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遥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卷
1.下列有关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遗传物质都是DNA
B.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C. 病毒进入原核细胞后,细胞内的溶酶体会将其“消化”
D. 病毒能够借助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的核糖体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答案】D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
B. 无论是木材的燃烧还是细胞呼吸,反应的本质都是纤维素或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氢被氧化成水
C. 当你用手长时间举着一个重物时,手臂会感觉酸软乏力,这时你的肌肉细胞主要进行厌氧呼吸
D. 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与微生物的酒精发酵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TP+4[H];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H]+2ATP;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H]+6O212H2O+34ATP。

2、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4[H]+2ATP;
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丙酮酸+4[H]2C2H5OH+2CO2或2丙酮酸+4[H]2C3H6O3。

【详解】依据细胞呼吸的过程,细胞呼吸就是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依据细胞呼吸的过程,是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故无论是木材的燃烧还是细胞呼吸,反应的本质都是纤维素或葡萄糖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B正确;用手长时间举着一个重物时,手臂会感觉酸软乏力,这时肌肉细胞仍然是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来提供能量,C错误;若食品中微生物超标,微生物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产生酒精,故发酵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与微生物的酒精发酵有关,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下图I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变化,图II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I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①②④⑤四个时期
B. 图l中只有③⑥⑦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相等
C. 图II中ab段细胞的染色体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仅bc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D. 图II中e的产生是受精作用的结果,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1:1
【答案】D
4.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B. 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但不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 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C
5.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D.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外界环境剧变不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答案】D
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产生的具有调作作用的物质
B.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上端
C.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时,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D. 横放植物的茎进行背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B
7.黄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图1中的①~⑤表示发生在
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图2是某科研小组在探究环境因素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影响时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图中lx:勒克斯,为光照强度的单位)。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__________。

过程②的进行除图中的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

(2)当环境中CO2浓度为200 mg·L-1时,黄瓜幼苗固定的CO2可来自__________(填“呼吸作用”“外界环境”或“呼吸作用和外界环境”)。

(3)b~c段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

d点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适当遮光可以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发现的真实性,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3和丙酮酸 (2). ATP和酶 (3). 呼吸作用 (4). 光照强度 (5). 在CO2充足的情况下,d点光照强度较c点更强,光合速率大,而呼吸速率相同,因而d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 点 (6). 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的黄瓜幼苗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
8.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2米左右。

图一是该家族遗传系谱图。

图二表示某男性的某个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的部分图像(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显/隐)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图二曲线上________点(用字母填空)与图三的C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

(4)进行图三所示细胞增殖的场所是_______。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

(用字母填空)
【答案】 (1). 隐(2). X (3). Ⅰ1 (4). 1/4 (5). D (6). 精细胞 (7). 睾丸
(8). B→C→A
9.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细菌进入机体后,机体首先发生的是_________免疫;细菌外毒素能够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该外毒素称为_____________。

(2)细菌外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后,体液免疫不能再发挥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________细胞与被外毒素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淸除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3)研制疫苗时可选择该细菌的减毒外毒素或________(填“α”或“β”)亚单位。

【答案】 (1). 非特异性免疫 (2). 抗原 (3). 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4). 效应T (5). 细胞凋亡 (6). β
10.“莲藕生态养鱼”是种养复合生态型的农业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多样性;荷叶有的挺水有的浮水,错落有致,这种现象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

(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____(填“增加”“不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为了获得更大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基因 (2). 不属于 (3). 降低 (4).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 (5). 减弱 (6). 生态系统的组分减少,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减弱11.山楂酒具有活血、补气、健脾等功效,对恢复体力、增加精力、促进食欲有较显著的功效。

以下为山楂酒制作的有关过程。

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请写出山楂酒制作的原理(用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山楂酒发酵有关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山楂酒制作中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的温度应该在______℃,在发酵过程中要先通气后密封,先通气的原因是____。

(4)检验是否产生酒精可在______条件下,用______试剂检测。

(5)若要进一步制作果醋,应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菌种。

【答案】 (1). C6H12O6 2C2H5OH+2CO2 (2). 酵母菌 (3). 野生的酵母菌 (4). 18~25 (5).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增加菌种数量 (6). 酸性 (7). 重铬酸钾 (8). 醋酸菌
12.苜蓿夜蛾是番茄的主要害虫之一。

某实验室将抗虫基因转入番茄,培育出抗虫番茄。

下图是获得转基因
番茄的技术流程[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 R)作为标记基因,番茄叶片对卡那霉素高度敏感],请据图
回答:
(1)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DNA连接酶根据来源分为两类:
T4DNA连接酶和E·coli DNA连接酶。

这两种酶作用有所差别:__________只能连接双链DNA的黏性末端,
而__________既可以连接双链DNA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的齐平末端。

(2)土壤农杆菌的感染特点是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__________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__________
植物没有感染能力。

(3)将重组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的目的是利用农杆菌能够感染番茄细胞,并将__________转移至受体细胞
的特点,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中,并插入到番茄细胞的__________上,最终形成转基因植株。

(4)将经过__________形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一定浓度植物激素和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在适宜条
件下进行培养,筛选出转基因番茄。

(5)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番茄是否含有目的基因时,需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进行第一轮扩增。

【答案】 (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 E.coliDNA连接酶 (3). T4DNA连接酶 (4). 双子
叶 (5). 单子叶 (6). T-DNA (7). DNA (8). 脱分化 (9). 卡那霉素 (10). 抗虫基因
(目的基因) (11). 转基因番茄的DNA(或含目的基因的番茄D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