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2.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一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
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难点:利用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明和小丽同司机有不同的看法。

请你思考:小明和小丽与司机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呢?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机械运动
自主阅读教材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甲:正在飞奔追赶猎物的猎豹;乙:天空中下落的流星;丙:小明骑车上学;丁:月亮每天都在绕地球转动。

总结这四个实例,它们共同的规律:位置发生(选填“发生” 或“没有”)改变,都是机械运动。

乙琳
知识板块二参照物
自主阅读教材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小强连续拍了两张照片,如下图甲、乙所示,黑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白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丕变。

以水杯为参照物,黑蜗牛是运动的,白蜗牛是静止的。

•P乙
4.如图所示是特技跳伞运动员在离地面3 000 m的高空表演时形成的一定造型。

以A运动员为参照物,B运动员是静止(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知识板块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自主阅读教材屈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我国已全面掌握大型加油机的空中加油技术。

如图所示,位于上面的是加油机,位于底下的是受油机。

要实现一空中加油,两架飞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受油机
问题1: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静止。

问题2:受油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

ME;
对学: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方案做一做:把课本放在桌子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问题1:选择桌子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运动的。

问题2:选择课本作为标准,尺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静止的。

问题3: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鲤物。

问题4”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 组数据并绘出了 m-V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液体密度为Zg/cn?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 60cm 3
该液体质量为60g
2. 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5: 3,密度之比是3: 2,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 2: 5
B. 5: 2
C. 15: 6
D. 6: 15
3.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大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 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5.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A.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放大镜把字“放大” B.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D.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6.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
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地面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7.下列各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樟脑丸的消失是熔化现象,这是吸热的过程
B.烧开水,壶嘴冒的白烟是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冬天,教室的玻璃外侧容易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D.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升华要吸热
8.下列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B.公共场合禁止大声喧哗
C.禁止放鞭炮
D.住宅周边公路的两侧种植树木
9.如图中展示的是穿越公园的“隔音蛟龙”,这样的道路设计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C;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C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笆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C
B. 75°C
C. 50°C
D. 80°C
二、填空题
11.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的两个物块,质量跟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则密度较大的是—。

为了防止洗衣机工作时强烈震动,应选择—种物质制成的物块放在洗衣机里面。

12.(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
其中蜡烛放在____ 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_ 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2F F H F
1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选填“偏离”或“偏向”)法
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电热水器下面连接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冬天,小明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左面水
管外壁上有水珠,而右侧的水管外壁上却没有水珠,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帮助小明判断一下左侧的水管应该是水管(填“热”或“冷”),这些小水珠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填一种物态变化的
名称)形成的.
15.在蜿蜒的铁路线上,“铁轨医生”用探伤仪给铁轨做“B超”,这是利用声可以传递探伤仪发
出的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原因是超声波振动的太高。

16.如图物体的长度是 cm。

1I r ^rrfr TTp
4 5 6图米7
三、计算题
17. 一巨石体积50m',敲下一小块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 1 2 3
,求:
(1) 巨石的密度。

(2) 巨石的质量。

18.
在学校运动会上,采用无人机进
行航拍如图,全方位展示了运动会的空前盛况。

小白同学找到了无 人机的部分参数,如表。

((P 木=0. 72g/cm 3
, P B »=1. 2g/cm 3
, P
8g/cm 3
))
起飞质量 1213g 最大上升速度 5m/s 最大下降速度 3m/s 飞行时间 约 25min 镜头焦距 2. 8mm
影像传感器 有效像素1200万 螺旋桨(实心)质量
12g/支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 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 横梁平衡。

1
无人机从地面飞到21米的高空中下降到地面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 无人机螺旋桨材料一般采用木、塑料或碳纤维,他用量筒测得一支螺旋桨的体积为10cm 3
,请你通
过计算判断该螺旋桨的材料是什么? (3) 高端无人机的螺旋桨采用碳纤维包裹木的方式,既减少质量,又增加强度。

现在用这种方法制作 了与上一支样质量为9. 9g 的实心螺旋桨,若外层包裹的碳纤维体积为2. 5cm 3
,则碳纤维的质量是多 大?内层木的体积又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 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 ZjSo
A 在量简中装适
量的细铁砂,抹 平表E)
C.将A 中的铁 砂
倒进B,反复 插动
后抹平表面

B.将称量的 颗粒装进量简.
(2) 把适量的固体颗粒放在天平左盘内,增减右盘的砥码,调节 使横梁重新平衡,此时砥码质 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 go
(3) 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cm 4 5 6 7

(4) 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 3
o
(5) 在C 步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值比实际密度偏 (填 “大”或“小")。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lOcmo
(1) 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 的。

(2)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靠近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 (选填“变大”或“变 小”)o
21.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萩码)、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4 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 验, 5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 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 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6 实验时,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 7
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
像.
22. 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面积水多 的地方
就很难干.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100
,90
【方案一】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祛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
(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不同质量)的水;
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使天平平衡;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如果,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
【方案二】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
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_______________ o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来进行探究(一、-),其优点是
23.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o
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
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cm, VAB=m/s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甲甲
12.b、 c
13.偏向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
14.冷液化
15.信息、频率
16.70
三、计算题
17. (1)巨石的密度是2. 8X103kg/m3; (2)巨石的质量是1. 4X105kg.
18. (1) 7s (2)塑料(3) 4. 5g (4) 7. 5cm3
四、实验题
19.游码右游码 168g 70 2.4X103小
20.缩小照相机远离变大
21.薄前侧等效替代法不变不能
22. 不同质量加减祛码并移动游码仍然平衡平衡无关一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
23. C E D E 20cm
24. v=;小 40.0 0.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关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密度也不会改变
D.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可能会改变
2.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
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3.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
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
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4.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图中四个图像,能正确描述非晶体凝固的是
7.下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热风干手机
村昌i■国
甲乙丙丁
A.甲图: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乙图:棒冰冒“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C.丙图: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D.丁图:热风干手机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蒸发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9.中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治)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A.诗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是由钟体振动产生的
C.钟声响度大因为振动的频率大
D.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在水面处“折断” 了
B.月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平静的河面映出桥的“倒影"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二、填空题
11.
把质量为180g 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质量与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增加了 20g,体积不变
B. 质量减小了 20g,体积减小了 20cm ,
C. 质量不变,体积增加了 20ck
D. 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 20cm 3
12. 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 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

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 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2)
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3) 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
13. 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 入适量的熔点为48笆的海波。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C 左右,并能较长时 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 (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 化名称)现象。

同时说明海波是一种。

(填选"晶体”或“非晶体")
14. 苏州是评弹的发源地。

评弹常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等。

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 如图,是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它告诉汽车驾驶员,从现在起,车速不得超过 o 为了不违反
交道规则,汽车到达收费站所用时间不能小于 min 。

],IIII 「
成等透锐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发光二极管 等兀件固定在鼠标内。

光学魅应程
® I蚣
16.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2倍焦距以外时,会得到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1倍焦
距以内,再通过目镜成一个(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 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

17.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让小红进行验证。

小红通过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 19. 3g/cm3,和8. 9g/cm3o
(1)请根据小红的测量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有一辆汽车质量为3t沿着长为5. 4km的盘山公路匀速行驶,当它从山脚驾驶到高为0.5km的山顶
时,共用时15min,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4000N。

求:
(1)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大?
(2)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大?
(3)汽车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大?
四、实验题
19.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华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0 12 3 4
甲乙
(1)图甲是小华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错误:一是测量前调节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二是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华调节天平平衡,重新进行了正确测量,测量中使用了 3个砥码:1个5g、1个
20g、1个50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妈妈手镯的质量是 g,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
砥码的先后顺序是 O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 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形成、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
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 实验发现,通过凸透镜既可成实像也可成虚像,从物体相对凸透镜的位置来看,凸透镜的 (选填“光心”,“焦点”或“二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3)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 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 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B. 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C. 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D. 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1.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如图所示:
(1) 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 入射角;
(2) 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角为 度;
(3) 在某次实验中,一束光线斜射入水面并与水面成40度,且它的折射光线跟反射光线垂直,则它的 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o
22. 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 态
O 4
°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
2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有的声音听起来低呢?小明想利用一把钢尺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所示。

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o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让小车从
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 6so则AB段的路程S AB=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o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 B点才停止
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 D
12.漫反射实像像没有刚好成在光学感应器上(或像成在光学感应器的下方)
13.吸热熔化晶体
14.音色音调
15.40km/h 3
16.缩小实放大虚
三、计算题
17.(1) 11. 5g/cm3; (2)不可信
18.(1) 6m/s (2) 2. 16X107J (3) 2.4X10^
四、实验题
19.游码没有归零用手拿砥码物体和萩码位置放反76.6 50g、20g、5g
20.倒立照相机焦点左 C
21.小于0 50 40
2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液48°C
23.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长时,振动变慢,音调变低;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时,振动变快,音调变高物体振动得越快,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即声源振动频率越小,发出的音调就低;控制变量法
24.时间,40.0, 25.0 (或 25),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