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L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讲评)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语文二模试卷(讲评)
医书记载,其 ‚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 之名。可别小看这‚五味‛,中药学将药物分为辛、 甘、酸、苦、咸五味,味不同,则作用不同。辛味能 发散,酸味能收敛,甘味能和缓滋补,苦味能泻火清 热,咸味能软坚润下。《黄帝内经》中将五味与五脏 相联,并与五行相类:辛入肺,类金;酸入肝,类木; 苦入心,类火;咸入肾,类水;甘入脾,类土。中医 讲求慎察五脏的变化,了解其顺逆情况,处理好阴阳、 表里的对应和联系。五味子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 的果实,正好能对人体五脏发挥平衡作用,所以早在 两千多年前,就被王公贵族和中药名师普遍采用,当 作强身妙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1.文中红字体的字音和字形,不正确的 一项是(2分) A.蓬蒿(hāo) B.葳蕤(wēiruí) C.寄喻 D.浑然一体 寄寓,指寄居,旅舍;依附,寄托。语 出《国语· 周语中》:‚司里不授馆,国 无寄寓,县无施舍,民将筑台於 夏氏 。‛
知识链接
同旁对联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退还莲迳远避迷途返逍遥
“百合”的意趣 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 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 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 食,此为‚百合病‛。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 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治疗这个病 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 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那么, ‚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阅读下面的文 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 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 ‚厚朴‛是一味中药。中医药书称其因‚本 质朴而皮厚‛得名。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 在不简单。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 落在了一味药草上。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 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高三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6题。

中国的谜语源远流长。

好谜语的审美标准,移植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的“信、达、雅”三字就很恰当。

“信”,指谜作的内容要求。

整条谜作要符合情理、文理和谜语本身的内在逻辑.。

“达”,可以依据字典解说为三层意思:一是通达,指谜面文义要通顺,谜思要通明,谜路要通畅;二是全面,达观,扣合妥贴.,无断章取义....、支.离破碎、穿凿牵强.等缺陋;三是达到,实现,指谜作的艺术构思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雅”,包含的内容远比前二者丰富和深厚。

第一,是正确,合乎规范,所谓“雅者,正也”(《毛诗序》);第二,是高尚,美好,“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荀子·荣辱》注);第三,才是文雅,高雅,即我们一般人理解的雅致.、优雅。

这还是第二义引申.出来的意思。

因此,“雅”不仅指对形式美的追求,还应指对谜作思想性方面的要求:首先,谜作的思想甲(格调/腔调)一定要正确;其次,内容乙(方向/倾向)要健康,立意要积极向上,不能矮化道德水准,放任庸俗、低俗、粗俗的问题存在。

另外,就“雅”所包含的丙(形式/形势)美感这一层,要包括谜面、谜底、谜目以及标注的谜格。

如果谜底不“雅”、褒.贬失当,谜目拉杂不堪、混浊不清,都将损害谜作的品位。

因此,“雅”主要是指对谜作思想内涵的要求。

谜语,其闪光点在于创意,它要求创作者能大胆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另辟.蹊径,更新理念,变革技法,充分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等多种变化,以及之间具有的丁(奇妙/微妙)关系和特点,创造新的语境,力求特立独行.......,成就别出心裁.的佳作,使中华谜作不断推.陈出新...,走入新的境界,迈向新的高峰。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逻辑.(jì) B. 牵强.(qiánɡ) C. 褒.贬(bāo) D. 另辟.蹊径(bì)2.文中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妥贴.B.支.离破碎C.雅致.D.引申.3.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格调方向形式奇妙B.腔调倾向形势奇妙C.腔调方向形势微妙D.格调倾向形式微妙4.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断章取义B. 特立独行C. 别出心裁D.推陈出新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015年东城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2015年东城一模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语文2015.4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7题。

北京胡同的空间形态王彬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

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它的设计既继承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易经》有所变化。

按照《考工记》的思想,营建都城的时候,在都城的内部要修筑九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走向的道路。

南北走向的道路称“经”,东西走向的道路称“纬”,“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一轨,是一辆乘车的轴距。

九轨,是指九辆乘车。

能够驰骋九辆乘车的道路,便是首都的干道。

大都基本遵循了这个原则,但是略有变化。

今天北京旧城(二环路以内)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只是拓宽、延长了而已。

干道之间,分布着微观道路系统:纤细的火巷与胡同。

今天的东四、西四、南锣鼓巷【注】一带(见附图),专家考证,基本是那时微观道路的遗存。

按照当时设计者的规划,大都的道路分为四种状态,在宽度上依次递减。

首先是大街,其次是小街,再次是火巷,最后是胡同。

这四种状态的道路,有三种称谓保存下来,数量最多的“火巷”则没有延续下来,被后世统称为胡同。

大街二十四步阔,折合今36.96米;小街十二步阔,折合18.48米。

那么,火巷与胡同呢?至今没有查考到文献记载。

明以后,胡同作为北京道路的特殊名称大量出现,并且成为主要称谓。

发展到今天,一些纤细的道路,诸如巷、条、里、院、夹道、廊下等,虽然不叫胡同,但是,在北京人的观念里,还是被视为胡同。

甚至以“街”为称的道路,如果狭窄,也往往被看作胡同。

那么,什么是胡同?或者说,胡同的空间形态是什么样子?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北京的大街基本是笔直的、平坦的,南北、东西纵横交叉。

与其相比,北京的胡同也大都是笔直的、平坦的,而且绝大多数采取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原则。

最新2015年东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最新2015年东城二模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语文试题2015.51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2【材料一】3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4“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5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6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7药名。

8“百合”的意趣9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10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11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12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13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14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15..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16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17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18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19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20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21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22故名玉竹。

23药名的诗情24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25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26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完整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完整word版(含答案)

(北京卷)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曾被誉为“文明之母”。

毕昇的活字印刷,更是领先了西方数百年,揭开了世界印刷史的辉煌一页。

然而,时至20世纪,中国印刷业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

20世纪40年代,美国发明了第一代打字机加照相机的手动式照排机,但该照排机效率不高,一旦按错键,改版很麻烦。

1958年美国发明了光机式西文照相排字机,在计算机控制下依靠光学和机械方法选取字模,逐字照相形成版面,称为第二代排字机。

1969年,日本也研制成功第二代汉字排字机。

1965年西德成功研制出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

三代机的速度可以比二代机快10倍,适用范围也广。

日本引进西德和美国的技术,于1975年也初步研制成第三代汉字排字机。

1976年英国研制出第四代排字机,它采用激光技术,用激光束在底片上扫描打点形成版面。

日本也正在研制第四代汉字排字机,但尚未成功。

此时此刻,中国的印刷业却仍在沿用古代的技术,在汉字的“丛林里”艰难跋涉。

从美国的第一代手动照排机,到英国的第四代激光排字机,世界照排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大依赖于不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实力。

就拿阴极射线管输出的第三代排字机来说,该类排字机对底片要求高,对所使用的阴极射线管分辨率也要求很高。

这些困难,在中国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克服。

汉字相比表音体系的文字,数量巨大。

从印刷的基本需求看,排字机的字库通常要收7000多字。

而从一般书报的需求来说,字体就有书版宋、报版宋、标题宋、仿宋、楷体、黑体、长宋、扁宋、长黑、扁黑等10多种;字号还有小六号、六号直到初号,共15种。

如此一来,字库的收字就会成倍增长。

汉字的巨大数量,为排字机字库的存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年高三一模语文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2015.4东学堂语文高中组语文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

1.【答案】BC【解析】A选项在文章第1段“现在的北京城是在古代都城的基础上进行规划的”“今天北京旧城的主要道路还是大都时代的延续”。

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在文章中第1段“元大都是北京城最早的雏形,它的设计既继承了《考工记》中的营国思想,又根据《易经》有所变化”。

所以选项中说“严格遵循了《考工记》中建造都城的原则”是错误的。

C选项在文章中“长度与宽度的悬殊比例“部分,内城胡同的长宽比是93:1,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是52:1。

所以“外城胡同的长宽比更大”错误。

D选项在文章中“高宽之比的美学原则“部分,“根据美学原理,当道路的空间尺度,主要是高宽比,在1:1至2:1时,道路的空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行人的视野可以覆盖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

北京大多数胡同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所以D选项正确。

E选项在文中最后一段“北京人的做法是通过形象的名称,表示对胡同空间形态的态度”,所以E选项正确。

2.【答案】句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解释:这里的“步”指左右脚各迈一步。

所以在古代作为长度单位的“步”应该是人两脚间距的两倍,正好是0.75*2=1.5米。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古今异义的题。

步,古义:左右脚各迈一步。

今义: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联系过去学过的课本知识即可。

3.【答案】D【解析】从文中“东西走向与南北平行”部分,“北京冬季刮西北风”“夏季刮东南风”“住宅的朝向决定胡同的走向”“东西走向保障了住宅的朝向,南北平行则保障了每一所住宅都可以均匀地得到阳光的照射。

”所以住宅应该是坐北朝南。

D选项正确。

4.【答案】A【解析】A选项中的“阿毛”只是一个称呼,阿没有实际意义。

B选项中的初秋,意为秋季的第一个月,所以B正确。

C选项中的元年,意为帝王即位的第一年或者是帝王改年号的第一年,所以C正确。

2015东城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5东城二模试卷带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就从数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出九味创作了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我国古代以中药名连缀拟就的对联、诗歌多不胜数,历史上很多文学大师都精通医药知识。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就从数千味中药的药名中选出九味创作了一首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及解答

2015年北京市东城区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及解答

2+ 北京市东城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2015.5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 14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 O 16 Na 23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 分)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 C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加入 Na 2S 可消除污水中 Hg的污染C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D .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利于防止污染土壤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B .醋酸、蔗糖均属于电解质C .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D .氧化钙、氧化铝均为碱性氧化物 8.下列各组粒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银氨溶液中: Na + 、 H + 、 NO -B .碘化钾溶液中: H + 、 H O ,SO 2-3 2 2 3 C .偏铝酸钠溶液中: K + 、 Cl - 、 SO 2- D .氢氧化钙溶液中: Na + 、 ClO - 、 HCO - 4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铜作阴极、铁作阳极、硫酸铜为电解液可完成铁上镀铜B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 pH 减小 高温C .由反应 2C + SiO 2 Si + 2CO 可得出 C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D . pH = 9 的醋酸钠溶液和 pH = 9 的氨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0.关于下列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 .装置②可用于模拟海水蒸馏C .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D .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11.室温下进行的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12.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 4 种短周期元素可形成简单离子 W 2- 、 X + 、 Y 3+ 、 Z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常采用电解法冶炼 Y 单质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 W 强于 H 2 ZC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 Z 2- > X + > Y 3+ > W 2-D . W 、 X 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一定是1: 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 分)25.(16 分)PX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N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N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理科语文试题Word含解析N1.根据课文默写。

(10分)①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③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④__________,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⑤,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⑥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⑦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⑧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⑨故曰,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⑩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11分)保护方言郑也夫①如果有人说,地球上保留几十种至多几百种动物就足够了,其他的物种可以任意捕杀或坐视它们随着生存圈被人类蚕食而渐渐消亡,有良知的人们一定不会同意。

但与此同时,人类虽然没有明言他要杀死小语种和方言,但在行动上似乎只准备保留几十个大语种,甚至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语种的使用上,并且是如此坦然地帮助和促进大语种对小语种的吞噬。

②动物保护意识的苏醒似乎来得晚了一点,其时很多动物濒临灭绝甚至已经作古。

语种保护的意识甚至还落后于动物保护,尽管语种死亡或即将死亡的速度是空前的。

英国人克里斯特尔说,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千种语言,其中一半将在下个世纪灭亡,即每两个星期将有一种语言在世界某个地方消亡。

③为什么要保护物种和语种?首先在于权利。

每一物种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每一个小民族都有使用祖先传递给他们的语言的权利,那几乎是他们最重要的特征。

其次,这种保护对其他物种,对其他人,对全人类都有好处。

文化储藏和积淀在语言中,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储藏在其多样的语种中。

一个强健的生态系必然是多样的,反过来这种多样性又可以帮助它适应和安度环境的变迁。

正如同一个愚钝的村妇宁愿牺牲一点便利,也会拒绝将她的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扫描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扫描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1.(2分)C2.(3分)A3.(2分)【参考答案】三棱子——指的是唐三藏收伏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

马兜铃——指唐三藏师徒与白龙马一起匆匆赶路的形象和声音。

竹沥——指唐三藏历经磨难,不改初衷,像竹子经火炙烤后沥出的汁液,纯净清新。

茴香——指取经成功返回大唐。

(其它答案合理即可)4.(3分)B5.(4分)【答案要点】①中医学认为五味与五脏相关联②中医讲究慎察五脏的变化,了解其顺逆情况,处理好阴阳、表里的对应和联系③五味子五味俱全,对人体五脏能发挥平衡作用④其功效体现了中医疗病取法自然、以本草调人身(或顺应自然法则而得养生)的思想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6.(4分)入药的部位药草的色彩或气味按本身的功效以采药的时节7.(2分)D8.(3分)“远志”喻指胸怀高远志向的山中隐士,而“小草”则喻指出山堕入世俗、趋炎附势之人。

谢安不能坚持隐居而出山攀附权贵,故此惭愧。

9. (4分)B C10.(4分)从药名中引发联想(可涉及相关古人、古诗、神话传说等),语言表达顺畅,言之成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1.(4分)【参考答案】端午节投粽子、赛龙舟习俗与屈原的关系赞美屈原不苟求富贵而追求理想的节操12.(3分)C13.(2分)D14.(3分)B15.(6分)符合要求,表达准确,语言顺畅。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16.(3分)A17.(2分)A18.(3分)C19.(5分)【参考答案】①(2分)天下能够替韩国报仇的,没有谁比得上汉王。

②(3分)那孟子难道不想要周天子的子孙称王天下而使诸侯们朝拜他们吗?20.(3分)【参考答案】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21.(5分)①(2分)亡去不义不可不语②(3分)南向坐西向侍低微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语文2015 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10小题,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10题。

【材料一】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厚朴”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书称其因“本质朴而皮厚”得名。

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

厚,是淳厚的厚;朴,是质朴的朴。

淳厚与质朴是中国人一向赞美的品德,巧妙地落在了一味药草上。

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很多这样粗看自然质朴,细品却韵味十足的药名。

“百合”的意趣医圣张仲景的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中记录了这样一种病:患病者精神、饮食、行动皆异于常人,沉默少言,欲睡难眠,不思饮食,此为“百合病”。

中医认为这个病多由心神失养,或情致不调等引起。

治疗这个病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病情及时调整。

那么,“百合”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说来没什么稀奇,罗大佑歌中的“野百合”和近年被阿宝唱响的“山丹丹”就是这味百合良药。

娇艳的百合花在山野蓬蒿中亭亭玉立,其生于地下的鳞茎由近百块鳞瓣抱合而成,古人将其视为“百年好合”的吉兆,花也因此得名。

不过,治疗百合病的不是美丽的花朵,而是那抱合的鳞茎。

百合具有滋阴润肺、镇静安神之功效,在中医看来,精神、情绪上的问题,就要用“百合”去治。

因此,就有了百合病是“因以百合为主药才得名”的说法,百合也有了“因治百合病才叫百合”的另一种得名原因。

中草药中,像百合一样拥有美妙、独特的名字的还有很多。

比如《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将一种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的“玉竹”列为上品,但此草并非竹类,它还有个名字叫“葳蕤”,有华美之意。

不过,“玉竹”之名更雅。

李时珍说“其叶光莹像竹,其根长而多节”,故名玉竹。

药名的诗情比起西药以化学分析为起点命名的科学和理性,中药本草的命名则大都感性。

有的药名本身就极富诗意,成为可以寄喻情思的对象。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考试理综试题

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考试理综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届高三二模理综试题本试卷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不含RNA分子B.都含有色素C.都含有多种酶D.都不含ADP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的全能性下降B.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基因的活动状态不同C.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发生改变3.下图为原核生物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DNA分子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以提高合成蛋白质的效率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此酶能识别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C.①②过程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均为A和U、G和C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减少基因中碱基的改变造成的影响4.遗传性Menkes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铜代谢异常疾病,患者一般3岁前死亡。

该病是由于编码跨膜铜离子转运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主要表达在胎盘、胃肠道上皮细胞,负责将铜从小肠运进血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病最可能属于伴隐性遗传病XB.该家庭中表现正常的女性一定为杂合子C.该病采用注射含铜药物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D.高危家庭中建议对男性胎儿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患病5.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和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如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32P的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④)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⑤吴均《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

”两句从侧面烘托富春江水的清澈。

⑥《岳阳楼记》中描写有风时湖面微波粼粼,无风时月影倒映水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2.用课文原名填空。

(1)__________,鸡犬相闻。

(2)__________,天山共色。

(3)__________,窥谷忘反。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与朱元思书》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

(6)《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3.根据课文默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⑥ 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⑦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⑨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

(《关雎》)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我没能拽住您的手①母亲去世已经四年了。

②常在半夜或正午的梦中会遇见她。

母亲的魂灵在飞舞,我伸出手去,想努力地靠近她。

可不管怎么努力,我都没能拽住过她的手……③有一次离散,是在六七岁时,母亲带我到一个远方的亲戚家去玩。

昏天黑地的不知道转了多少趟车,到最后终于不转车了,母亲就带我到一家店子里去买东西。

④店子里人来人往很拥挤。

母亲就紧紧地拽着我的手在人群里穿。

终于穿到了柜台前,母亲就放下我的手,去买她的东西。

后来不知怎的,我就被拥挤的人群给挤走了。

小时的我连在人群里大声喊一声“妈妈”的勇气都没有,只好一个人呆呆地出来,默默地蹲在门前的台阶上等。

[甲]等啊等,不知等了多久,只记得夕阳的余晖从手里挪开又慢慢地落到了脚底,一个又一个的人出来了,可他们都不是母亲。

我幼小的心底忽然升腾起一种巨大的恐慌:母亲,她一定早走了吧?这川流的人群,这陌生的景物——我“哇”的一声就大哭了起来。

⑤不知母亲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只记得她出来后,一把就拽住我的手,帮我揩着满脸的泪水和鼻涕,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地说:“平儿,你该怎么办呀,你就大点声音喊‘妈妈’啊……”那语气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⑥十五六岁时我去异地读师范,离母亲就远了。

虽然都已经是半大不小了,可在母亲眼里我还是那么需要照顾。

⑦记得有一次,我因参加运动会被别人的标枪伤了脚踝,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伤势虽然有所好转,脚踝表面的皮肤也长愈合了,但走起路来还是一拐一拐的。

等到回家,母亲见了,第二天就丢下家里的大事小事,带着我到学校找我们的班主任。

班主任赶紧联系了一个相熟的医生跟我重新做检查,检查的结果很惊险,说如果再晚一点,就会发展成骨髓炎了,因为,脚踝里面的肉已经全烂了!于是赶紧手术,终于才得以真正痊愈。

后来母亲一提起这事就觉得自豪,认为是她保住了我的双腿,如果只任着我自己去整的话,恐怕早就整成一个残疾了。

那种自豪,分明就是一种母鸡终于护住了小鸡的自豪。

⑧就在操劳一生的母亲可以坐下来享福的时候,她却病了,病得很重。

住院期间,她把我的丈夫喊了去,对他说了一番至今都让我落泪的话。

她对丈夫说:平儿一向都比较胆小老实,没有什么心计,做事也马虎,不怎么会心疼人,但绝对是个实在人。

她如果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你一定要多多包涵她,少跟她计较。

你的人很仔细,待她也很周到。

她跟了你,是前世修来的福气。

把她交给你,我很放心……说这番话后的三个月,母亲就离开了人世。

之后,就是在马路上散步,丈夫也会经常拽着我的手。

⑨母亲病得很急,从发病到去世总共才四个月。

在这四个月里,母亲迅速地消瘦,直到不成人形。

[乙]而我几乎是毫无办法,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往悬崖里掉却怎么也拽不住他的手一般无奈。

我也同样没能拽住您的手,母亲,在您最需要我的时候!每每想到这,我就觉得很难过,就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无能了。

⑩书桌上的相框里,母亲的笑容依旧灿烂,只是她再也不能拽住我的手了。

而我,能不能在下一个的梦里,或者更远一点的梦里,和她走近些,再走近些,一直到能拽住她的手呢?(来源:《青年文摘》在线阅读,有删改)【小题1】本文记叙关于母亲的几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小题2】第⑧段中“之后,就是在马路上散步,丈夫也会经常拽着我的手。

”这句话能否删去?为什么?【小题3】第④段和第⑨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从中任选一句作赏析(可从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

选( ),赏析:【小题4】第⑩段有什么作用?【小题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以“母亲,我没能拽住您的手”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1.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

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

固请,约明日还书。

生旦往索。

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生忿,讼于祭酒④。

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

”即诵彻卷。

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

祭酒叱生退。

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注释]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

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

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⑪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①清求而不与()②亦未假书于汝()③生忿__________,讼于祭酒()④特以此相熙耳()⑫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即以书还生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B.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D.不以疾也(《三峡》)【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时同舍生有秘书【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⑪固请,约明日还书。

译文: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小题4】从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出师表》【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4分)①由是感激()②先帝不以臣卑鄙()③遂许先帝以驱驰()④恐托付不效()【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小题3】诸葛亮在文中用大段文字来自述身世,用意何在? (3分)1.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小题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两句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自己深感孤苦无依而顿生哀怨。

【小题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时,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以此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从横的方面渲染。

作者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C.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

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D.前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小题4】与本诗最后两句感情基调不相近的一项是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2.诗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共6分)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①去,闲着中庭栀子②花。

【注】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②栀(zhī)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小题1】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前两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所展现的山村图景。

【小题2】古诗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着”二字有何妙处?3.古诗文阅读(17分)(一)(4分)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附陆游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3.有人说,这首诗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情感的表达方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词内容做出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