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应县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是生物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产生新的基因
B.同源染色体指的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两条形态大小一定相同的染色体C.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引起基因突变的机制有区别
B.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的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基因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如图)。
若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
下列解释最合理( )
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或2上的基因b突变为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与4自由分离
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4.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不可能为(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5.某研究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
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研究猫叫综合症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
6.作物空间技术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然后在地面种植,从中选出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是()
A.影响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可以培育多倍体植株,属于多倍体育种
B.在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诱导基因突变,属于诱变育种
C.通过基因重组,培育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
D.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属于单倍体育种
7.基因工程在生产上的应用中,最重要的是()
A.培养“巨型”动物
B.通过感染或显微注射法将重组DNA转移到动物的受精卵中,从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动物获得人们所需的各种优良品质
C.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
D.利用特定的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表达,从这些动物的乳腺细胞中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类物质,如激素、抗体及酶类等
8.下列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评价正确的是()
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加以说明
B.过分重视种群的进化价值,而忽视了个体进化价值
C.不能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现象和原因
D.不能解释生物界的渐变和突变现象
9.现代进代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10.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比血浆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D.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1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
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
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12.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包括线粒体基质pH的相对稳定
B.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C.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活动量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差异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都保持在最适值不变
1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平衡有一定的关系
14.如下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
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
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兴奋的传递减慢
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
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
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1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17.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18.我国有位著名的童星,在14~15岁期间,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再适合出演儿童剧了。
他发生这些变化与下列哪些激素有关( )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性激素 ④胸腺激素 ⑤甲状腺激素 ⑥肾上腺素
⑦生长激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⑤⑦
D .④⑤⑥⑦
19.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特定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
B .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后立即转换并再次发挥作用
C .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能维持动态平衡
D .激素能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
20.如图所示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分泌细胞――→产生分泌物――→体液传送靶细胞
A .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以作为分泌细胞
B .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传送到靶细胞
C .若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
D .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1.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
B .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 .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 .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22.下列关于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人体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来调节体温
D.热量的散出都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
23.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
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使体液丢失,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体表排出的水量相等
24.以下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
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增多,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作用的结果
25.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下
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产生③电位变化
D.d引起下丘脑分泌④促肾上腺素
26.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
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27.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
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
A.a B.b C.c D.d
28.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29.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3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31.(11分)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2)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________(用图中标号表示)。
(3)人体②的组成细胞,其主要的生活环境是[ ]_________________。
④和⑥相比,⑥中
含量明显较少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
(4)人体内环境通过________调节、__________调节和________调节实现相对稳定。
(5)④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O3-、HPO4-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6)正常人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脑中缺血,使⑦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________,如果人体大量失水,④的渗透压将___ ___,这些都会影响细胞正常
的生命活动。
32.(9分)如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
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叫________。
针刺A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
若
针刺A只能感到疼痛,F却不能收缩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_。
(3)将麻醉药物分别放在B处和E处,然后用针刺A,产生的效果是放在B处:_____ ___,放在E处:____ 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___ _____的变化。
33.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理调节过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如下图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
兴奋在A处传递的方向是(填“双向”或“单向”)的,而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将大量内流。
(2)若图中产生激素甲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的相应激素是,在此过程中内环境中对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
(3)若图中激素甲、乙、丙中有一种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则最可能是,导致机体释放该激素的主要原因是____ 。
(4)与激素丙分泌有关的反射弧的效应器是由组成的。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
__ 。
34.下面是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①②③④⑤⑥表示过程)。
(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
(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
(3)当抗原经过④⑤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程产生的物质d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
高二月考三生物答案2017.11
1D 2A 3D 4D 5B 6B 7D 8A 9C 10C 11A 12C 13C 14A 15C 16B 17C
18C 19B 20B 21D 22C 23B 24C 25D 26C 27D 28B 29B 30C
31.[答案11分]
(1)⑥ (2)①④⑥ (3)①⑥淋巴、组织液蛋白质
(4)神经体液免疫 (5)pH (6)吸水升高
32.答案(9分)
(1)突触突触后膜
(2)反射大脑皮层 E处受损或F处受损
(3)无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 有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
(4)兴奋电位
33.【答案】(15分 1小题每空1分)
(1)神经调节、体液(或激素)调节单向钠离子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激素乙细胞外液(或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4)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合理即可)
34.答案(10分)
(1)体液B细胞或记忆
(2)a、c、d
(3)数量多、速度快
(4)自身免疫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