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乡村和城镇第2节城镇化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步 早晚 原因
早__ 工业化早__
晚__ 工业化晚__
目前 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速度加快
原因
城镇化已推进到________ 的后阶期段成熟
城镇化还处于较__低__水__平__
高低
高
低
城镇化 水平
原因 起 步 早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起 步 晚 ,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高,带动城镇化进程 低,乡村人口基数大
房的颜色五彩缤纷
城镇中的各种建筑,反
映了某种文___化_意识和审 北京四合院在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__制__ 美情趣
城镇的空间格局反映某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__主__为中心的思
种价值_追__求_
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02
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
考点一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考点二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长沙市与其他地区相比,省会城市经济发 第(2)题 达,体育非遗挖掘、申报能力强,数量多__ 思维路径
洪涝
第(3)题
【我的解答】(1)C (2)D (3)C
『核心突破』
突破一 城镇景观的文化内涵
景观类型
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
我国江南地区 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水中, 追求返璞归真、回
城镇的粉墙黛 低调而又淡雅,与秀美山川相 归自然的精神,追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问题及原因
问题
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
表现 和噪声污染等
交通拥堵、住__房__紧张等
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城镇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污__染__物__
增加,缺乏合理的城市规
原因 超出一定的限度,城镇环境质
量就会下降
划 和 管 理 , _基__础__设__施_ 不 能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1.世界城镇化进程 (1)18世纪中叶之前:世界城镇化水平_极__低_。 (2)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世界城镇化开始加__快__发__展__。 (3)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迅___速__上_升__。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当地人们的社会组 族而居,体现了御外 祠堂、书院等,体现
织形态、精__神__追求 凝内的集__体__精神
着当地的耕__读__文化
2.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具体体现
例证
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 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
化 底 蕴 , 会 有 自 己 的 萨的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
色__调__、色彩
第八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01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一、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的概念 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__镇__地区的过程,也 称城市化。 2.城镇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_增__加_。 (2)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_上__升_。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_扩__大_。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城__镇__人__口__占__总__人__口__的__比__例__。
『对点训练』 考向1 城镇化进程
(2022·海南卷)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 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1.D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比 接近80%,但是多年来变化情况基本稳定在80%左右;由材料无法 得出三个产业的具体产值,也无法得出第一产业的产值;第二、第 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多年来没有超过40%,所以推测第一产业从业 人口比重超过60%;城镇化率在多年间稳定上升,但没有超过40%, 所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第2题,该国该时期第一产业比重 较高,城镇化率不高,说明此时工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 平也不高,推测仍处于发展的早期,缺乏技术支持,农业生产水平 较差;就业机会多是由第二、第三产业提供,如果第二、第三产业 比重不高,则说明就业机会不是很充足。
【思维培养】 文字: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知 表格: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
识 材料信息 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
储 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备 调运知识 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我的解答】(1)A (2)B
『核心突破』 突破一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考点一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典例导悟』
(2022·全国乙卷)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 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 化。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2010—2020年中心 2010年中心城区人 2010—2020年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思维培养】
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批;龙常被先民视
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
材料信息
知识储备
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图
像:体育非遗大多沿湘江及其支流分布
调运知识 影响非遗申报的因素,影响洪涝灾害的原因
体育非遗大多沿湘江及其支流分布,河流因素 思维路径 第(1)题 是影响最大的自__然__因__素__
建筑高度向郊区递减 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
现代文化特征
欧 洲 城 市 中 心 多 为 广 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著名建
城区以外地区人口 口比重/% 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建筑遵循严格礼制
体现长幼有序的家庭 文化
突破二 地域文化对城镇建筑的影响
地域文化对城镇的影响非常广泛,尤其以对城镇建筑的影响最为突
出,城镇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
(1)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类型
表现
原因
美国 城市
欧洲 城市
美国发展历史短,虽然早期移民大量来
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自欧洲,接受了欧洲居民的文化传统,
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2.区域差异:目前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主要是因 为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与_经__济__发__展_不相适应。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应用方向:城__市__规__划__、市__政__建__设__、公__共___服__务_等。
2.主要表现 (1)城市日常生活。 借助地__理__信__息__系__统__对各类空间信息的储__存__、分__析__和处__理__功能,结合 全__球__卫__星__导__航__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为市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2)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依托其强大的数__据__管__理__、_图__层__分__析_、制__图__等功能,为 政府、企业等提供全__方__位__的应用服务。
瓦
辉映
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智利瓦尔帕莱
该城市为港口城市,修船工将 修船剩下的油漆调为各种颜色
反映了当地的生产
索老城区住房 涂在自家的房子上,可以防止 特点和风俗习惯
颜色五彩缤纷 海风对木制房屋的侵蚀
景观类型
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
我国古代都城 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 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
建设
城居中
思想
北京的四合院
固体垃圾污染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 处理方法
噪声污染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要素
影响
解决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
条件差
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社会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秩序混乱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 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 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 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3)建设生态城市。
业结构;②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 结构
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要素
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 科技
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 进步
发展水平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 文化
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 交流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2)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3)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③先
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五、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具体体现
例证
乡村景观能够体现 江西婺源月亮湾“宅 安徽宏村:村落水系
人 们 顺__应__自__然__ 、 趋 利避害的生活智慧
高田低”的空间 局,使得高宅可避 水、低田便于灌___溉_
格 洪
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水 源,而且调节了气 温,创造了一种良好
乡 村 景 观 能 够 体 现 福 建 永 定 土 楼 适 宜 聚 的_人__居_环境;村中的
4.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关系。 ①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__业__化__程度和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 ②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2)城镇化的意义。 ①促进区域_经__济__增__长_。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改善城乡居__住__环境。 ④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3.B 解析: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没有改变河网, ①错误。污水管进行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 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②正确。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 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③正确。雨污分流收排系统 并没有节约土地,④错误。
考点二 地域文化对城镇景观的影响 『典例导悟』
突破二 城镇化的不同阶段 1.郊区化
2.逆城镇化
3.再城镇化
突破三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自然环境 (1)有利影响。
(2)不利影响。
2.人文环境
(1)有利影响。
要素
影响
人口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
转化 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①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 产业
考向2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2021·浙江1月卷)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 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 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 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 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不利影响。
要素 影响
解决措施
资源 耕地面积减少 城镇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短缺 水资源短缺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大气污染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 建立绿化隔离带
环境 水污染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污染
(2022·湖南卷)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 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 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 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 遗总数的一半以上。如图示意湖南省湘 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 (1)~(3)题。
(1)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