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学素养上,古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课题组通过“确立古诗文吟诵选材方向――编制古诗文吟诵教材――设计古诗文吟诵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古诗文吟诵活动――学生成果展示与评估――进行反思小结”一系列环节,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收集、整理、剖析了大量经典诗文诵读的实践案例,探索了循序渐进、反复巩固的经典诗文诵读路径,构建了立体多元的经典诗文诵读体系,初步完成衢州市实验学校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课题的
研究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文学素养同步得到了提升。

诵读经典诗文探索路径构建体系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提倡让中小学生从小阅读本民族的基本文化经典,例如俄国人对普希金的推崇,丹麦人对安徒生的敬仰,英国人对莎士比亚的热爱?。

1 正像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俄罗斯的普希金的诗文一样,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汉字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是诗的,相反一大行
英文字倒不容易成为诗。

”中国历史上许多大诗人呕心沥血,丰富完善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像骈俪典雅的汉赋,工整优美的律绝,荡气回肠的古风,豪放婉约的词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小学课本里古代诗文的比例还是太少,所以我们将精心选编一些优秀古诗文作为课本的延伸和补充。

近年来,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在青少年中进行传
统文化教育这一问题也普遍关注。

他们提出,中华文明不仅活在典籍、展品中,更应活在大众的精神生活中。

在全国上下矢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更需发掘中国历史上丰富的审美、
道德资源,用民族文化的优秀经典教育下一代。

学术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由来已久,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一个国家没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不行,但光有科技也不行。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注重对青少年一代进行人文素质的
培养熏陶。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古诗文的普及和吟诵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怏怏大国的诗风词韵陶
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古诗文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一字道破天机。

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

读者在诵读过程中,大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

在提高学生个人
的文学素养上,古诗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 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小学生对祖国与民
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

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而古典诗歌兼跨德育、智育和美育范畴。

读一首诗就好比结识一位朋友,欣赏
古代优秀诗文就如同与一批历史上最杰出的中国人对话,无形中在气质上、人格上都受到感染。

古诗文可以使我们以一种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体味多姿多彩的人生,在平常的生活中
发掘诗意和哲理。

古代诗文中的人生意境可以成为一个人事业发展的深厚土壤。

3、当年,以“兼容并包”著称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经拒绝聘用一位才华出众的留学生,只因为那位留学生不肯用中文交谈。

翻译家傅雷身处逆境时,仍然要求远赴英国的儿子傅聪用中文通信,
并对他在信中引述《论语》中的一段话感到欣慰。

蔡元培和傅雷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但都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视为立身之本。

他们胸中激荡的爱国主义情思令人感奋。

古典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也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古诗中代父从军的花木兰
激励着学生为保卫国家献出自己的一切,“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教会了学生如
何做一个高尚的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描绘了山河的壮丽。

在反反复复的吟诵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敬宜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