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1张PPT)
地 上地幔 幔 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
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 — 深度2900km
地 外核 核 内核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
状态
固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16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7
地球外部圈层
气 物 石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横、纵波明显增加 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13
深度 /km
地球的内部 圈层结构图
14
分组讨论
1 地壳的厚度是不是均一的?大陆和海洋的 厚度有何差异?
2 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在图中找 到 软流层 的位置。
15
圈层名称
特征
地壳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薄,大陆厚
不连续面:莫霍界面 — 深度33km
分类 横波 纵波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较慢 较快
固体
都随所通过物质
固体、液体、气 体
的性质而改变
8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
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A);
思考
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C)
A.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 纵波,上下颠簸 D. 横波,左右摇晃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7:30:5317:30:5317:308/12/2021 5:30:53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1217:30:5317:30Aug-2112-Aug-21
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共18张PPT)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大气圈:物质组成——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氮和氧。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 2000~16000 千米高空仍 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地球大气 的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 0.04%比例的微量气体。
地幔:地幔的范围是从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它位于地壳与地核之间, 是三大圈层中的中间层,厚度为 2800 多千米。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 况可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地幔圈占了地球大部分的质量。 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 是岩浆和地震的发源地。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物质由岩石 组成,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
地核:因为横波不能通过外核,所以外核部分呈液态,主要成分是铁 镍等重金属元素,而液态铁的运动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因为地震波 速度在内核处加快,随着深度增加,压力和密度都增大,其熔点升高 得比温度升得快,所以内核呈固态。
TIPS:可以用半熟的鸡蛋来形象直观地记忆地球内部圈层的 划分和物质组成:
• 蛋壳为地壳; • 蛋白为地幔,由于是半熟,所以有些蛋白浆代表软流层中的岩浆; • 蛋壳与蛋白之间的膜和地壳合起来就是岩石圈; • 蛋黄为地核。
球 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 层
大气圈
结 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目前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载人宇宙飞船可以在外太空遨游,宇宙探测器甚至能飞出太阳系,可 谓上天有路。然而对于我们脚下 6371 km 半径的地球,却至今还是入地无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共34张PPT)
2、目前人类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 地震波
学生合作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的研究方法 3、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 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有。 (1)改进钻探技术,结合相关方面的科学设想。 (2)根据火山喷发的物质,获取地球内部物质组 成的相关信息。 (3)地表的温泉、热泉可知地球内部有丰富的地 热资源。 (4)遥感技术 (5)其他的手段
平均17km
洋壳(6km)
陆壳(33km)
33km
2900km
地幔 地核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厚2800千米
33km
上地幔 900km 下地幔
地幔 地核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为2800千米;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壳
地
核
地 核
厚 3400 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约3400千米。 分为:内核和外核。
3、地球的内部圈层
速度(千米/秒) 深 度 千 1000 米 2000 3000 0 3 6 9 12 1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 速度有什么特征?
莫霍界面 A
E
F
横波 地幔 纵波 地核
古登堡界面
地壳
4000
5000 6000
B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想一想: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纵波
地震波
横波
学生合作探究 二:地震波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 读图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思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共15张PPT)
不连续面
地球内部地震波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叫不连续面。
名称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下深度
33km 2900km
波速变化
横、纵波明显增加 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3km
莫霍界面
地壳
2900km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内核
地幔
图1.2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在请莫推霍测界地面幔和和古地登核堡的界物面质,状地态震。波波速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地题幔?是固体,物外质核组是成液或体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
横波(S)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震
波
纵波(P) 质点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分类
横波 纵波
传播速度
较慢 较快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固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气体 而改变
思考
某地地下30km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 上的人会感觉到( A ),附近的飞鸟 和池塘里的游鱼会感觉到:( C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上下颠簸 D.横波,左右摇晃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
33 薄,大陆部分厚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 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
2900 的主要源地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 通过;温度、压力和 密度很大
状态
固态
固态 液态 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 气体 和悬浮物 组成 的复杂系统。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6张PPT)
共同点
固、液、气体 固体
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 状态而改变
2、不连续面
6 定义: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
7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不连续界面
不连续面 深度(km)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左右 2900
该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 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横波消失。
8
读图思考:
3
挑西瓜
啄木鸟找虫子
1、探测手段——地震波 4
地震发生时, 地下物质受到强 烈的冲击发生弹 性震动,并以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 就叫地震波。
5
纵波(p波):震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 横波(s波):震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
分类 传播速度
纵波 (p波) 较快
横波 (s波) 较慢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相互影莫霍界面以下( A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15
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16
3. 岩石圈是指( B )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 存在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 源地。
古登堡界面
地核 至地心
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 为熔融状态,内核为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2
外部圈层 组成
其他
13
大气圈 气体、悬浮物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 特征:连续但不规则
生物圈 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
它是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相 互影响的结果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6张PPT)
6. 地核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内三圈划分依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分 类
特
传播速度 快 慢
点
共同点
物质状态 固、液、气 固
纵波 (P)
横波 (S)
都随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而改变速度
1、地球的内部圈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地球的内部圈层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1、鸡蛋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它有几层? 2、联想:那么,地球是不是也是分层的呢?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整体感知:
1. 大气圈 2. 水圈 3. 生物圈
六 个 圈 层
外三圈
4. 地壳
5. 地幔
内三圈
地 球 圈 层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可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据此回答2~4题。 2.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 B.上下地幔之间 )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
2.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
A.下地幔 C.外核
B.内核 D.软流层
4.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2、地球的外部圈层
高层大气,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不同元素的气体受轰后所 发出的光的前面色不一样。例如氧被激后发出绿光红光, 氮被激后发出紫色的光,氩激后发出蓝色的光,而极光就 显得绚丽多彩,变幻无穷。 极光,是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流,使高层大气 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
2、地球的外部圈层
8.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共25张PPT)
人不知道的知识,当你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的时候……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因为这些都是通过你的努力所取得的。15、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学习都征服不了,那你还能做什么?16、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8、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
•
21、“学习”二字出自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学”就是效仿,即从别人或书本、环境、媒体等处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等;“习”的原义是小鸟频频起飞,
这里指从自身实践经验中获得知识技能等,如幼儿在挨烫后才知道热火炉不能摸,这是他习得的知识,而如果他从大人口中得知热火炉不能摸,这是学得的知识。上面是孔子所认为的学习,
不是随意的摘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我自己生命的钥匙。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4、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现在,我们这
些正在求学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是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没办法学好,因此悲观泄气,无心向学。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勤奋努希望就在面前。5、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
思考1: 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 首先感到房子上下跳动,是_纵__ 波造成; 其次感到房子左右摇摆,是_横__ 波造成。
思考2: 地震时,在水中潜泳的人感觉是怎样的?
只感觉到上下颠簸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7km 深度/km
2900km
地核
软流层 岩石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玩蹴鞠?而我要告诉你,我的快乐就是:学习。3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上的印记在身后层层腐朽。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1.4《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课件
部 分薄,硅铝层不延续分布
莫霍面
1、上部存在软流层〔能够为岩浆 的主要源地〕
2、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为岩石
古登堡面
圈组成 1、外核呈液态或熔融形状。
温度、压力很大
2、内核能够呈固态
;
思考
人类的生存,与地球外 部的哪些物质息息相关呢 ?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讨论:看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讨论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
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由 气体 和 悬浮物 组成的复杂系统。
;
水圈
地球
表层水体
构成的延
续但不规
那么的圈
层,处于
不延续的
;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 及其生存环境 的总称。
生命活动浸透到大气 圈、水圈和岩石圈中。 因此,生物圈成为地球;
思索:他们觉得这三个地球外部圈层有什么关系吗? 地球外部圈层之间 相互联络、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
;
80千米
图 地 球 的 内 部 圈 层 构 造
1.27
33千米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之外,由岩石组成
的巩固外壳。厚薄不一,大洋部分薄,大陆 部分厚,平均17千米。
地幔,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 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能 够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核,分内核和外核, 温度、 压力和密度很大。
;
地壳
第一章 · 行星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
疑惑
神奇的地球内部,终 究隐藏着什么样的?科学 家是靠什么探测到地球内 部的构造的?
;
一、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划分根据--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物质遭到剧烈的冲击会发
生的弹性震动,并以波的方式向周围传播,这种 弹性波就叫地震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20张PPT)优质课件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有什
么办法可以了解 一只熟鸡蛋的内 部构造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分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较慢
固体
而改变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 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A、 6 千米
B、17 千米
C、 33千米
D、56千米
3、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D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4、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当地震发生时,坐在小船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2、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80
400 900
2900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外核
古登堡界面
5150
地核
内核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地壳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莫霍界面 平均17, 分薄,大陆部分厚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速度(千米/秒)
莫霍界面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 古登堡界面
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想:有什
么办法可以了解 一只熟鸡蛋的内 部构造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分类 纵波 横波
特点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状态 共同点
较 快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较慢
固体
而改变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首先感到上下颠簸,接着 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A、 6 千米
B、17 千米
C、 33千米
D、56千米
3、地壳是指地面以下的:( D )
A、岩石圈以上的部分 B、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4、岩石圈是指:( D )
A、地壳
B、上地幔和下地幔
C、地壳和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合称
5、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当地震发生时,坐在小船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
2、圈层的划分:
速度(千米/秒) 33 80
400 900
2900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莫霍界面
外核
古登堡界面
5150
地核
内核
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地壳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莫霍界面 平均17, 分薄,大陆部分厚
A、5Km处
B、17Km处
C、33Km处
D、2900Km处
速度(千米/秒)
莫霍界面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 古登堡界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2.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波速图 圈层提纲 内圈图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活动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圈组成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 •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与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纲
活动
• 你是怎样理解:“地球外部圈层是开放的系统、 是不均一的层面、是不断变化的” • 你认为要真正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需要 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圈层提纲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帽图 波速图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地幔 特别提醒: 岩石圈——内圈图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由坚硬 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上地幔
外核
下地幔
内核
活动
活动 1.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 可能是液态。
三圈图
外圈提纲
外圈提纲
外部圈 层 大 气 圈
概念
组成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 气体和悬浮物质, 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 圈 生 物 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 (共24张PPT) (1)
区域
“不规则”——各种水体在
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
• 它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 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Back
生物圈
• 它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 不同与其它圈层的是:非常活跃;
没有独立的空间结构
Back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5.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D)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 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二. 地球外部圈层
Go
大气圈
• 它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 主要成分是N和O
Back
大气圈
2000—3000千米
高度(Km)
大 气 层 的 垂 直 分 层
水圈
“连续”——指各种水体、三
态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 圈范围内找不到完全无水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思
考
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联想: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
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 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们怎么办???
1、地震波—划分地球内地部震来圈了层,陆的依据
“不规则”——各种水体在
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不均
• 它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 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
Back
生物圈
• 它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 不同与其它圈层的是:非常活跃;
没有独立的空间结构
Back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
D.生物圈与岩石圈没有联系
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5.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D)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 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
软流层在此!
注:可以将蛋壳和蛋白间的
膜连同蛋壳一起看作岩石圈
二. 地球外部圈层
Go
大气圈
• 它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 •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 主要成分是N和O
Back
大气圈
2000—3000千米
高度(Km)
大 气 层 的 垂 直 分 层
水圈
“连续”——指各种水体、三
态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水 圈范围内找不到完全无水的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思
考
我们如何得知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联想:啄木鸟如何知道哪种树生病了?
通过敲击树木发出的声音来判断, 实心树木与空心树木发出的声音不同。
我们怎么办???
1、地震波—划分地球内地部震来圈了层,陆的依据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48张PPT)
2.填绘图表 把下列序号填到图中,完成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①地幔 ②地核 ③莫霍界面 ④古登堡界面
答案
三、课堂互动探究篇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探究活动 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探索地 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进入地球内部观察,然而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 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 主要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A——__大__气_圈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 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的.圈B层——。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__连_续____但不规则 3占.有C大——气生圈物的圈底:部地、球_表_水_层_圈生__物__及的其全_部_生_和_存_岩环_石_境_圈_的_的上总部称。,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 水、生物水等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 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
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 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与大气圈、水 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对点演练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____波,B是__________波,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不连续面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此处地震波速度发生了 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圈层中物质组成以岩石为主的是________,密 度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1)横 纵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古登堡界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① ④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 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2、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壳
莫霍界面
地幔
2900
外核
古登保界面
地核
内核
想一想: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 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下的物质状 态可能是什么?
莫霍界面
33
地 幔 下地幔
地 核
古登堡界面 2900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这里可能为 岩浆的主要源地 温度、压力和密度 很大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 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 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D
③
2.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 深度的变化图”,完成: 1、图中曲线表示的地震 波是:( B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2、莫霍界面大约位于该地地下:( A、5Km处
C、33Km处
A
)
B、17Km处
D、2900Km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的类型 纵波(P波) 给人上下颠簸感觉的地震波
横波(S波) 给人水平摇晃感觉的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的类型 分 类 纵波 横波 特
传播速度
点
共同点
传播介质
快
慢
固体、液体、气体 都随所通过 物质的性质 而改变 固体
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 的变化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 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 是液态。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像半熟的鸡蛋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地壳 上地幔
外核 内核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特征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岩石圈
大
气
圈 地 水
圈
地
壳
壳
地 地
幔
幔
圈
水
1、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之上)
2、大气圈
主要成分 作用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 氧 需的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 二氧化碳 地面有保温作用 臭氧 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3、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 4、生物圈
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1965
地球望远镜计划 1960~1962 俄罗斯超深钻探 赶在美国之前到达地壳与地幔间的莫霍面 约11.2公里
第四节 地球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特点。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
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 圈的上部。是最活跃的圈层。
小结: 地球的同心圈层结构
外部 圈层 大气圈
水 圈 岩石圈 地 壳 ——生物圈
外
内
内部 圈层
地
地
幔
核
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 流层之上)—— 岩石圈
练习:
1、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 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大气圈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① ②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