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前沿今天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王秀平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鱼塘小学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摘要: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只要教师更新评价观念,探索评价方法,把握评价尺度,关注学生,真情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用“评价”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功用所在。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要能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运用课堂评价带动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1-0147-01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评价时,要巧妙地运用评价语言,让学生在接受教师的评价后依旧可以认真地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正确的评价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成长。
1.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效果和重要性的分析
1.1 效果。
从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效果的调研中得知,良好的评价方式不仅会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但错误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而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其问题较多,课堂评价单一,无法起到实质性的评价作用,教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评价没有针对性,造成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评价语枯燥,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启发。
1.2 重要性。
好的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和针对性。
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其所运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会被其所感染,从中感受到教师对其的认可,而教师也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帮助其改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的语言能鼓励学生学习知识,也能使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其次,合理的语言评价也能学生对自己更加具有信心。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
2.小学数学评价策略的实施
2.1 评价语言多元化。
教学评价激励孩子更好的学习,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孩子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建立学生自信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要把握住度。
对待每个学生的发言认真倾听,发现问题,评价语言要多元化,不要千篇一律。
每个孩子回答完都用一套说辞,“真不错”“好,很棒”,这样会使孩子感到疲倦,觉得是课堂的流程。
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问题的简单性在学生回答的不理想的时候,采用的评价语言否定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这并不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正确路径,一定要将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相结合,先肯定后否定,回答的很好,真的很棒,但是遗漏了几个点,哪位同学想要补充吗?或者这道题你再仔细地思考一下,它的答案是这样的吗?这样既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鼓励了回答问题的孩子,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思考遗漏的地方,慢慢培养他们主动探究新事物的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的学习。
2.2 成长记录采集过程常态化、动态化。
首先,评比星级数学作业。
每一周都会采取同学点评、拟荐,教师终评的评价方式推选出“准星级作业”;每个月根据四周的综合评比,评出作业等级,最终评选出“星级作业”,并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将优秀的“星级作业”在班级、学校公开展示,过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优秀“星级作业”放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没有被评上“星级作业”的学生,让他们先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再依据问题对平时的作业进行反思,并提出下一阶段的作业整改目标。
同时,勤做数学反思笔记。
首先,教师要明示学生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堂笔记的记录方法:不可全盘记录,要学会选重点摘抄;再次,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题型,分类整合,写出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最后,要求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可以记录学生在学习中记忆深刻的点滴心得,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中攻坚克难的经验或教训。
当然这是拔高性要求,需要区别对待,分层布置。
每学期期末,学生把自己的反思笔记整理归档,放人各自的成长记录袋。
2.3 评价要做到全面。
第一,内容的全面性。
数学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依据数学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应是全方位的,不光要评价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多与少,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方法运用的好与坏,更要评价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正与负。
全面性评价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同时使教师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还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更关心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好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
第二,对象的全面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把目光停留在少数优等生身上,更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教师一旦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励其前行,让学习评价变得理性、动态、全面。
2.4 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的形式较多,如同桌之间互相评价、小组成员之间评价、小组与小组进行评价。
研究显示,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和点评,而且学生与同学在互评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浓烈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发现自身问题后,也会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向其学习,优秀的同学会为问题学生树立榜样示范,这种方式更有易于学生接受。
与此同时,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也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展开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小组进行研究,然后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后,教师先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之后教师再总结。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准而又恰当的评价,对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在评价时应提倡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不能用惯性思维简单地判断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将评价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关注、评价,才能促使其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少良.浅析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18):70-90.
[2] 刘洪光.中职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145-167.
·
7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