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范锡芸;卢红梅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实习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8名实习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结果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在16.5%~ 100%,多数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亲脸、抚摸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外,超过80%的实习医务人员认为亲吻、共同使用餐具以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生活行为有可能会感染到艾滋病病毒.结论部分的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学宣传册以及大众媒体,这说明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性,以及夸大其危险性的现象.由于艾滋病知识培训普及面小,培训内容有限,很少可以持续进行.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2(000)003
【总页数】2页(P8-9)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作者】范锡芸;卢红梅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高州525200;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广东高州52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艾滋病是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的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后天性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侵犯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人体免疫功能障碍,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体内不断的复制,逐渐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导发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了死亡。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属于全球流行重大的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的蔓延,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已进入了艾滋病快速的增长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成为每个实习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任务。

由于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导致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害怕的心态在许多实习医务人员的心中普通存在。

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的人缺乏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而造成的恐慌,导致一些患者受到歧视、冷淡的态度。

所以,目前对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当前预防控制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手段。

我院于2011年7~9月在一批实习医务人员进入临床实习前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生活行为的调查。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7~9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一批实习医务人员188名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179名(96.3%),男9名(3.9%);年龄21~24岁,平均年龄21.95岁,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设计艾滋病问卷调查表,进行艾滋病知识、来源以及态度的现况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传播途径、如何预防、对艾滋病的态度以及生活行为等,由专业人员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

现场发放188份调查问卷,当场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有效率达到100%。

调查后对实习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见表1。

2 结果
表1 实习生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知识来源人数百分率(%)艾滋病教学 98 52艾滋病宣传 26 13.8大众媒体 34 18专业杂志 24 12.7临床带教老师讲解 6 0.31 表2 艾滋病知晓比较偏低的题目题目正确回答人数百分率(%)我国首例艾滋病发生在哪一年? 24 12.7共同使用餐具及公共马桶会感染艾滋病吗? 36 19.1蚊虫叮咬会传染到艾滋病吗? 120 63.8一般的消毒用品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吗? 85 45.2
2.1 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晓率
知晓率在16.5%~100%,多数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亲脸、抚摸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外,超过80%的实习医务人员认为亲吻、共同使用餐具以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生活行为有可能会感染到艾滋病病毒。

对艾滋病基础知识30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普及率低于50%,有12个问题的知晓率在50%~90%,见表2。

2.2 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
有26.5%的实习医务人员与艾滋病患者共同上课不会觉得烦恼,41.4%的实习医务人员知道室友有艾滋病,会搬出去住,69.1%的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亲人跟朋友患有艾滋病,会仍然与他们交往,见表3。

表3 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例(%)]题目不清楚如果认识的同学是同性恋,会接受吗? 55(29.2) 82(43.6) 53(28.1)与艾滋病患者共同上课,会让您烦恼吗?50(26.5) 96(51) 42(22.3)如果知道室友患有艾滋病,会搬出去吗? 78(41.4)
54(28.7) 56(29.7)如果您有亲人或朋友患有艾滋病,会与他们仍有来往吗?
130(69.1) 32(17) 26(13.8)如果患了艾滋病,病情应该让别人知道吗? 85(45.2) 78(41.4) 25(13.2)是否
3 讨论
3.1 端正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很多不同。

近年来,通过社
会媒体的宣传,实习医务人员掌握了基本的艾滋病常识,但是不够全面,对艾滋病的专业性知识也了解不足。

大部分的实习医务人员能认识到艾滋病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也会同情艾滋病患者。

但是对艾滋病患者仍然会抱有恐惧、害怕的心理。

针对实习医务人员知识掌握的薄弱部分,在临床中系统的提高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专业
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改变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负面心理。

提倡实习医务人员在临床中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艾滋病患者。

实习医务人员作为未来的医务人才,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对象,同时也肩负着对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工作,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又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是对其他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教育的很好资源,是开展社会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

3.2 艾滋病临床行为干预模式
尽管现在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的宣传报道很多,但是涉及的内容都较浅显,过多的强调
艾滋病的危险性。

知识的不正确性,引起了很多人对艾滋病感染者错误的理解以及
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从而影响了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正确态度。

通过开展对艾滋病
知识的教育,提高实习医务人员对其知识的掌握,弥补了实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
不足。

通过对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后,大部分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表示同
情和支持。

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跟害怕心态有明显程度的降低。

但仍然难以消除。

实习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担跟恐惧,可能是他们产生逃避护理行为的主要原因。

但作
为实习医务人员应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全面了解艾滋病感染者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和同情。

参考文献
[1] 王鑫.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
报,2009(34).
[2] 彭佳林.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行为干预模式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2008.
[3] 赵莉丽.艾滋病健康教育服务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