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肾脏畸形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cm。 3.有时可呈广泛性狭窄输尿管变直及返流。 4.组织学显示输尿管下段不同程度肌性萎缩和
壁内纤维化。
47
[X线]
1.逆行造影显示较IVP为佳。 2.造影剂注入肾盂输尿管后立即摄片可
清楚显示狭窄段。 3.输尿管全程显影,排空延迟。 4.透视下可观察到蠕动波向下逐渐减弱。
48
49
膀胱外翻
[病理] 1.是膀胱前壁及其前面的一部分下腹壁在
16
[X线]
平片:患侧肾脏明显小。 IVP: 肾区显影较淡,肾盂呈杵状盲端,
或肾盂肾盏细小。
17
18
19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病理] 1.胚胎早期有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
基所致。 2.按输尿管芽分叉的高低引起部分重复或全
部重复。 3.上部肾盂往往细小,发育不全,下肾盂较
大,常有两个大肾盏。 4.可有一条或两条输尿管通向膀胱,也可发
字形。 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肾轴不旋转或旋转不足或过度
或反方向旋转(胚胎时两肾门朝前的),都称为旋 转不良。 3.常伴有异常的血管供应,并引起肾盂输尿管交接处 梗阻。 4.不旋转或旋转不足是三种旋转不良中最常见的。 5.肾盂旋转不良可以单独存在,也常可与融合肾并存。
30
[X线]
只有IVP才能显示 1.肾盂向前,肾盂横径变小且肾盏及杯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X线] 平片上一侧肾影缺如,对侧肾影相对增大。
IVP:一侧肾脏不显影,对侧的肾盂、输尿管增大。
5
6
融合肾(马蹄肾)
融合肾:指两肾的联合,但每一肾各自具有 自已的收集系统和排泄系统。
马蹄肾: 是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 指两肾 的上极或下极相融合,常见是下极 融合,融合的部分称峡部,由肾实 质或结缔组织构成。
生异位开口。
20
[X线]
经IVP才能显示 1.重复肾盂:下肾盂类似正常肾盂,但肾盂
数目减少,位置偏低,上肾盂多呈萎缩变 小,或如囊状或肾积水。 2.分型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鉴别诊断
重复肾盂上方肾盂肾积水,不显 影时需与来自肾上极的肾胚胎瘤相鉴 别。
29
肾盂旋转不良
[病理] 1.正常两肾门位置是直接朝内轻度偏前,两肾轴呈“八”
盂输尿管交界处多见。 2.狭窄段一般无炎症表现。 3.若狭窄发生在中下段可引起输尿管扩张扭曲,
肾盂积水。
36
[X线]
IVP和逆行肾盂造影才能显示。 1.局部输尿管固定性的狭窄。 2.狭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大积水。
37
38
39
40
输尿管囊肿
[病理] 1.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或囊肿样扩张。 2.囊肿为膀胱粘膜所覆盖,内层为输尿管粘
位置,此点是与肾下垂的鉴别点。
11
[X线]
KUB:正常肾区无肾影,在其他部位 有一软组织肿块,若异位于腹部,IVP可 作出诊断。
12
13
14
15
肾发育不全
[病理] 1.胚胎发育中生肾组织或后肾管发育障碍及
血供不正常所致。 2.肾脏体积小,多为一侧性。 3.肾质发育差,肾盂一般可容小,也可正常。 4.有时肾盂为输尿管上端扩大的盲端所成。 5.肾盏数目可减少,输尿管也细小。 6.对侧肾脏代偿性肥大。
生长中缺失所致。 2.膀胱后壁向前翻出,输尿管口暴露在外,
可见尿液溢出。
50
[X线]
1.平片示耻骨联合分离,可达到10cm与患 儿骶骨宽度相等。
2.整个骨盆张开呈马蹄形。 3.常可行IVP检查,排除其他泌尿道畸形。
51
52
53
尿道重复畸形
除重复阴茎畸形有重复尿道外,也可以
一个阴茎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尿道,以男性
先天性肾脏畸形
1
泌尿系的先天性疾病
肾缺如 (孤立肾) 由于一侧肾组织和输尿管芽不发育, 或仅有残缺的后肾组织所致单侧肾缺如常 伴同侧输尿管缺如。对侧肾脏可呈代偿性 肥大,可伴有旋转不良或异位。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7
[X线]
平片:两肾下极斜向内侧。 IVP: 两肾盂位置低,且靠近,旋转不良。
输尿管上段向外弯,中下段向内弯 曲。可伴有肾盂积水。
8
9
10
异位肾
[病理] 1.胚胎时期受异常肾血管影响而不能到达
或超过正常位置,大多伴有肾旋转不良。 2.异位肾常位于腰部,髂骨、盆腔区域。 3.它的输尿管的长度能恰好其分到达肾的
常伴有输尿管内的造影剂影,形成“光晕 征”。
42
43
44
45
[鉴别诊断]
1.膀胱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的充盈缺损边 缘不及囊肿光滑和圆整,无光晕征。
2.膀胱癌:表现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膀胱 壁僵硬。
46
原发性巨输尿管
[病理] 1.是一种先天性的丧失蠕动,张力的输尿管,常
呈双侧性。 2.主要累及膀胱壁内段,呈持续狭窄,长约1-
口均因重叠而不显示或仅部分见到。 2.输尿管的位置距脊柱较远。 3.可伴有肾盂积水。
31
32
33
34
鉴别诊断
主要与马蹄肾鉴别,后者位置较低, 为两侧性的旋转不良。质量好的IVP上 可见两侧肾下极肾质影相互连结,可借 助于B、CT、MRI鉴别。
35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病理] 1.原因不明,狭窄较局限,长约1-3cm,以肾
多见:分三型:第一型完全型:有两个尿道
内口及两个外口,两条尿道不相通。
第二型不完型:仅一个内口,一般副尿
道位于正尿道的背侧,两者可相通,或不相
通。
第三型:在后尿道腹侧有一副尿道,开
口于直肠或会阴部,与尿道直肠瘘或尿道会
阴瘘相似。
54
55
56
膜,间其有肌纤维和结缔组织。 3.囊肿呈园形,椭圆形或扁平状,直径可由
1cm直占满整个膀胱。 4.若输尿管阻塞则囊肿上段输尿管和肾盂可
扩大积水。 5.巨大囊肿可向尿道脱垂,阻塞膀胱颈。
41
[X线]
IVP是显示囊肿的基本方法。 1.输尿管下端扩张,如眼镜蛇头样。 2.膀胱内有圆形透亮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整,
壁内纤维化。
47
[X线]
1.逆行造影显示较IVP为佳。 2.造影剂注入肾盂输尿管后立即摄片可
清楚显示狭窄段。 3.输尿管全程显影,排空延迟。 4.透视下可观察到蠕动波向下逐渐减弱。
48
49
膀胱外翻
[病理] 1.是膀胱前壁及其前面的一部分下腹壁在
16
[X线]
平片:患侧肾脏明显小。 IVP: 肾区显影较淡,肾盂呈杵状盲端,
或肾盂肾盏细小。
17
18
19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病理] 1.胚胎早期有两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后肾胚
基所致。 2.按输尿管芽分叉的高低引起部分重复或全
部重复。 3.上部肾盂往往细小,发育不全,下肾盂较
大,常有两个大肾盏。 4.可有一条或两条输尿管通向膀胱,也可发
字形。 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肾轴不旋转或旋转不足或过度
或反方向旋转(胚胎时两肾门朝前的),都称为旋 转不良。 3.常伴有异常的血管供应,并引起肾盂输尿管交接处 梗阻。 4.不旋转或旋转不足是三种旋转不良中最常见的。 5.肾盂旋转不良可以单独存在,也常可与融合肾并存。
30
[X线]
只有IVP才能显示 1.肾盂向前,肾盂横径变小且肾盏及杯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X线] 平片上一侧肾影缺如,对侧肾影相对增大。
IVP:一侧肾脏不显影,对侧的肾盂、输尿管增大。
5
6
融合肾(马蹄肾)
融合肾:指两肾的联合,但每一肾各自具有 自已的收集系统和排泄系统。
马蹄肾: 是融合肾中最常见的一种, 指两肾 的上极或下极相融合,常见是下极 融合,融合的部分称峡部,由肾实 质或结缔组织构成。
生异位开口。
20
[X线]
经IVP才能显示 1.重复肾盂:下肾盂类似正常肾盂,但肾盂
数目减少,位置偏低,上肾盂多呈萎缩变 小,或如囊状或肾积水。 2.分型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鉴别诊断
重复肾盂上方肾盂肾积水,不显 影时需与来自肾上极的肾胚胎瘤相鉴 别。
29
肾盂旋转不良
[病理] 1.正常两肾门位置是直接朝内轻度偏前,两肾轴呈“八”
盂输尿管交界处多见。 2.狭窄段一般无炎症表现。 3.若狭窄发生在中下段可引起输尿管扩张扭曲,
肾盂积水。
36
[X线]
IVP和逆行肾盂造影才能显示。 1.局部输尿管固定性的狭窄。 2.狭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大积水。
37
38
39
40
输尿管囊肿
[病理] 1.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或囊肿样扩张。 2.囊肿为膀胱粘膜所覆盖,内层为输尿管粘
位置,此点是与肾下垂的鉴别点。
11
[X线]
KUB:正常肾区无肾影,在其他部位 有一软组织肿块,若异位于腹部,IVP可 作出诊断。
12
13
14
15
肾发育不全
[病理] 1.胚胎发育中生肾组织或后肾管发育障碍及
血供不正常所致。 2.肾脏体积小,多为一侧性。 3.肾质发育差,肾盂一般可容小,也可正常。 4.有时肾盂为输尿管上端扩大的盲端所成。 5.肾盏数目可减少,输尿管也细小。 6.对侧肾脏代偿性肥大。
生长中缺失所致。 2.膀胱后壁向前翻出,输尿管口暴露在外,
可见尿液溢出。
50
[X线]
1.平片示耻骨联合分离,可达到10cm与患 儿骶骨宽度相等。
2.整个骨盆张开呈马蹄形。 3.常可行IVP检查,排除其他泌尿道畸形。
51
52
53
尿道重复畸形
除重复阴茎畸形有重复尿道外,也可以
一个阴茎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尿道,以男性
先天性肾脏畸形
1
泌尿系的先天性疾病
肾缺如 (孤立肾) 由于一侧肾组织和输尿管芽不发育, 或仅有残缺的后肾组织所致单侧肾缺如常 伴同侧输尿管缺如。对侧肾脏可呈代偿性 肥大,可伴有旋转不良或异位。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7
[X线]
平片:两肾下极斜向内侧。 IVP: 两肾盂位置低,且靠近,旋转不良。
输尿管上段向外弯,中下段向内弯 曲。可伴有肾盂积水。
8
9
10
异位肾
[病理] 1.胚胎时期受异常肾血管影响而不能到达
或超过正常位置,大多伴有肾旋转不良。 2.异位肾常位于腰部,髂骨、盆腔区域。 3.它的输尿管的长度能恰好其分到达肾的
常伴有输尿管内的造影剂影,形成“光晕 征”。
42
43
44
45
[鉴别诊断]
1.膀胱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的充盈缺损边 缘不及囊肿光滑和圆整,无光晕征。
2.膀胱癌:表现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膀胱 壁僵硬。
46
原发性巨输尿管
[病理] 1.是一种先天性的丧失蠕动,张力的输尿管,常
呈双侧性。 2.主要累及膀胱壁内段,呈持续狭窄,长约1-
口均因重叠而不显示或仅部分见到。 2.输尿管的位置距脊柱较远。 3.可伴有肾盂积水。
31
32
33
34
鉴别诊断
主要与马蹄肾鉴别,后者位置较低, 为两侧性的旋转不良。质量好的IVP上 可见两侧肾下极肾质影相互连结,可借 助于B、CT、MRI鉴别。
35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病理] 1.原因不明,狭窄较局限,长约1-3cm,以肾
多见:分三型:第一型完全型:有两个尿道
内口及两个外口,两条尿道不相通。
第二型不完型:仅一个内口,一般副尿
道位于正尿道的背侧,两者可相通,或不相
通。
第三型:在后尿道腹侧有一副尿道,开
口于直肠或会阴部,与尿道直肠瘘或尿道会
阴瘘相似。
54
55
56
膜,间其有肌纤维和结缔组织。 3.囊肿呈园形,椭圆形或扁平状,直径可由
1cm直占满整个膀胱。 4.若输尿管阻塞则囊肿上段输尿管和肾盂可
扩大积水。 5.巨大囊肿可向尿道脱垂,阻塞膀胱颈。
41
[X线]
IVP是显示囊肿的基本方法。 1.输尿管下端扩张,如眼镜蛇头样。 2.膀胱内有圆形透亮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