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全球史》中写道:“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A.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
2.方方在学习某段历史时做了以下记录。

根据记录判断这是哪一历史时期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斯巴达D.罗马共和国
3.小明在学了世界古代文明之后,整理了下图所示的笔记。

由此可见,他所学的内容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
4.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该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这应该与下列哪位人物的历史活动有间接关联
A.伯里克利B.亚历山大C.胡夫D.查理大帝
7.从“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文明的繁荣
B.雅典文明的兴盛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8.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9.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窗口有人偷窥
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10.《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国民间故事集
C.古希腊的著名悲剧代表作品D.研究法国城市兴起的史料
11.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
12.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是 ( )
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
C.希波战争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3.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14.为夺取地中海霸权,罗马迅速扩建海军,并发明了新的海战技术装备——接舷吊桥。

在公园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战和公元前3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大败迦太基舰队,随后乘胜登陆北非。

以上战事发生在()
A.希波战争期间B.亚历山大东征期间 C.布匿战争期间D.罗马帝国时期15.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

该“法典”指的是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16.某电视拍摄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应是
A.屋大维
B.斯巴达克
C.伯里克利
D.凯撒
17.“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希腊建筑的是
A.
B.
C.
D.
18.雅典的一个家庭要去参加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

家里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

根据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度,可以参加投票的
A.4人B.3人C.2人D.1人
19.《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

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对平民利益有一定的保护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20.将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最高峰的政治家是
A.梭伦B.伯里克利C.屋大维D.亚历山大
21.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下列“凯撒”的经历不正确的是A.在元老院里担任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B.在地方做过总督
C.控制元老院后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D.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
22.“终于出现了这样的时代:世界上同时存在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他们不仅能够制服蛮族入侵,而且还能把自己帝国的和平国界向外推进。

”材料中的“两个强有力的大国”,一个是汉朝时期的中国,另一个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23.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D.中华文明
2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25.2019遂宁国际马拉松于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上午8:00在遂宁市体育中心开赛。

作为奥运会项目的马拉松赛起源于希波战争中的
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希腊
D.古印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哥伦布到达的美洲,他只是误以为自己到达的是东方的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首先是达·伽马,而不是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ABC项均不符合史实,哥伦布向西半球航行,发现美洲,从而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故选D。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时期取得布匿战争的胜利,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D正确;ABC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D。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从题干中的“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建立共和国”“建立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古罗马的演变历史,故D符合题意。

古埃及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古希腊的主体位于希腊半岛。

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

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该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制定的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法律。

所以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

”可知希腊是西方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的渊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数学、美术、雕塑、建筑、戏剧以及科学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都与古希腊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是一脉相承,奠定现代西方文明基础。

因此英国诗人雪莱这句话,说明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C。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巴米扬大佛包含希腊化的造像元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开始了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远征,对亚洲文明造成一些毁坏性的破坏,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文化贸易的联系,经这一途径,希腊和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操纵国家政权;布匿战争,它属于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迦太基进行的战争;“奴隶起义”“角斗士”与古代罗马共和国有关,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中“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强调希腊是西方法律、文学、宗教等文明的渊源,说明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
斥在外。

图片的场景是讨论国家大事,图片中有妇女在场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所以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

故D符合题意;主持人发言的站或坐,窗口有人偷窥、开会人员是否摘下头巾都不是题干图片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的原因。

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奴隶、妇女、外邦人被排斥在外。

图片中出现妇女,与雅典民主政治不符。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成了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选A。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所灭;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所以该同学学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

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都是从中国出发的;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

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3.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可知,题干表明罗马法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B 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选项C符合题意;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排除A;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排除B;布匿战争发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D。

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制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法典说明商品经济在两河流域地区比较活跃”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北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两河流域的情形。

1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故A符合题意,BCD与罗马帝国开创者不符。

故选A。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建筑富丽堂皇,其艺术特色最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庙。

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共和国首都雅典卫城,在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岗上,耸峙着一座巍峨的矩形建筑物,这就是世界艺术宝库中著名的帕特农神庙,又名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融入了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并对欧洲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帕特农神庙故,D符合题意,ABC项均不是古希腊的建筑,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民主权利,未成年人、女性、外邦人、奴隶均没有民主权利,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民主投票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

掌握,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可知,由于借款的主要以平民为主,这一条款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A 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含义,“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保护,其他选项不能反映出材料中的含义。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古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在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故B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为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推向最高峰奠定了基础,故A不合题意;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首创“元首制”建立帝国的是屋大维,罗马共和国末期凯撒被谋杀,内战又起,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也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公元前49年,曾经担任过罗马执政官和地方总督的凯撒,率领军队进攻罗马城,打败对手,控制了元老院,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与汉朝时期的中国并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亚历山大帝国是在公元前4世纪,不符合题意;选项C西罗马帝国,是在395年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成,不符合题意;选项D法兰克王国,是在481年建立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四大文明古国。

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故选C。

2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许多世纪以来,《十二表法》被认为是罗马法的主要渊源。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希波战争爆发,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海湾登陆,雅典军队奋勇应战,在马拉松平原打败波斯军队,史称马拉松之战。

为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雅典人,善于长跑的斐迪庇第斯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牺牲。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和表彰尽职尽责的英雄斐迪庇第斯,1896年,雅典人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一个长跑竞赛项目,长度就是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名字叫马拉松,故C符合题意;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