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普通班)
一、选择题(3*25=75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基态时,将释放能量
B.我们看到的灯光是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吸收能量的结果
C.电子发生跃迁时吸收或释放能量不同,光谱不同
D.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定元素
2.下列微粒:①H3O+②[Cu(NH3)4]2+③CH3COO-④NH3⑤CH4中存在配位键的是()A.①②B.①③C.④⑤D.②④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负性是原子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大小的一种度量
B.第一电离能大的原子一定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大于1.8
D.同周期元素电负性整体逐渐增大,但第ⅡA族>ⅢA族、第ⅤA族>ⅥA族
4.下列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
A.H、Li、Na、K B.I、Br、Cl、F
C.Na、Mg、Al、Si D.Si、Al、Mg、Na
5.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x+2 B.x+4 C.x+8 D.x+18 6.向下列配合物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不.能生成AgCl沉淀的是()
A.[Co(NH3)4Cl2]Cl B.Co(NH3)3Cl3
C.[Co(NH3)6]Cl3D.[Co(NH3)5Cl]Cl2
7.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①5s②2d③3f④1p⑤3d
A.①② B.③⑤ C.①⑤ D.③④
8.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H<Li<Na<K
B.元素的电负性:Na>Al>P>Cl
C.原子半径:C<N<O<F
D.能级的能量:3d>4s>3p>3s>2p
9.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下微粒结构不相似的是()
NO
A.CO和N2B.O3和
2
C.CO2和N2O D.N2H4和C2H4
10.下列各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S<N<O<F B.S<O<N<F
C.Si<Na<Mg<Al D.Br<H<Zn
11.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Z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C.X、Y、Z在常温下均为气态D.A、B、C、D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12.迄今为止,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元素位于()
A.ⅡA族 B.ⅦA族
C.ⅣA族 D.ⅤA族
1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K能层和L能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能层和M能层的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的原子()
A.具有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B.含有的质子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M能层的电子能量最高D.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的5倍
14.元素周期表长周期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8列,即碱金属是第1列,稀有气体是第18列。
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
B.第15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是n s2n p5
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元素一定在第二列
D.第11、12列为d区的元素
15.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CH4B.NH3C.H2O D.CO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 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 分子稳定
17.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
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
B.元素Y是ⅢA族元素
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18.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19.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是在()
A.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B.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C.无法确定运动区域离核远近 D.化学变化中较难失去
20.现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元素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②元素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③元素电负性很小表示该元素的单质不发生化学反应;④元素电负性很大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般易得到电子。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下列各组离子中因有配合离子生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a+、Cl-、
NO-
3
B.Mg2+、Ca2+、2
SO-、OH-
4
C.Fe2+、Fe3+、H+、
NO-
3
D.Ba2+、Fe3+、Cl-、SCN-
22.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A.Na>Be>C>F
B.S2->S>O>F
C.S2->Cl->K+>Ca2+
D.O>F>Na>Mg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S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
C.
NH+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
4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24.以下现象与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的是()
①霓虹灯发出有色光;②棱镜分光;③激光器产生激光;④石油蒸馏;⑤凸透镜聚光;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现五彩缤纷的礼花;⑦日光灯通电发光;⑧冷却结晶;⑨焰色反应。
A.①③⑥⑦⑨ B.②④⑤⑧⑨
C.①③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25.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A.原子中2p能级比2s能级多一个电子的第二周期元素
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的元素
C.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元素
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元素
淇县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2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26.现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
其中,X和Z 是金属元素;V和Z属同一主族,它们原子的最外能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也属同一主族,它们原子最外能层p能级的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两倍;X原子最外能层上的电子数等于Y原子最外能层上电子数的一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W ,X 。
(2)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Y是,Z是。
(3)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27.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元素的名称及核外电子排布式。
(1)A元素原子核外M能层电子数是L能层电子数的一半:。
(2)B元素原子的最外能层电子数是次外能层电子数的1.5倍:。
(3)C元素原子的次外能层电子数是最外能层电子数的1/4:。
28.已知A元素原子M能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原子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能层数相同,B 元
素的原子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C元素原子与A元素原子位于同一主族,其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其最外层的电子填充的能级为。
(2)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其核外共有个能层,个能级填充了电子。
(3)A、B两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名称是。
(4)B与C的单质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的物质的电子式为。
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
1.【解析】灯光是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释放能量的结果。
【答案】B
2.【解析】H3O+中H+与水分子中的氧之间存在配位键;[Cu(NH3)4]2+的Cu2+与NH3的氮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其他微粒的原子间都是成键原子共同提供电子形成的共价键。
【答案】A
3.【解析】第一电离能大的原子表示原子不易失去电子,不代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B选项错;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1.8,C选项错;同周期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没有特殊的,D选项错。
【答案】A
4.【解析】选项A、B中,四种元素处于同一主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所以A正确,B错误;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整体逐渐增大,但有特殊,其第一电离能顺序:Si>Mg>Al>Na ,C、D均错误。
【答案】A
5.【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相邻两个周期内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与周期表的结构的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左上图:上下差2;右上图:上下差8;左下图:上下差18;右下图:上下差32。
因此,同族相邻两种元素的序数之差为2、8、18、32。
【答案】B
6.【解析】配合物的内界与外界由离子键结合,只要外界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即有AgCl沉淀产生。
对于B项,配合物分子的化学式为[Co(NH3)3Cl3],Co3+、NH3、Cl-全处于内界,不能电离,不存在Cl-,所以不能生成AgCl沉淀。
【答案】B
7.【解析】第二能层只有2s、2p能级,第三能层只有3s、3p、3d能级,第一能层只有1s 能级,故②、③、④均不正确。
【答案】C
8.【解析】逐项分析。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选项B错误;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选项C错误;根据构造原理知,选项D正确。
【答案】D
9.【解析】紧扣等电子体的概念进行分析:组成粒子的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粒子,称为等电子体。
【答案】D
10.【解析】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是一致的。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同一主族内从上至下电负性减小。
根据这一规律判断,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
11.【解析】D的原子半径最小,且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推知D为氢,再联系A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得,A为碳、C为氧,以此B为氮。
【答案】A
12.【解析】碳是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因此,它位于第ⅣA族,答案选C。
【答案】C
13.【解析】K能层和L能层电子数之和等于L能层和M能层的电子数之和,说明该元素原子M能层的电子数为2个,是镁元素的原子。
【答案】C
14.【解析】第9列是过渡元素中的第Ⅷ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A正确;第15列是第ⅤA 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 s2n p3,故B不正确;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元素除第二列(第ⅡA族)外,还有零族的氦元素及众多的过渡元素,故C不正确;第11、12列是第ⅠB、ⅡB族元素,为ds区元素,故D不正确。
【答案】A
15.【解析】CH4是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109°28';NH3是三角锥形,键角约为107°;H2O 是V形分子,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CO2是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
【答案】D
16.【解析】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A项错,D项正确;H—H键没有方向性,B项错;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叫键长,C项错。
【答案】D
17.【解析】X的第一电离能(I1)远远小于I2、I3等,可知X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常见化合价为+1价,且与Cl元素形成XCl,A、C两项正确;Y元素的I1、I2、I3相差不大,与I4相差悬殊,故Y最外层有3个电子,为ⅢA族元素,Y若处于第三周期则为Al,与冷水不
反应,故B正确,而D错误。
【答案】D
18.【解析】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必须遵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只有C 选项正确。
【答案】C
19.【解析】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离核越近,电子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能量越高的电子,越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失去。
【答案】B
20.【解析】元素电负性越大表示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弱,①说法错误;元素电负性很小表示该元素的单质易失去电子,③说法错误。
其余正确。
【答案】D
21.【解析】A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B项中离子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Fe3+与SCN-配合形成配合物离子[Fe(SCN)n]3-n(n≤6)。
【答案】D
22.【解析】A中,Na原子半径大于Li,Li大于Be,Be、C、F在周期表中同周期,A正确。
B中,S、O同主族,O、F同周期,S2-半径大于S原子半径,B正确。
C中,四者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半径依次减小,C正确。
【答案】D
23.【解析】NCl3分子的电子式为,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P4为正四面体分子,但其键角为60°,B错误;
NH 为正四面体结构而非平面正方形
4
结构,C错误;NH3分子有一对未成键电子,由于未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其键角为107°,呈三角锥形,D正确。
【答案】D
24.【解析】棱镜分光、凸透镜聚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与电子的跃迁无关;石油蒸馏和冷却结晶都是通过改变温度,根据其沸点不同和溶解度不同而分离物质的实验,也与电子的跃迁无关;①③⑥⑦⑨都是核外电子的跃迁引起的。
【答案】A
25.【解析】A项为N,B项为Al,C项为Ne,D项为F,故F2的氧化性最强。
【答案】D
26.【解析】V、W、X、Y、Z五种元素分别为:H、O、Al、S、K。
反物质与普通物质不同的是,反物质的质子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答案】(1)1s22s22p41s22s22p63s23p1(2)[Ne]3s23p4[Ar]4s1
(3)KAl(SO4)2·12H2O (4)-l 1 1s1 H-+OH+=H2O
27.【解析】根据各能层所容纳的电子数及构造原理确定元素。
【答案】(1)硅1s22s22p63s23p2(2)硼1s22s22p1(3)氖1s22s22p6
(4)氧1s22s22p4或镁1s22s22p63s2
28.【解析】A元素原子M能层上有6个电子,A为硫元素;B元素原子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能层数相同,且最外能层只有1个电子,B为钠元素;C元素原子与A元素原子位于同一主族,其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C为氧元素。
【答案】(1)第三周期ⅥA族3s、3p
(2) 3 4 (3)硫化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