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鼓乐铿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 鸡 出 山
《锦鸡出山》的音乐情绪是什么?乐曲真的是在 描绘锦鸡出山?为什么? 《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 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情绪上乐 观开朗向上积极明朗.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 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 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 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锦鸡出山》 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 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 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 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
尾声· 唱读
云南也是天天回荡在云南群山 之间的一种“云南响声”!一批又一批的演员上台 谢幕,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唱读《地球》这篇课文。 谢幕唱读声: 三十五, 地球! 如果地球是方的, 我们就有角落躲藏; 可是, 地球是圆的, 我们只能互相来往。
滚 核 桃
秋收时节,过去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习惯置于厦坡
(即瓦房顶)晾晒,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波滚下,坠地有声,乒 乓作响。乐曲模拟厦坡滚核桃的声响,表达了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 主要表现手法是运用鼓帮,鼓棰,锣鼓,花敲,等打击乐器!击鼓运用了磕、擦、 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干打的击奏法丰富的表现了农民欢庆丰收的 喜悦心情。用打击乐器模仿声音,通过强弱对比,快慢对比模仿滚核桃的 快慢,远近,多少,打击乐通常有打鼓边,鼓皮,刮鼓边,敲鼓棍等方式 技巧,通过技巧实现音乐感情或者叙事的表达。
演员吹、拉、弹、唱、打、跳,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他
们惊人的创造力,使舞蹈家杨丽萍瞠目结舌。他们随手摘一 片叶子就是唢呐,扳弯一根竹子就是笛子,采一朵山花就能 象喇叭一样吹开!他们手中的乐器,漫山遍野,就地取材, 随处可得。他们自制的独弦琴,从头到脚,全部都是用竹子 做的,音色十分的哀怨忧伤。他们的鼓里能倒出酒来,边打 鼓边喝酒,潇洒得不得了。他们能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工具, 把水声、风声、雨声、雷声逼真地搬到舞台上。
《云南的响声》是小河淌水的响声,也是大河涨水的响声;
《云南的响声》是风吹草动,打雷扯闪,虫鸣鸟唱,鸡叫狗 咬。云南民间的俗话说:云南的每一片叶子都会跳舞,云南 的每一个石头都会唱歌,连蝴蝶拍翅膀的声音都是节奏,谷 子拔节的声音都是旋律。许多类似谭盾这样的大艺术家,都 在这些自然音响里寻找到灵感,寻找到自己的根。
共同进步!
1987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龙年音乐周”闭幕式上,一曲绛州鼓乐精品
《滚核桃》,运用鼓帮、鼓棰等多种演奏技法,惟妙惟肖地表现了核桃晒 干后,从房顶滚落而下的音乐形象,赢得了听众阵阵掌声。
音乐很多时候来源于生活,滚核桃本是一件事,通过乐器,通过演奏的技
巧把它编排起来就形成了音乐,所以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但滚核桃这曲 虽然本意是描述滚核桃的情景,但其演奏的方式,技巧,演奏的乐器却高 架于生活,这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是一种生活外的音乐享受,是一种娱乐 艺术。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第二场· 太阳雨
求雨的人们呼风唤雨,他们逼真地模仿大自然发出的各 种音响,不仅盼望老天有眼,还盼望老天有耳,盼望老天能 听见求雨人们的心声,要风来风,求雨得雨。可是,老天很 有意思,常常是又出太阳又下雨。 (童声念白) 太阳雨,下不起;又出太阳又下雨,栽黄秧,吃 白米;青蛙出来讲道理。 一群求雨的女人,手持簸箕跪在麦子上,专注地凝视着天。 起风了!风声一阵紧似一阵。 闪电过后,传来隆隆的雷声。 一点,两点,雨声越来越密,噼里啪啦落了下来。 又是一声 闷雷,终于下雨了,雨越下越大。 所有一切音响,都是求雨 的人们发出来的。 女人捧起麦子,从双手间漏下,麦子落到 簸箕里,发出由小到大的雨声。 男人把麦子的雨下到女人伸 出的两个手掌上。 女人头顶簸箕,跳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 舞。 隔山隔水不隔音,做姊做妹要真心隔山阿老表隔山阿表 妹你要来呢嘎。男人和女人用簸箕中的麦子表达心中无比喜 悦的心情,把麦子扬到半空中,把筛子排成曲线,如波浪一 样翻滚,一时歌声,笑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第六节 鼓乐铿锵
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好比是一条长河,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一个继承关系。
----李焕之
云南的响声
大型衍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是原生态歌舞集
《云南映像》的姊妹篇。 和“原生态”的提法不同, “衍生态”,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大胆地往前迈了 一步。 《云南的响声》是最古老的响声。人类最早的 青铜乐器,就出在云南,距今2500多年。《云南的响 声》是大自然发出的响声。 “原生态”是生命之态,不是原始之态,原生态如果 只“原”而不“生”,那么,最原生态的音乐,应该 是猴子变成人之前,刺耳的叫声。 象每一个地方都会 有自己的方言一样,每一个地方都会发出自己特有的 响声,比如旧时上海弄堂里的嘈杂声,北京胡同里的 叫卖声,广东酒楼里的喧哗声,四川茶馆里的麻将声; 今日中国各大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大合唱声,打桩机 的轰鸣声,让人崩溃的电锯,电钻声,垃圾车沿街播 放N遍,某一只跑调的流行歌曲声等等。
童谣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
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 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 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童谣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二是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 大体说来,“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 乐谱、音节和谐简短的歌谣。它的叫法很多,如清 人杜文澜在《古谣谚· 凡例》中,把“儿谣、女谣、 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外, 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儿 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的。 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