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地形的地震形成和地貌演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的地震形成和地貌演化
一、地震的产生及类型
地震是指在地壳中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而产生的地面震动现象。

地震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两种。

浅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在地表到30公里之间的地震;深源地震是指震源深度超过30公里的地震。

二、地震的形成
地震是在地球的地壳中发生的,地球的地壳不停地运动,但是因为地壳的厚度和硬度不同,有的地方容易断裂或者变形,就会形成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壳发生了裂变或者变形引起的。

三、地震的影响
地震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

地震能够破坏房屋、桥梁、公路等人类建筑物和设备。

由于地震的震动很强,很多地方都会有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四、地貌演化
地貌演化是指地球上地形变化的过程,是自然力和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和地下物质的作用反映出来的结果。

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平原、湖泊及岩层的变化都是地貌演化的产物。

地貌演化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构造活动,如: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

外力作用可以分为水力作用和风力作用两种。

水力作用主要是水流的冲蚀作用,包括江河、湖泊的波浪、潮汐等作用。

风力作用主要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包括沙尘暴、风化等作用。

五、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一般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

山地山地是由于地壳构造活动而形成的,地势高耸,山峰陡峭,山坡陡峭。

高原高原是指地势平缓,地面较高的地区,一般为海拔在1000米以上。

平原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一般地势较低,海拔在0-200米之间。

丘陵丘陵是指地势矮小、波状起伏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700米之间。

盆地盆地是指地势低、地面平坦,四周都被山地或者丘陵围绕的地域。

六、总结
地震的产生和地貌演化都是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震的发生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而地貌演化则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作用反映出来的结果。

了解地震和地貌演化对于我们了解自然、保护环境都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应该要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