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分析
郝爱忠
(太原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杨树黑斑病通常发生在叶子的果穗和嫩枝上,在树梢上形成溃疡斑点并形成茬。

幼苗感染上黑斑病后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树木因疾病而出现衰弱现象,因此要加强杨树黑斑病的防治力度,本文主要从杨树黑斑病的发病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杨树黑斑病发病规律,论述了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叙述了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技术和措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依照发病规律来应用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杨树黑斑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技术;发病症状
中图分类号:S7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4-0216-02
0引言
杨树是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树种,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杨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迅速成长,并且能够几年内生长为大树,生长成才以后用途非常广泛,但是杨树在生长过程中非常容易患上黑斑病,并且发病危害非常大,发病范围极广,一旦患上黑斑病就会导致杨树出现大面积叶片脱落现象,如果是幼苗患病会出现死亡情况,导致农户出现大量经济损失,因此要深入分析杨树黑斑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并依照其发病的情况来应用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确保杨树有效生长。

1杨树黑斑病的发病概况分析
1.1杨树黑斑病的发病症状
杨树黑斑病的病原体是盘二孢,属于真菌之一。

在中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杨盘二孢菌,第二种为杨生盘二孢菌,第三种是白杨盘二孢菌,通常发生在叶子的果穗和嫩枝上,从上到下蔓延,杨树患上该类疾病后主要破坏杨树的叶子,有的杨树在树梢上形成溃疡斑点并形成茬。

幼苗感染上黑斑病后会影响幼苗的生长,树木因疾病而出现衰弱现象,如溃疡病、木腐病等。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在叶子表面上出现具有针状凹陷的小斑点,其首先是红色的,并且病变扩大至约1mm并变成深褐色。

叶片前部出现轻微隆起,伴随棕色斑点出现,5-6d后,叶片和背部出现小的乳白色突起。

一旦发病到一定程度,导致杨树叶子完全变黑,导致叶子提前脱落,导致杨树死亡概率大大上升。

1.2杨树黑斑病发病规律
病原体在菌丝体的落叶或芽状病变中越冬,第二年越冬分生孢子和新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作为初始感染源。

它会破坏杨树的嫩梢、果穗、叶柄以及叶片,并且会形成角质,导致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深褐色病斑,直径约1mm,有的达5mm。

当病变发生一段时间后,会连接成不规则的大块,导致早期叶片。

病原体的分生孢子具有一定的粘性,需要用雨水和冷凝物稀释,然后通过水滴或风扩散。

分生孢子侵入气孔或直接穿过表皮。

疾病发生季节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分布区域而变化,寄主种源不同抗病程度也不同。

幼叶易受感染,随着叶片成熟,抗病能力增强。

这种病在5月初开始发生,夏季和秋季是最繁盛的,直到生长叶片并脱落为止,病原体的新分生孢子在第二年的5月和6月被风吹散,落在幼苗的叶子上,从气孔侵入叶子,疾病出现3-4d,分生孢子盘在5-6d内形成并重新浸染,从7月初到8月初,如果气温高、多雨、地形低、种植密度过大,发病率最严重。

1.3杨树黑斑病发生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与气象条件存在关联性,依照相关资料分析,杨树黑斑病会降水量和降水的时间存在一定关联性,通常杨树黑斑病会随着雨水充分而提升发病概率,并且迅速蔓延开来,其次是在干旱的环境下,温度过高反而会降低发病概率,蔓延速度大大降低。

其次,杨树黑斑病与种植的品种存在关联性,容易患病的杨树树种涉及几十种,不同品种的杨树患病的概率不同,所导致的危害存在一定差异。

同时,黑斑病和种植的密度存在一定关联性,不同方式的种植所体现的发病情况存在差异,根据实际调查显示,大密度重视杨树,并且距离间隔比较小,容易导致黑斑病发生率上升。

2杨树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①因地制宜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杨树之间在抗病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它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种植,以延缓疾病的传播。

②强化管理,优化杨树的生长环境,加强管理,及时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病力,及时修剪,改善植物之间的通风和光透射条件,减少湿度并避免叶子上的水储存。

③清除病残,减少病原。

随时取出患病的叶子并集中精力燃烧。

④加强盆栽管理。

盆栽在10月下旬进入室内,并选择保留3~5个强壮的树枝,将它们从10~15cm切开,在室内设置控制肥水,只要保障不冻结,便可以确保其越冬。

2.2物理防治
利用太阳能对土壤进行热处理,7-8月,杨树病害发生的土壤进行摊平处理,并进行做垄处理,方向为南北方向,浇水后覆盖薄膜(25μm厚),涂膜后土壤温度和湿度得到改善。

加速病残体叶子的腐烂,减少感染源。

在覆膜过程中,确保10-15d的晴天,使得耕层的温度高达60℃~70℃,这基本上可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

此外,该膜作为许多叶病病原体的机械屏障,可以大大减少叶病的发生。

2.3化学防治
①烟雾机防治。

对于高大的树木,可以组织专业团队使用HY-25烟机进行集中控烟。

该药物可与8%百菌清气雾剂或
2.5%氟硅唑油烟剂一起使用。

预防和治疗时间应控制在早晨5点到7点之间,并且保障是无风状态。

②树冠喷雾防治。

在早期患病时期,可将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200倍波尔多液向低矮幼苗进行喷洒,连喷2~3次,可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在雨季时期,药水中应加入0.2%~0.3%明胶,避免雨水将药剂冲洗掉。

2.4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对病情的预测
对于杨树黑斑病的防治,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杨树黑斑病的发病危害、目前形势、防治的必要性进行适时宣传。

它可以通过广播、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实施,并努力应用形式多样化的手段来提升宣传效果。

充分发挥疾病预测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预测疾病,掌握疾病动态,积极发布一些疾病预测,并在第一时间提出预防措施。

同时,要有效监测病情,并在各地区的监测目标中加入杨树黑斑病。

及时发出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开始预防和控制工作,以控制杨树黑斑病的传播。

同时,我们还必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杨树黑斑病的防治结论探究
①加强对疾病的监测。

其次,杨树黑斑病是6月上半月发病,在7月初至8月初两个月期间属于发病高峰期。

该疾病的发病在9月初停止,并且发病的程度受到环境因素的极大影响。

②在疾病发作的早期阶段应该预防和治疗疾病,并且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③杨树黑斑病在高发期难以控制,喷洒次数应超过4次,从而保障黑斑防治效果。

④综合不同杀菌剂,代森锰锌是保护型杀菌剂,预防用药效果良好,在发病期应选用甲基硫菌灵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防治黑斑病,种植杨树过程中应小心管理杨树。

首先,给杨树施肥,确保杨树有足够的水。

在一些高风险时期,杨树应采用大面积喷雾剂治疗,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有关部门要组织专业的防控人才队伍,并结合人民群众做好防治工作。

其次是保持森林通风良好,确保充足的日照条件。

定期清理叶子和腐烂的叶子,以减少病原体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杨树应种植在易于排水的地方,夏季多雨时,要妥善排水,防止积水。

参考文献
[1]边东坡.静海县杨树常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138.
[2]曹旭红,陈明会.河南省淅川县杨树黑斑病病害症状及防治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11(2):49.
[3]魏本芳.杨树黑斑病与杨扇舟蛾的识别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7):255.
[4]杨芳,龚来觐,郑吉发.樟树市白杨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64.
收稿日期:2020-01-18
作者简介:郝爱忠(1978-),男,汉族,山西太原娄烦人,林业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

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探析
王莉
(朔州市平鲁区国营井坪梁林场山西朔州036800)
摘要:决定林业绿化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便是相关移植栽培工作,因此想要提升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必须对相关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进行有效探析,使得对树木进行的抚育和养护工作水平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已逐步加强,在新时期背景下林业绿化工程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想要使得树木移植栽培始终处于良好的状况下,就必须重视相关栽培技术的运用,本文对此做出了探析。

关键词: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探析
中图分类号:S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04-0217-02
0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林业绿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和资源工程,更加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落实。

而移植栽培技术作为提升林业绿化工程质量的最主要手段,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分析,进一步强化对于树木的相关抚育和养护工作,构建起新时期下新的工作面貌,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以及系统组成部分能够深刻体会到绿化工程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1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绿化树木是否能够成功移植与栽培将决定着绿化工程是否能顺畅展开,因此必须加大对绿化树木移植栽培工作的重视,具体则应从相关的移植栽培技术入手,调查实际情况以选择最恰当的技术,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进一步实现绿化工作的目标,使得绿化地带的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在林业绿化工程建设中,所进行移植的树苗大都具备生命力强、长势富有美感的特点,功能性方面还具备对空气的净化能力以及调控环境中的湿气的作用,这对于绿化地带附近的生态环境有着极强的改善作用,同时具备优渥水土资源的优势还能够使周围的植物茁壮成长,进一步实现林立地的相融合[1]。

2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
2.1对移植栽培的树苗进行选择的技术
在具体的移植栽培工作中,对于所移植栽培的树苗进行选择是十分必要的,相关人员必须谨记以下几点注意事项:首先要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