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
一、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 )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shè jì(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jǔ(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 )里写词语。
(3分)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
(2分)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________(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分)
4、“这种设计”指是怎样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用“~~~~~”在文中画出来。
(2分)
二、阅读《守株待兔》片段,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给下列的字注音。
株( ) 颈()耒( ) 冀( )
2.解释下列句中带点字
兔走.触株()因释.其耒而守株()
3翻译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做任何事都不能有侥幸心理,不努力,是不会成功的。
三、阅读《蜜蜂》片段,回答问题。
①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为了证实
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二十只左右被闷.(mèn mē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jī j ǐ)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②第二天……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③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用“√”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________修辞方法,把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在蜜蜂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推测蜜蜂找不到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 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
捉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做法目的
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
C.两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7.从“二十只左右”“好像”“准确无误”“大概”这些词可以体会到法布尔________的品质。
8.作者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造纸术》片段,回答问题。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千,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吸取_____()制作______()
反义词:昂贵_____()困难______()
2.用横线画出“_____”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3.根据制作的顺序,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剪或切→()→()→捞→()
4. 蔡伦的造纸方法是怎样的,用“~~~~~”画出来。
5.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方法能够传承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