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读后感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作为列宁的重要著作,综合的总结和分析了《资本论》问世后半个世纪中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指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
在对帝国主义阶段进行经济学分析的过程中,列宁得出了一系列有关帝国主义的经典结论和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新发展。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成帝国主义。
这时,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了。
新的形势要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要有新的选择和突破.早在1905年,列宁就敏锐地指出:“我们现在无疑地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政治动荡和革命的时期已经开始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第二国际的右翼势力完全坠入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的泥潭,公开倒向本国资产阶级政府一边,借口时代的变化从理论上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
随着帝国主义的到来,各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1905年由日俄战争引起的俄国革命,宣告了1871巴黎公社失败到1904年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的结束,开辟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
继俄国革命之后,中国等一系列亚洲国家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风暴。
这部著作先是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形成过程及主要特征,后又在上述基础上联系政治实践进行分析指出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大体是在十九世纪后三十年完成的。
由科技革命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以战争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着。
对此,列宁指出:“帝国主义,作为美洲和欧洲然后是亚洲的资本主义最高阶段,截至1898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已完全形成。
”主要标志是:“美西战争(1898年),英布战争(1899—1902),日俄战争(1904—1905)以及欧洲1900年的经济危机,这就是世界历史新时代的主要里程碑。
”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表现为,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在这里,列宁运用德、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料,论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观点,即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引起垄断,进而明确指出:“生产集中产生垄断,则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
”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第三,资本输出,列宁指出:“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
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和民众半饥半饱的生活水平,是这种生产方式的根本的必然的条件和前提”,其实质是“资本输出成了鼓励商品输出的手段”,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输出国发展上的一些停滞”。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对于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和发展。
列宁指出:“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自然地’走向达成世界性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
”国际卡特尔是国际垄断组织,垄断了国内外市场,支配了整个世界,列宁把垄断的这种“高得无比的阶段”称为“超级垄断”。
他以电气、石油、航运、铁轨制造、锌业、火药制造业等大量材料为例,说明了国际卡特尔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据此,列宁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在资本主义国家彼此联系得很紧密的时候,谈帝国主义只谈一国的情况是荒诞的”。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即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
系着的。
”“应当说,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世界瓜分完毕。
所谓完毕,并不是说不可能重新瓜分了——相反,重新瓜分是可能的,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
列宁指出,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讲,现代帝国主义最本质特征是金融资本和国际金融寡头的统治,金融资本是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最强大的支柱;金融资本是一切殖民地的真正主宰;“金融资本是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它甚至能够支配而且实际上已经支配着一些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金融资本还是一种超经济的统治力量,“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非经济的上层建筑,即金融资本的政策和意识形态,加强了夺取殖民地的倾向。
”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的形成;第二,资本输出迅速增加;第三,对殖民地的掠夺、剥削和依赖越来越厉害。
由于垄断加剧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寄生和腐朽性日益严重。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但终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灭。
”无产阶级革命的物质条件已经成熟,“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针对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新的超帝国主义的政策,将以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来代替各国金融资本的相互斗争”。
列宁指出:超帝国主义阶段是不存在的,“和平的联盟准备着战争”,尽管几个帝国主义强国可能结成一个联盟,即“超帝国主义”的联盟,但这“只会是前后两次战争之间的‘喘息’”,新的不平衡必然使和平遭到破坏。
列宁同时还指出,“战争使最文明,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入饥饿的境地。
”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距今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但是列宁对资本主义经济阶段的划分,关于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科学判断等理论创新,依然没有过时,对于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依然有重大指导意义。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情境没有发生改变,垄断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纵观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有了新的重大发展,资本主义比以前更加富有、更加富于人性化、更加有生命力,然而,透过这些新变化,我们更应当清醒地看到垄断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活跃的经济现象,一般垄断已发展为“特殊垄断”和国家垄断,国家垄断又发展为国际垄断,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影响。
当代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历史情境没有改变。
其次,金融资本在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依然是无法替代的。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球金融资本的贪婪和造成的危机表明,金融资本仍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掠夺财富的锐利武器,也是帝国主义自我毁灭的武器,过去,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现在则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如亚洲金融危机、欧洲信贷危机、美国信用危机等。
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垄断最新最高阶段出现的新问题。
列宁有关金融寡头垄断和资本全球流动等理论,是研究世界资本市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等问题重要的理论依据。
再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仍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不管它是从经济上对世界市场已经瓜分完毕,还是从政治上对殖民地等领土已经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攫取更多的殖民地,必然要发生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列宁指出,“资本家瓜分世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心肠特别狠毒,而是因为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使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条获取利润的道路,而且他们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其他方法。
”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一
方面,市场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所体现的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大的垄断形式的跨国公司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加速技术垄断的进程,现代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变革,实现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美国的新经济持续十年实现经济增长等等,说明资本主义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和私人占有的矛盾不断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所面临的许多严重的社会矛盾,在资本主义前提下是无法解决的。
无论资本主义国家如何采取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形形色色的改良工具,只能使帝国主义的生命得以延续,但却无法阻止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仍然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经济1302 梁皓1304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