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 Little Learner Magazine
Teaching Practice November 2016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

体育教学创新是指教师运用发展性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动态性教学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它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启发和培养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说起。

一、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和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

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能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有其独特的属性,学生是自觉的完整的个体。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明确教学的目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爱好深入了解。

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尽快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上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从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和激情,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表现出来,一切也会等于零。

而创新总是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敢于放手,给学生适度的“自主权”和“自由度”,让学生在课堂中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锻炼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支配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如:在游戏教学中,我分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
球,定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
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出大家喜欢的、具有新意的、有利于锻炼身体的体育游戏。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和选择,同学们创编了“投球得分”“双腿夹球比
快跑”“叫号接球”“打活动目标”“接球击人”等多种游戏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优化教学的内容
首选是精选教材。

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的中心,我们需要的是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教材,而不是只在理论与逻辑上讲得通的教材,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有许多是从体育院校教材中简化而来的。

体育课为了配合“达标”测验、升学考试,只能围绕这些相对单调、乏味的
项目进行日复一日的练习、测验,学生不是专业运动员,这些枯燥乏味的项目训练,肯定会使小学生感受不到上体育课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

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

因此,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其次是增加游戏。

体育游戏是由一
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运动。

它既不是组织松散的一般性游戏,也不是控制严格的一般性体育教学和训练,它以其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游戏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

游戏过程中可让学生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

整个游戏中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比赛氛围,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很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给予恰当的评价创新成果的产生即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的结晶和体现。

小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是一个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也可以是对自然和社会的一个新见解、新观点,还可以是一个小发明、小制作。

鉴于此,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星星点点的创新成果,都大力肯定,极力赞扬,为他们的较大发现进行全校表扬,以期达到学生创新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注重学生在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把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如在游戏“改换追击目标(又名贴喝饼)”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在原有的方法中,逃的以逸待劳,追的人越追越累,常常出现“耍猴”现象,能不能改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贴,被贴者追,原追者贴”的形式。

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只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适时加以肯定学生的创新,从而使学生常置于“高期望———高表现———高期望”的良性循环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接受各种教育教学,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筅江苏\严夕峰课改平台视界·汇信息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