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测量学复习自己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称为铅垂线,简称垂线。

水准面:假设有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的封闭曲面。

(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
地球上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无数个)
大地水准面:通过观测,求出平均高度海水面、并延伸通过陆地的
(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不规则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

(仅有一个)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野外观测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外业:铅垂线和大地水准面
内业:法线和参考椭球面
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相对高程(假定高程):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高差:两点间的高程之差hAB=HA-HB
以青岛验潮站多年的观测资料求得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并在青岛市观象山上建立了国家水准原点(85黄海高程系统)
测量的基本原则:先整体后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测量,后碎部测量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
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
次序上:先控制后细部
测量地面点的基本工作:水平角测量、水平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水准仪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上两点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出未知点的高程。

尺垫:只用于转点,不能用于已知点和待测点
作用:防止位移和下沉
水准仪的使用:安置:安置三脚架和水准仪
粗平: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瞄准:粗瞄和精瞄
精平:使长水准管气泡居中
读数:用中丝读数
视差:当观测时把眼睛稍作上下移动,如果尺像与十字丝有相对的移动,即读数有改变,这一现象叫视差。

原因:目标像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和物镜对光螺旋,直到不再出现尺像和十字丝有相对移动为止。

水准点:事先埋设标志在地面上,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Bench Mark), 常以BM表示。

水准点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其顶部通常
为凸起的半球面, 用于放置水准尺。

水准路线布设形式: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网
水准网:由几条单一的水准路线彼此相连成网状,这种形式的水准路线称为水准网。

水平角: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竖直角:地面上的直线与其水平投影线(水平视线)间的夹角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
距离测量:1、钢尺量距2、视距测量3、光电测距4、全站仪测距精度:3>1>2
直线定线:在地面上标定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点,以便分段丈量。

种类:目视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
真值:任何一个观测量客观上总存在着一个能代表其真正大小的数值,这一数值称为该观测量的真值,用X表示。

观测值:通过观测得到的数值称为该量的观测值,用Li(i = 1,2,…,n)表示
真误差(true error):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真误差,用Δ表示:
Δi=Li-X (i=1,2,…,n)
真值X客观上存在,实际上无法得到
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系统误差”。

来源:人差、仪器差、外界环境的系统性变化。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一系列观测,因测量条件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偶然性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粗差:也称为粗大误差,测量条件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这主要是由于粗心大意或各种干扰引起。

如瞄错目标、读错大数,操作错误、
测量环境的异常变化、仪器故障等。

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水平夹角的工作
(区别:直线定线:在地面点上标定出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的,以便分段丈量。

) 标准方向的分类: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
方位角:从直线一端的标准方向开始顺时针量至该直线的水平夹角。

其取值范围0°~360º。

坐标方位角:从直线一端的坐标北方向开始顺时针至该直线的水平角。

比例尺定义:图上一段直线长度 d 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 D 之比。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
比例尺的精度: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地物符号分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和半比例符号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
等高线的间距h: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等高距是相同的。

等高线的平距D:相邻两等高线的水平距离。

因为同一地形图上的等高距是相同的, 所以等高线平距D的大小将反映地面坡度的变化。

等高线的分类
(1)首曲线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 按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称为首曲线, 也
称基本等高线。

(2)计曲线
为了读图方便,每5倍于等高距的等高线均加粗描绘, 称为计曲线。

(3)间曲线
有时只用首曲线不能明显表示局部地貌, 图式规定
用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在图上
用长虚线描绘。

(4)辅助曲线
有时还可以描绘四分之一等高距的等高线,
称为助曲线, 图上用短虚线表示。

等高线的特性:
①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②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许多幅图后闭合;
③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④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⑤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

因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坡度大(地形陡峻) 。

GPS: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部分
GPS信号:
C/A码是粗码,调制在L1载波上,发射持续时间千分之一秒,每颗卫星发射不同的C/A码。

P码是精码,调制在L1、L2载波上,持续时间267天,被分割为周单位大块,不同卫星发射其独有的P码,只有特权用户:美国及同盟军方使用。

导航信息,调制在L1、L2载波上,主要告诉卫星的健康程度以及卫星的位置信息
L2C民用码,调制在L2载波上,2005年发射的BlockII R-M增加
L1载波上有C/A码,P码和导航信息
L2载波上有L2C码,P码和导航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