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20201221172711)

合集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2900
C
D
地幔
莫霍界面
外核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内核
顶部 呈熔融的状态
上部
物质成
下部
分:铁
和镁的
硅酸盐
固态 类
1.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岩不石均圈,的平范均围17?千米。大 洋薄,平均为7千米,大陆厚, 平上均地为幔3上5千部米存,在一个软流 层,软流层的物质状态是 固态吗? 呈熔融的状态 厚度2800多千米,物质状 态为固态,上地幔上部存 在软流层。
3000
4000
纵波
5000 6000
(2)莫霍界面 和古登堡界面
界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深度(千米) 17(33或6)
2900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P波和S波的速度都 突然增加
P波速度突然下降 S波完全消失
分界的意义 地壳与地幔
地幔与地核
4、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
速度(千米/秒)
33
AB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①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②厚度
地壳
不均,大洋部分薄平均为7KM,
莫霍界面 平均17 大陆部分厚,平均为35KM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 2900
上地幔上部(约60-250KM)存 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 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外核 核内核
6370
1、外核液态或者熔融状态, 内核固态 2、物质以铁和镍为 主 3、温度,压力,密度很大
鸡蛋是空心还是实心?它有几层?
鸡蛋有蛋壳、蛋白、蛋黄三层。地球内部有几个 圈层?我们又该如何知道?
对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不能向鸡蛋那样削 开,那又该如何知道?(学生讨论)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优秀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优秀课件

练一练
C 7.下列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为大气圈
B.A为水圈
C.D、E 合称岩石圈
D.B为文化圈
A 8.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
A.软流层
B.下地幔
C.图中D层
D.图中G层
• 岩石圈的表面高低不平,被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覆盖。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 复杂系统
外逸层
10 000km
热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690km
85km 50km 20km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水圈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生物圈
练一练
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4~6题。
练一练
D 5.图中A圈层(
)
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 6.图中B圈层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地球内部的能量
B.太阳辐射
C.地球的引力
D.人类活动
练一练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33km
莫霍界面
• 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 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 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 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
“莫霍界面”
地震波与地球不连续面
• 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
2900km
古登堡 界面
• 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 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 度突然下降,横波完 全消失,这个面叫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
岩石构成,地壳厚薄不 一,海洋薄,陆地厚
33km
下地幔
地幔
2900km
岩石
外核
地核
内核
归纳总结: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特征
地壳
岩石构成,厚薄不一,海洋 莫霍界面(33km) 薄,陆地厚

地幔

地核 外

古登堡界面 (2900km)
上地幔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 发源地;软流层之上的地幔是 岩石。
外核熔融,液态运动形成磁 场;内核固态
地球从诞生之初的一片荒芜到如今生机盎然的生
命摇篮,不仅与它所处的宇宙环境息息相关,还与地 球的结构特点密不可分。
地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物质组成成圈层分布。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
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心游记
目前最深钻井是俄罗斯在库页岛的Odoptu OP-11油井, 井深12.262km(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km),但还不到地 球半径的1/500。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的接触带。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 能转化,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 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归纳总结: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 地壳
软流层:岩浆的发源地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包气围体着和地悬球浮,物由质组成的复和杂系统。组成的 复杂系统。 减小了温差,提供了氧气,产生天气现象。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
圈的全部、岩石圈 的上部。是唯一不 占独立空间的圈层
思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圈层是哪个? 生物圈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
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
圈层名称 分界面 厚度


地壳 地幔
莫霍界面
平均 17km
约 2800km
古登堡界面
①地壳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是由岩石 组成的坚硬外壳②地壳厚度不均, 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
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 间,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 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
平 海拔越 流 高,气 层 温越高
平流 运动
晴朗 大气 稳定
飞行
对 海拔越
流 层
高,气
温越低
对流 运动
天气复 杂多变
生活在底部; 与人类关系密 切,
问题3:高层大气与人类的关系? 电离层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拓展训练】
2018年5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 星。卫星入轨后,将运行在高度为705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占据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

地球的圈层结构完整版

地球的圈层结构完整版
随堂练习
D
*
4.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 D.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丽曼界面
横波
纵波
*
图2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下 地 幔
外 核
地壳
地幔
地核
内 核
上 地 幔
岩石圈
软流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叫做岩石圈。
A
B
C
D
岩石圈=A+B
二、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
外部圈层
气体 悬浮物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随堂练习 D 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 纵波传到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 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少 D 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
A、地幔的厚度最大 B、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快 C、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 D、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讲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三讲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Type : Image
8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2021/10/10
9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类 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2021/10/10
10
TM G
2021/10/10
AGW
11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Soft X (CS)
策略管理服务器

SGW 信令网关
GK
C&C08 iNET
MSR多业务交换机 (ATM/IP/MPLS)
路由器
2021/10/10
原则上产品 都要用右边 的符号,但 对于无法用 符号表达的 就用此色块 示意,标上 名称即可。
ATM交换机
MD
MPLS
12
2021/10/10
Thank You!
13
7
Offic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2021/10/10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1/10/10
1
2021/10/10
2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2021/10/10
3
2、探寻地球圈层结构的方法(看懂这幅图)

课件6: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件6: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的复杂系统
水圈
是地表和近 地表的各种 形态水体的 总称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 物的总称
组成
其他
气体和悬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 气和氧气
大气圈使得地球上的 温度变化和缓,风、 云、雨、雪等天气现 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主体是海洋, 还包括陆地上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的河流、湖泊、 且处于不间断的循环 沼泽、冰川、 运动之中 地下水等
2.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 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 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集训冲关]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B.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
C.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
D.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
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
般都要间隔约 12 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 12
秒”,在这 12 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
推断“黄金 12 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知识体系
互动探究
问题探究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如何划分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 年 4 月 29 日 9 时 46 分,在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北纬 33.91 度,东经 90.59 度发生里氏 3.0 级地震,震源深度 9 km。
[探究]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提示: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 9 km,应位于地壳。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 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钻探得到的岩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
图1.28 地球外部圈层示意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圈层
概念
大气圈
由气体和 _悬__浮__物___组成
水圈
_连__续__但不规则 的圈层
生物圈
生物及其_生__存__ _环__境__的总称
组成
其他
主要成分是氮 地球自然环境的
和氧
重要组成部分
_地__表__水__、 _地__下__水__、大 处于不断的循环 气水、生物水 运动之中

生物及其生存 环境
与大气、水和岩 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知识小结
【提示】 不一样。走在路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 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 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坐在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不会感 到左右晃动,因为水只有纵波才能通过。
探究:地球的内部圈层
探究内容: 1、为什么可以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呢?
纵波 横波 波速 都明 显增 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我们的地球内部

可以分几层呢?


地球的圈层结构


பைடு நூலகம்

的 研 究目 来前 获, 得我 关们 于主 地要 球通 内过 部对 的地 知震 识波 。
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地震波
概念: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_弹__性__震动,并以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运动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运动

纵波(P波) 固、液、气 较快
横波(S波) 固体
较慢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 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
地震
17km处 纵波:7.0→8.1km/s (大陆部分) 横波:4.2→4.4km/s
地震波速的变化 290特0km点处 反纵 横映波波::了骤13什降.5为→么零8k?m/s
横波(S波)
纵波(P波)
地震波传播速度突然发生变
化的界面称为不连续面。
速度(千米/秒)

0
度 千 1000
米 2000
36 9
E
F
横波
12 15
3000
4000
纵波
5000
60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莫霍界面 A
古登堡界面
B
2900千米 17千米
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和在附近海面上的船员都感觉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左右摇晃 D.上下颠簸
【例 2】 下图是“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
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震波 E 是________,F 是________; 图中分界面 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 (2)图中圈层:C 是________,D 是________,G+H 是
地 海洋水
冰川水

上 的
大气水
河流水

地表水 湖泊水
陆地水
地下水 生物水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水圈
生物圈 (特殊 圈层) 岩石圈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A质温度的变化

2.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D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相同
D.地震时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
思考: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和在水中,感觉怎样?
在陆地上: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 在水中:只有上下颠簸
2、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 深度(千米 ) 地震波波速变化(纵波和横波)
横波与纵波波速都明显增加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突然下降
莫霍界面 平均地下33千米 古登堡界面
平均地下2900千米
莫霍界 面 外 核 内 核
古登堡界面
地 外核 核 内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外部各圈层特点
名称 大气圈 含义 特征 由______和 _________组成的复 主要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_ 杂系统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 成的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水圈的水处于 _的圈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及 __________的总称 其范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 果 其范围是 _______ 和 _______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含义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 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 性波叫地震波。

高中地理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精讲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特性: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2)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界面,一个在地下33千米处,叫莫霍界面,在这里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另一个在地下2 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界面叫古登堡界面。

(3)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迅速降低。

(2)水圈: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地表水与人类社会最密切。

(3)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顶部,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疑难突破1.地球内部圈层剖析:(1)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表1-10对比分析。

表1-10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流层(2)地壳和岩石圈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其大陆部分较厚,约33千米,海洋部分较薄,只有几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

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因此,岩石圈的范围大于地壳。

2.地球外部圈层剖析:地球外部圈层包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1)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大气运动和水和相变产生的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不断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