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小组仔细研读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用一定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练习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指导:
1,按照预习学案熟读课文,自己解决字词问题,扫除阅读障碍。
2,用红笔勾画出“知识链接”以及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完成预习学案。
(书写认真,严禁照抄参考资料。
)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惑”处。
预习学案
第一板块知识链接
管桦,原名鲍化普。
河北丰润人。
中共党员。
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
著名作家,诗人,画家。
《不能忘记啊》(话剧),《管桦作品选》(儿童文学选)。
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
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
资料补充:
第二板块预习课文
1、第一次认真读文。
解决字词问题(学习建议: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解决字词问题。
)
2、第二次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写下来)
3、指出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地点。
第三板块我的疑惑
学习建议:第三次读文,将预习中未能理解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
探究学案
第一板块检查预习
1、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做以评价。
2、组长整理预习时的疑惑,准备质疑探究。
第二板块质疑探究
预习时有什么疑问在组内提出来,小组交流。
(学习建议:这部分学习为重点,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长进行整理,板书到疑问区。
)第三板块合作探究
1、讨论:请你给文章的六个部分分别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文章的前两部分写了雨来“水性好”和“上夜校”,与后面故事的发展和突出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有什么关系?(讨论后在书中做好标注)
3、找出文中的三处景色描写画出来,讨论这几处景色描写的作用。
(1)、
(2)、
(3)、
4、文中几次出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突出了什么?(在原文中画出来,标注)
5、讨论疑问区的问题。
第四板块字词积累
1、读一读,写一写
笤帚胸脯拳头水缸瞎说
2、理解下面的词语
黝黑:
漩涡:
趔趄:
展示交流学案
第一板块展示交流(全班交流)
1、朗读展示(抽取小组展示)
2、学习收获展示,在预习和探究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交流。
(抽取小组展示,其他组随时补充)
3、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时点拨。
第二板块学后自测
1、选正确的读音
笤帚(zhouzou)胸脯(púpǔ)脊骨(jǐjí)黝黑(yǔuyòu)
2、积累关于爱国的。
第三板块阅读链接
从容面对敌人铡刀的刘胡兰,英勇就义的王二小,送鸡毛信的海娃,急中生智挽救全城百姓生命的于连……
你认识他们吗?讲讲这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9年,牺牲于1943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汉奸!”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为了纪念王朴,
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
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