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侧门闭合力差问题排查与整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轿车侧门闭合力差问题排查与整改
许冰
【摘要】轿车侧门闭合力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通过一个车门就可以评价其设计和制造水平.介绍三厢轿车侧门闭合力状况、门闭合力的评价标准、门闭合力
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某车型侧门闭合力差影响因素进行排查与整改,对整改过程做一
个总结,为后期侧门闭合力差问题整改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5页(P53-57)
【关键词】侧门;闭合力;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作者】许冰
【作者单位】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82+1
轿车车门闭合力是影响车门关门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最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生产高也越来越重视顾客的主观感受,可以说通过一个车门,就可以评价其设计和制造水平。

对于一个车门,闭合力大或闭合力小都会给顾客不舒服的感觉。

此文来源于某汽车企业某车门出现了闭合力差、关门费力的现象,把影响闭合力的因素用鱼刺图形象地表达出来,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排查,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在攻关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使闭合力整改到可接受的范围内。

车门闭合力,本质上,不是字面意义上“力”的问题,而是关门时一系列的主观感受。

如果说:这门闭合力有问题,可能意味着关门时需要很大的力气,关门时挡位力不好等。

同一台车,男性和女性,成年人与孩子,不同地域的人的感受可能不同。

那什么样的车门闭合力是好的呢?通常来讲,当车门越过限位器最后一挡时,车门可以自动关上,或者至少是将第一道锁关上。

如何把闭合力好或差的表达方式从主观感受转化为工程语言,各车企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为3种方式:一种是测量最小关门力评价车门闭合性能;一种是
测量最小关门能量评价车门闭合性能;最后一种就国内常用的,测量最小关门速度评价车门闭合性能。

关门速度通俗叫法是闭合力,下文提到的闭合力就是闭合速度的意思。

文中用的测量方法,就是测量最小关门速度来评价闭合力好差。

通过大样本的观察与测量,同一个人测量,关门速度值是恒定的。

一般设计要求为0.8~1.2 m/s。

文中论述的车型左后门闭合速度为1.6 m/s,超差率达60%,右后门闭合速度为
1.45 m/s,超差率达10%,前门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主要从影响闭合力的要素来
分析闭合力差的根本原因。

影响门闭合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铰链限位系统自身的空转阻力矩(可接受标准:冲压铰链(0.2~0.9)N·m,型钢铰链2.5 N·m以内,型钢自限位的非过挡力矩(0~0.2)N·m);(2)铰链同轴度;(3)铰链自身的轴线倾角(批量时,此因素更改量很大,一般不做考虑);(4)密封条压缩载荷;(5)缓冲块反弹力;(6)门框条门
洞条内间隙;(7)整车通风系统;(8)门锁啮合力;(9)钣金干涉问题;(10)两道密封排气是否顺畅。

将这些影响要素用鱼刺图扩展说明(见图1),排查合格部分此文略过。

2.1 排查单件
在系统地研究门闭合力之前,首先保证匹配件的单件是合格的。

经三坐标测量,侧围是合格的,内板个别点不合格,见图2。

整改措施:冲压工艺科负责整改内板单件不合格点,整改后的内板单件再次进行三坐标测量,合格后开始系统排查门闭合力。

2.2 铰链同轴度
铰链同轴度排查,首先排查单件上检具是否满足要求,铰链活动页、固定页上检具应满足要求,三坐标检测也应满足要求;接下来就检测上下铰链装车上是否满足铰链同轴度要求,测量条件:将CP5匹配合格的车身4个门拆下,将固定页切割掉,上下铰链活动页留在车门上,一起送三坐标室测量(见图3)。

每个项目都有对铰链装调的不同要求,一般常用两种检测标准:(1)上下铰链的同
轴度小于φ1.5 mm;(2)单铰链轴线与理论轴线的角度小于0.5°,两个铰链轴线的夹角小于0.5°。

现在用第二条来对铰链同轴度做评价。

经三坐标检测,某车型左
后门上下铰链轴线夹角1.324°,右后门上下铰链轴线夹角0.729°,前门均在0.5°之内,得出结论为左右后门铰链同轴度超差。

影响上下铰链同轴度的因素主要有:(1)铰链工装;(2)调整线上工人调整方法。


链是通过工装先装在车门上,然后再在调整线上装到车身上,工装经三坐标标定合格后,基本上车门这侧的铰链在调整线上是不允许调整的。

但排查发现,在调整线上,为保证车门与侧围的间隙和平度,车门侧车身侧铰链都做了调整,导致车门上下铰链同轴度很差。

整改措施:为保证上下铰链同轴度,不允许调整车门侧铰链,通过调整车身侧铰链来保证车门与侧围间隙平度。

通过执行该措施,车门上下铰链同轴度满足设计要求。

2.3 密封条压缩载荷
门洞门框密封条理论压缩载荷:门框密封条压缩载荷为(4.5±2)N/102 mm;门框密封条压缩载荷(铰链处)为(5±2)N/102 mm;门洞密封条压缩载荷为
(3±2)N/102 mm;门洞门框密封条实测压缩载荷均在(5.28±2)N/102 mm以上;导致门闭合力大。

门洞门框压缩载荷超差整改措施:要求供应商检测目前零部件压缩载荷,供应商将压缩载荷整改合格(零部件整改方法此文省略)。

2.4 缓冲块反弹力
在门锁位置处进行测量,缓冲块的反弹力应小于30 N。

经排查,车门缓冲块与侧
围干涉1.3 mm,对门闭合力贡献值在30%~50%。

整改措施:通过更改内板缓冲块安装面,使缓冲块与侧围理论间隙1 mm。

更改
方案实施后,测量缓冲块的反弹力均小于20 N。

2.5 门洞条内间隙
门洞条内间隙定义值为(12±1.5) mm;单门的内间隙均匀度小于2 mm。

在焊装
测内间隙合格,整车内间隙后门上段B柱处内间隙走下偏差,个别点不合格,见
图4。

整改措施:在总装保证内间隙装调要求,内间隙按(12±1.5) mm,单门内间隙均
匀度小于2 mm。

装调方案实施后,每100台车抽检5台份,连续两个月测量,
门洞条内间隙满足要求,原闭合速度测量值为1.52 m/s,门洞条内间隙合格后,
测量闭合速度为1.42 m/s,门洞条内间隙对闭合速度的影响为0.1 m/s。

2.6 门框条内间隙
门框条内间隙测量比门洞条内间隙测量要复杂且难,通常国内测量内间隙多是测量门洞条内间隙,但实际上门框条内间隙对闭合力的影响更大。

首先沿门一圈做几个重要的断面,在断面中选择容易测量的部位(见图5),由于门框条内间隙无法用游
标卡尺或钢板尺测量,通常用油泥进行辅助测量,将油泥用手揉软,放在要测量的部位,将门轻轻关上,保证门间隙平度,再将门轻轻打开,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挤压的油泥厚度,即为门框条内间隙,油泥的特点是受热变软,且不容易变形,测量数
值很准确。

经测量,后门B柱(点1~5)及门锁处(点13、14)门框条内间隙走下偏差,点10测量值走下偏差(原因是点焊后起包变形)。

整改措施:后门B柱及门锁处靠总装装调来保证内间隙,点10加铜板保护,防止点焊后起包变形。

2.7 整车通风系统
据经验值四门两盖全关时测得的闭合速度影响值大于0.25 m/s时,会造成关门时,耳膜压迫感较强。

文中列举了几种车型各种情况对闭合力的贡献值(见表1),并实
际对后门闭合力大的车进行整车通风窗系统排查,所测的整车通风系统对闭合力贡献值均在0.4 m/s以上,分析认为是通风框面积偏小、通风框与后保距离偏小导致。

整改措施:(1)加大通风框面积;(2)更改后保险杠与通风框距离。

2.8 门锁啮合力
车门关闭过程中,通过锁体和锁扣之间的啮合来关闭车门,锁体绕锁扣旋转过程中,必然消耗动能,对锁扣调整到位时(即锁扣不打锁体,不会额外导致闭合能量增加)锁和锁扣啮合运动耗能进行分析,锁和锁扣啮合过程中力的变化范围为10~45 N,运动距离20 mm,即0.02 m,则整个运动过程能耗为:
由于锁扣上板型面与锁啮合面零间隙配合,对控制门下垂有利,但对调整要求比较高,如调整不到位,会造成门锁自身锁止过程中消耗能量急剧增加。

文中试验车型所测门锁啮合力在常温和高温均满足要求,在低温时所测啮合力50 N。

为降低门
锁啮合力,一般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降低门锁上旋转卡板硬度,但风险是有可能无法压住锁扣,行程过程中锁扣会碰撞其他零件产生异响;方案二,更改卡板扭簧扭矩,但风险是有可能造成卡板无法弹起,造成门锁自由状态无法打开,由于锁体是黑匣子件,更改有风险,故最终放弃对门锁啮合力值偏高的更改方案。

2.9 两道密封排气是否顺畅
文中门洞条排气孔示意方向与门框条相对,这样会造成关门瞬间,空气一起排入空腔,无法排出,会产生侧门排气声音,且造成闭合力值偏大。

整改措施:更改门洞条排气孔朝向(见图6)。

风险:在车门关闭状态时,在车门内部能够看到排气孔,影响内部外观。

为了解决后门闭合力大的问题,通过鱼刺图对要因进行分析和分解,在SOP阶段
最终得出了以下几个造成后门闭合力差的末端因素:(1)内板钣金密封面局部超差;
(2)铰链同轴度差;(3)密封条压缩载荷超差;(4)缓冲块反弹力超差;
(5)后门内间隙走下偏差;(6)整车通风系统差;(7)后门侧围铰链安装点不稳定;(8)锁扣调整不到位。

其实在设计前期,就要按闭合力CHECKLIST进行校核,铰链轴线倾角、缓冲块的压缩量、整车通风面积、两道密封排气不畅等问题就可以规避。

文中提到的车型后门闭合力差,通过相应整改措施后,闭合速度值下降到1.2 m/s之下,闭合速度
还有一个衰减值,一般在放置一个星期后,闭合速度会下降0.1 m/s左右,经整
改到达顾客手里,闭合速度值约1.1 m/s,顾客关门舒适度大大增加,达到顾客期望值。

【1】杨蕾,张淑敏,李应军.面向最优关门能量的轿车车门设计[J].机械制
造,2006,44(3):40-42. YANG L,ZHANG S M,LI Y J.Optimum Closing Energy Oriented Design of Auto Door[J].Machinery,2006,44(3):4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