个圆凳有四个极为简单的构件,而腿足阔出坐面从而使之能够叠落,而叠落所形成的三重螺旋轨迹本身又构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雕塑艺术品,这件家具设计其尺寸、比例均可依具体场合的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同时亦可加上或高或低的靠背形成普通椅或酒吧椅。
而这种靠背与腿足的连接也同样以螺钉直线结合,构造体系完整统一。
阿尔托在此充分表现出他将木材用作现代家具设计的主体材料时最为成功的一个因素,即物美价廉、简单便捷结点设计。
(图49)阿尔托家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乐于挑战,总是试图解决不寻常的实际设计问题。
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他1936年设计为现代家庭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种室内手推车。
这种手推车系列的第一种是1933年为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最初的设计是两层使用层,供护士每天调换护理用品时使用。
同当的“帕米奥椅”一样,“帕米奥手推车”主体构造亦采用层压胶合板。
整个设计再次体现了阿尔托典型的简明醒目的特点,加上不同色彩的配置,视觉效果极为强烈。
1936年阿尔托针对普通家庭使用的需要重新设计这件手推车,在改为单层的同时加上一个吊篮作为使用层的补偿,有效地增加了家庭式的温暖气氛。
随后几年阿尔托对这件手推车做了许多材料、色彩的更换。
这件引人入胜的设计十分协调地被应用于阿尔托的许多建筑作品中。
图50-3 阿尔托1936年设计的胶合躺椅阿尔托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另一杰出贡献是用层压胶合板设计出悬挑椅。
自马特·斯坦于1926年设计第一件悬挑椅以来,钢材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这种结构的材料,然而到了1929年,经过反复实验,阿尔托开始确信层压板亦有足够的强度用作悬挑椅。
经常出国活动的阿尔托对其他设计师试制悬挑椅的情况非常了解,但他决心另开新路,并于1933年获得成功,制成全木制悬挑椅。
而后阿尔托又用不同色彩、不同材料给各种设计以多姿多彩的面貌。
阿尔托非常重视家具设计的连续性,他认为一种设计不可能一次就很成熟,它们总有可改进之处,至少可以变换成多种不同的面貌以调社会众口,成立于1936年的阿代克公司(Artek)专门经销阿尔托的家具,笔者每次进入其展示厅都能强烈感受到阿尔托这种设计上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图50)1954年设计的扇足凳是阿尔托又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家具杰作,它微妙而精巧的技术有机地创造出一种非常漂亮的扇形足,并直接与坐面相连。
这种扇形足最大程度地宣告了结构的可能性和木料的自然美,无论阿尔托本人还是公众认为这是他对现代家具结点的探索中最美的一个成果,这种扇形足系列可以用三足、四足、五足、六足等等,加上材料、面料的变换,真正组成了一个家具大家庭。
这种扇形因素也同样被阿尔托应用于他的许多建筑设计中,如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新区的主题建筑群,芬兰文化会堂(1985),德国沃斯伯格文化中心(1958——1962)以及德国不来梅公寓楼(1963)等等。
3.6其他几位贡献卓越的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师上述五位设计大师是20世纪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开天辟地的人物,对现代设计文化、对当代设计生活影响都很大,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地区文化的复杂性,使整个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同时代的许多杰出设计师都以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为现代家具设计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其中更有几位,以自己超时代的设计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大师。
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
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
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近几年的收藏市场对格瑞早年的漆艺作品表现出了超常规的狂热。
在制作漆艺作品的同时,格瑞几乎完全通过自学,并时常与当代设计运动的先锋人物如柯布西耶等交往,最后成为非常杰出的家具设计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格瑞主要在伦敦度过,并于1918年回到巴黎。
从1919年开始格瑞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室内,并于1922年开办了自己的展示厅,同年又与荷兰“风格派”艺术设计团体时有接触,1923年,格瑞的家具及室内设计受到荷兰著名建筑师奥德(J.J.P.oud)和包豪斯首任校长格林皮乌斯的高度赞扬,由此引起世界的注意。
此后格瑞又将她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建筑设计,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建筑师,并于1937年在柯布西耶主办的巴黎建筑展览会上展出她的家具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她的几件高雅而独特的家具作品自此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格瑞的家具设计几乎完全摈弃了历史因素而成为传达现代家具设计的强烈信号,他坚信机器时代的设计应该有它全新的面目,她20年代设计的两件面目独特的折叠椅与所有的历史先例毫无联系,完全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创新。
同当时的(图51-53)大多数现代设计师一样,格瑞的许多家具都是为他人的现代建筑空间专门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