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想把脚丫, 化作潺潺流水, 让母亲河 永远载舟远航。
我想把眼睛 化作中秋的月亮, 榕树下的孩子我想把身体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让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麦的芳香。
16
第十六页,共34页。
我想(二)
我想把耳朵, 高高地悬挂空中, 时时提高警惕, 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
17
第十七页,共34页。
18
第十八页,共34页。
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 水里互相你拨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 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 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 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 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7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读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 你怎样的感觉?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
写“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9
第九页,共34页。
我想把
在
啊,
。
上。
, ,
——
。
10
第十页,共34页。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写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20
第二十页,共34页。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
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
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 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
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
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
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 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 意到。
这一节主要写:“我”想把小手安在
桃树枝上,把春天打扮的更美。
7
第七页,共34页。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绿色的帐篷 指“大柳树”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枝上,
并长成一棵大树。
8
第八页,共34页。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23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像刚下水的鸭群,
戏水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写江上戏水的孩子调皮可爱。
24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25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26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
,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
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
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
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13
第十三页,共34页。
前四节的最后一句在表达上都有什么 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都带有破折号,而且破折号都
起解释、说明作用,这样写得好 处在于使句子更完整。
街头 阅读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写儿童不过街上的喧闹,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19
第十九页,共34页。
《街头》──读《水浒传 》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
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 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 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 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30
第三十页,共34页。
• 书包
• 我把四季的春光,装进书包。
• 我把宝贵的知识,装进书包。 • 我把妈妈殷切的希望,装进书包。 • 我把我的坚定决心,装进书包。
14
第十四页,共34页。
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
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 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 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15
第十五页,共34页。
我想(一)
我想把小手, 化作三秋桂子, 飘香宇宙, 连嫦娥也频频回望。
4
第四页,共34页。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5
第五页,共34页。
比一比
解释说明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6
第六页,共34页。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 书包里装着我,一个充满希望的勤奋童年。 • 续写:我把——
31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 以跳跃的尽头捕捉了童 年生活的典型场景,如“街 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 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 乐场面,表现了孩子们童年 生活的快乐。
32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谢谢!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 PPT
第一页,共34页。
•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 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 、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 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 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 而创作的诗。
2
第二页,共34页。
高洪波
3
第三页,共34页。
高洪波 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 开鲁人。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 》《飞龙及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 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 》《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 《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 《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 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诗歌《我想》 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 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11
第十一页,共34页。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写“我”要飞到遥远的地方,但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的懂事。
12
第十二页,共34页。
①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及第四节 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 ,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及前面的诗句 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
21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溪边 钓鱼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写孩子在溪边钓鱼的欢乐。
22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
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 ,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 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 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 ,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 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 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 钓儿童的形象。
28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山村孩子的画
邱易东
云是画面的主角
浓一笔,淡一笔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叶的眼睛在崖畔张望
暖一抹,冷一抹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树是画面的主角
深一脚,浅一脚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29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爱之歌》
黑塞(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我想把眼睛 化作中秋的月亮, 榕树下的孩子我想把身体 化作肥沃的土地, 让西北部的不毛之地, 也有小麦的芳香。
16
第十六页,共34页。
我想(二)
我想把耳朵, 高高地悬挂空中, 时时提高警惕, 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
17
第十七页,共34页。
18
第十八页,共34页。
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 水里互相你拨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 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 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 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 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27
第二十七页,共34页。
读了《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 你怎样的感觉?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
写“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9
第九页,共34页。
我想把
在
啊,
。
上。
, ,
——
。
10
第十页,共34页。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写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20
第二十页,共34页。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
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
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 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
自禁地微笑着。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
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
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 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 意到。
这一节主要写:“我”想把小手安在
桃树枝上,把春天打扮的更美。
7
第七页,共34页。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帐篷。
绿色的帐篷 指“大柳树”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枝上,
并长成一棵大树。
8
第八页,共34页。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23
第二十三页,共34页。
像刚下水的鸭群,
戏水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写江上戏水的孩子调皮可爱。
24
第二十四页,共34页。
25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26
第二十六页,共34页。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
,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
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
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
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13
第十三页,共34页。
前四节的最后一句在表达上都有什么 特点?这样写好在哪里?
都带有破折号,而且破折号都
起解释、说明作用,这样写得好 处在于使句子更完整。
街头 阅读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写儿童不过街上的喧闹,沉浸在读书的乐趣中。
19
第十九页,共34页。
《街头》──读《水浒传 》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
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 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 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 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30
第三十页,共34页。
• 书包
• 我把四季的春光,装进书包。
• 我把宝贵的知识,装进书包。 • 我把妈妈殷切的希望,装进书包。 • 我把我的坚定决心,装进书包。
14
第十四页,共34页。
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
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 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 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15
第十五页,共34页。
我想(一)
我想把小手, 化作三秋桂子, 飘香宇宙, 连嫦娥也频频回望。
4
第四页,共34页。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5
第五页,共34页。
比一比
解释说明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6
第六页,共34页。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 书包里装着我,一个充满希望的勤奋童年。 • 续写:我把——
31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 以跳跃的尽头捕捉了童 年生活的典型场景,如“街 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 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 乐场面,表现了孩子们童年 生活的快乐。
32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33
第三十三页,共34页。
谢谢!
第三十四页,共3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儿童诗两首 PPT
第一页,共34页。
•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 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 、吟诵、阅读的诗歌。它应 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 ,既包括成人诗人为儿童创 作的诗,也包括儿童为抒怀 而创作的诗。
2
第二页,共34页。
高洪波
3
第三页,共34页。
高洪波 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 开鲁人。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 》《飞龙及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 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 》《我喜欢你,狐狸》。散文集《波斯猫》 《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 《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 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诗歌《我想》 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 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11
第十一页,共34页。
不过,飞到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写“我”要飞到遥远的地方,但要和爸爸妈妈商量。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的懂事。
12
第十二页,共34页。
①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及第四节 诗是紧密相关的。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 ,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及前面的诗句 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实际上,正是这句话
21
第二十一页,共34页。
溪边 钓鱼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写孩子在溪边钓鱼的欢乐。
22
第二十二页,共34页。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
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 ,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 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 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 ,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 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 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 钓儿童的形象。
28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山村孩子的画
邱易东
云是画面的主角
浓一笔,淡一笔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叶的眼睛在崖畔张望
暖一抹,冷一抹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树是画面的主角
深一脚,浅一脚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29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爱之歌》
黑塞(德国)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