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意境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下2021/7/23
3
意象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021/7/23
4
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 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枯藤、老树、
2021/7/23
10
概念 诗歌的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
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
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
景物 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 形象 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
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
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融合
最后,给意象下个定义: • 意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2021/7/23
9
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 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 风、瘦马——组合起来,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又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 ”
等。
2021/7/23
21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 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2021/7/23
22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 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 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2021/7/23
25
鸿雁
鸿雁是候鸟,常常引起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 之情。同时雁是传说中的信使,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西厢记》中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 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 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2021/7/23
2
分析
• 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先 •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想 到
•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再 • 啼鸟:欢快的气氛 想 • 风雨:无情的风雨 到 • 落花:实让人惋惜
总 •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
结 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
2021/7/23
8
这就是意象
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 有些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形象是意象的根。 • 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
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 “让人惋惜” 的联想,首先,读者要有一定 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
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2021/7/23
11
请找出诗词中的意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
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021/7/23
26
三、愁苦类意象
表达忧愁、悲伤,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2021/7/23
27

梧桐 :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 征。

秋天到来,梧桐树叶先行凋落, 以梧桐 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手法。梧桐不耐寒
冷,秋至而叶黄,秋深而叶落,且叶大如掌,
易形成强烈的观感,令人易生悲秋之意。再
者,雨滴梧桐(与雨打芭蕉类似),如泪滴
34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一般用来烘托旅途的艰险和满腔 的离愁别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等
2021/7/23
35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
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还未直接描写
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
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021/7/23
12
★意象作用
①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以送别诗、
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 “枫叶荻花秋瑟瑟” ;
“青海长云暗雪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2021/7/23
23
二、思乡类意象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对亲人的牵挂
2021/7/23
24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 笔法。
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的月亮就不 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
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
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2021/7/23
13
【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 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 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 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 品。
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
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
词的2上021片/7/写23 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17
2021/7/23
18
送别类意象 思乡类意象
常见意象
愁苦类意象 抒怀类意象 爱情类意象 战争类意象
“南飞雁”和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飞雁到 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 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之乡。突出了诗人 流放途中的凄凉处境。
2021/7/23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 ____,

,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一句“杨花、子规”这两个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初夏 (2)渲染黯淡凄楚的气氛。杨花,漂泊不定,如 友人的身世;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 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 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
如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
2021/7/23
33
杜鹃鸟
杜鹃(杜宇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 猿哀鸣。”
2021/7/23
2021/7/23
15
分析意象的诗歌鉴赏题模式
1、解答分析: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点 及其所表达意义。
2、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形 象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形象。 (3)指出形象所表达情感或营造意境。
2021/7/23
16
【解题秘笈】 答案组织(步骤)可分为三个部分:

杜牧《雨》“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
外有芭蕉。”
2021/7/23
29

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

如李商隐《代赠二首》“楼上黄昏
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
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的
丁香喻女子自己, 哀愁无限,为不得
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2021/7/23
30
杨花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给人一种飘忽不定 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
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 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 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
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 之景。
2021/7/23
38
“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

度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如:“咬定青
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翠竹坚
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
2021/7/23
39
喻隐逸,高洁,脱俗。菊花笑傲风霜,

且不愿其它花种同开,所以,菊花就和孤标
2021/7/23
7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8、“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5分)
“南飞雁”和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飞 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往南飞,而要往北返 回,诗人却还要翻山越岭到那荒远的瘴疠 之乡。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凉处境。
叧有抓住作品癿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癿旨趣意象所体现癿情调意象癿社会意丿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癿诗词作鉴赏具体作品癿旪候丌仅要着眼亍它们所描写癿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癿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癿意念和感情
诗歌鉴赏
2021/7/23
------形象
1
什么是意象?
• 先看一首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事物? • 这些物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纷坠,令人肠断。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 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 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等,写尽凄凉悲伤之情。
2021/7/23
28
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徐再思《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
芭 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流水:流水一去不返。引申出流年似 水。再加上流水悠悠不断,也喻愁怀别绪。
“落花”“流水”一去无返,常引起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
32
猿 猴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在暮春中, “杨花落”和“于规啼” ,飘零之 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
2021/7/23
31
落 花
流 水
2021/7/23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落 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 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圆”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②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③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
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④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
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
闲适类意象
2021/7/23
19
一、送别类意象
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 后的思念
2021/7/23
20
杨柳
“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 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因其缠绵柔长的 特点而成为多情之物。
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 ”,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
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组合起来,烘托
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将断肠人的情
感寓于其中。
2021/7/23
5
题大庾岭北驿(摸底考试)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8、“南飞雁”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5分)
者心中,酿造了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2021/7/23
36
四、抒怀类意象
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
2021/7/23
37
梅花
寄寓了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含 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香色俱佳的特点。 陆游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 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 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 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2021/7/23
14
【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 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 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