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9.2《抵制诱惑谨防网瘾》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9.2《抵制诱惑谨防网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9.2《抵制诱惑,谨防网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
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了解网瘾的危害,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网络诱惑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和抵制这些诱惑。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依赖,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
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网络诱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提高自我控制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认识网瘾的危害,学会自觉
抵制不良诱惑。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养成良好的网络
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提高自我控制力,避免网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
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网络成瘾的典型案例,引发学生对网络诱惑的思
考,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网络诱惑对自己的影响,以及
如何抵制这些诱惑。
3.知识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讲解网瘾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4.互动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待网络诱惑的方法和经验。
5.情境模拟: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拒绝网络诱惑,提高自我控制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正确对待网络,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下:
抵制诱惑谨防网瘾
1.网络的两面性
–积极面:便捷、丰富、互动
–消极面:诱惑、成瘾、影响身心健康
2.网瘾的危害
–影响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不集中
–影响身心健康:作息紊乱、情绪波动、人际关系紧张
3.抵制诱惑的方法
–提高自我控制力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4.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选择有益的网络内容
–积极参与网络社交,拓展人际关系
八. 说教学评价
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抵制诱惑、谨防网瘾方面的进步。
2.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网络使用方面的表现,积极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抵制诱惑,谨防网瘾。
知识点儿整理:
1.网络的两面性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
的风险和危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两面性,了解其积极面和消极面。
积极面: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让我们能够快速了解国内外
大事;网络的互动性使得我们能够与他人实时交流,拓展人际关系;网络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资源,可以用来放松心情。
消极面:网络诱惑较多,容易让我们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学习和生活;长时
间使用网络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如作息紊乱、视力下降等;此外,网络还可能让我们接触到不良信息,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2.网瘾的危害
网瘾是指过度依赖网络,导致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的一
种现象。
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网瘾的危害,以提高他们的警惕。
危害一:影响学习。
沉迷于网络会让我们忽视学业,导致成绩下滑,注意力不
集中。
危害二:影响身心健康。
长时间使用网络会导致作息紊乱,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甚至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危害三:人际关系紧张。
沉迷于网络会让我们减少与家人、朋友的互动,导致
人际关系疏远。
3.抵制诱惑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觉抵制网络诱惑,我们需要教授他们一些方法。
方法一:提高自我控制力。
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让我们能够在面对网络
诱惑时,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方法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通过发展兴趣爱好,让我们在闲暇时间充实自己,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方法三: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在面对网络诱惑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共同帮助我们抵制诱惑。
4.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文明地上网,我们需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
习惯一: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确保网络使用不会影响学
习和生活。
习惯二:选择有益的网络内容。
在上网过程中,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如学习资料、新闻资讯等。
习惯三:积极参与网络社交,拓展人际关系。
利用网络平台,与他人交流互动,拓展人际关系。
5.网络道德与法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与法治,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内容一:遵守网络法律法规。
在网络空间中,我们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
违法乱纪的事情。
内容二:尊重他人。
在网络社交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恶意攻击、诽谤他人,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内容三:保护个人隐私。
在网络中,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
人信息,以免遭受不必要的骚扰和侵害。
6.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个体运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获取、交流、创新
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需要让学生提高网络素养,以便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能力一:信息获取能力。
学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
能力二:信息分辨能力。
具备分辨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
影响。
能力三:创新能力。
在网络环境中,学会独立思考,发挥创意,进行创新性的
工作或学习。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两面性,学会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提高网络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以下关于网络的两面性,说法正确的是:
A. 网络只有积极面,没有消极面
B. 网络的消极面大于积极面
C. 网络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共存
D. 网络只有消极面,没有积极面
2.以下哪项不是网瘾的危害?
A. 影响学习
B. 影响身心健康
C. 提高人际关系
D. 导致视力下降
3.以下哪种方法不能帮助抵制网络诱惑?
A. 提高自我控制力
B.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C. 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
D. 增加上网时间
4.以下关于网络道德与法治,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网络中,可以随意攻击、诽谤他人
B. 网络空间不受法律约束
C. 保护个人隐私是网络用户的法定义务
D. 网络中可以随意传播虚假信息
5.请简述网络的两面性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答案:网络的两面性指的是网络既有积极的一面,如便捷的信息获取、丰富的娱乐资源等,也有消极的一面,如网络诱惑、成瘾、影响身心健康等。
对青少年而言,网络的两面性既有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也存在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等风险。
6.请列举三种抵制网络诱惑的方法。
答案:三种抵制网络诱惑的方法包括:提高自我控制力,通过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在面临网络诱惑时能够自觉控制行为;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通过发展兴趣爱好,丰富闲暇时间,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在面对网络诱惑时,向家人、朋友寻求支持,共同帮助抵制诱惑。
7.请简述网络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答案:网络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遵守网络法律法规,能够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保护个人和公共利益;尊重他人,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护个人隐私,能够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风险和骚扰。
三、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小明是一名八年级学生,他非常喜欢使用网络。
他经常用网络查找学习
资料,与同学讨论问题,还喜欢玩网络游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逐渐发现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作息紊乱,情绪波动。
他的父母发现这个问题后,与他进行了沟通,并帮助他制定了合理的上网计划。
1.请分析小明的情况,他面临了哪些网络诱惑?
答案:小明面临了网络游戏的诱惑,导致他沉迷于游戏,忽视了学习。
2.请列举三种帮助小明抵制网络诱惑的方法。
答案:三种帮助小明抵制网络诱惑的方法包括:与小明进行沟通,了解他的问题,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制定合理的上网计划,限制小明上网的时间和内容;引导小明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如运动、阅读等,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请结合教材内容,论述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答案: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引导: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引导,让青少年了解网络的两面性,
认识到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2.培养信息获取能力:教会青少年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准确地找
到所需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
3.培养信息分辨能力:教育青少年具备分辨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避免
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4.培养创新能力:鼓励青少年在网络环境中独立思考,发挥创意,进行
创新性的工作或学习。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使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