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012 •江苏化学卷12 ]短周期元素 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倍,Y 原子最外层只有 2个,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强
B •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
Z 弱
C 化合物YX 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 > rZ > rW > rX
AD 解析:该题以 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 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
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了金属性、 非金属性
比较的几个方面: 以及化学键类型、同周期与不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

最后推出的元素为:X:O;Y:Mg ;
Z:Si ; W:S 。

2.
: 2012 •海南化学卷19-1][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6分)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 B. 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 C. 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 D. 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 【答案】BD
【解析】锗是金属而碳是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要低于碳,故 族元素,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其分子构型相同,故 的氧化物不可能为气体化合物, 故C 错;锗和碳是同主族元素, 故D 正确。

3.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 8]短周期元素 R 、T 、Q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 下图所示,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R>Q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Q<W
C. 原子半径:T>Q>R
D. 含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 解析: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 T 、Q 、W 为第三周期的元素, 其中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贝U
T 为Al , Q 为Si, W 为S, R
为N 元素。

用具体元素可判断 A , B , C 三个选项都正确,D 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
金属的金属性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 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碱性越强
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 弱的金属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 性越强
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 弱的非金属
A 错;C 和Ge 都是第W A
B 正确;锗是金属,金属 晶
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酸性,但NaAIO2溶液就是显碱性的,学生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这题主要是元素位、构、
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 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

D 选项设问角度新颖独特,
有点出人意料。

4. :2012 •浙江理综化学卷 9: 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 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己是由Z 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 +己,甲+丙=戊+己;0.1 mol L-1 丁溶液的pH 为13 (25C)。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 >Z >Y >X B. Y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W A 族 C. 1 mol 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 1 mol 电子
D. 1.0 L 0.1 mol 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
0.1 mol
C 解析:根据题给的信息: 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 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
Z 元素形成的单质。

已知:
甲+乙=丁 +己,甲+丙=戊+己;0.1 mol L-1 丁溶液的pH 为13 (25C)。

可 以推知甲为 Na2O2、乙为CO2、丙为H2O 、丁为NaOH 、戊为Na2CO3、己为02。

由此可推出 X 为H 、Y 为 C Z 为O 、W 为Na 。

6. :2012 •山东理综化学卷 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 IA 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 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
W A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 【解析】NH4CI 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A 项错误;同周期元
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
中I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 项正确;同种元素的
原子的质子 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C 项错误;W 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 ,则元素的
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
D 项错误。

7. :2012 •四川理综化学卷 8]已知 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W 、Z 同主族,X 、Y 、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为金属元素,X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YZ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 若W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
Y2W3
A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与物质的性质。

依题推断出
W 在Z 的上一周期,X 、Y 、Z 的
原子序数大小为 X V Y v Z 。

其四种原子半径大小为 X > Y >Z > W , A 项正确;从四种元素在 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 X 为Na 或Mg , Y 为Mg 或Al , X 为C 、N 、O 、F 中的一种,则形成的 化合物中有Na2O2,既含有离子键
5. :2012 •广东理综化学卷 22]图7是部分短周期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 > Y > X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 >
W C.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
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解
析:从图看知:X 为O, Y 为Na , Z 为Al , W 为S , R 为
图7
又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若W为C, Z为Si, C项错误;若Y为Mg, W为N,则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 , D项错误。

8. :2012 •天津理综化学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B. 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235 238
C. 92U 和92U 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
D. 短周期第W A与四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
答案:D
该题主要考察同系物、极性共价键、核素基本等概念。

A.同系物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必须
相同,甲酸属于一元羧酸,丙二酸是二元羧酸,选项错误。

B•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
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如H2O2,选项错误。

C.92235U和92238U是同种元素
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错误。

D.IVA和VIIA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C、Si和卤素原子形成
的CX4和SiX4构型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选项正确。

9. :2012 •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A 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 D 错误。

【考点】1.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H4NO3、Na2O2 是离子化合物,但在NH4NO3、Na2O2
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

2.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即共价键既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又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如NH4NO3、
Na2O2、NaOH 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离子键的同时还含有共价键。

【点评】:本题把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熔合成一体, 考查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化学键、极性分子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

10. :2012 •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
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 Al
B P
C Ar
D K
D【解析】A答案中Al的离子半径和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A错误;P形成的简单
离子的半径大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B错误;Ar不能形成简单离子,答案D。

【考点】半径大小规律
(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

(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3)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点评】首先以具体元素推断为基础,运用周期表,结合周期规律,考虑位、构、性关系推断,并考察在此基础上
应用知识解决题给选项的问题。

11. :2012 •北京理综化学卷 9]已知33As 、35Br 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s >C1> P
B •热稳定性:HC1> AsH3> HBr
C.还原性:As3-> S2-> C1-
D.酸性:H3AsO4> H2SO4> H3PO4
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l 原子半径小于 P, A 错误;同周期元素,
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AsH3的稳定性小于 HBr, B 错误;
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
H3AsO4
的酸性弱于H3PO4, D 错误。

答案:C
12. : 2012 •新课程理综化学卷 13]短周期元素 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 、Y 、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
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 Y 的单质,而Z 不能形成双
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 v X v Y v Z
B. W 、X 、Y 、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 20
C. W 与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 由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
W 与Y 组成的化合
物的沸点
C 【解析】:首先推出 W : H 、X : C 、Y : O 、乙Ne 或者Ar 。

A 项,应该X(C)> Y(O),故错; B 项,四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应该为 1 + 4 + 5 + 8 = 18; C 项,W(H)与Y(O 既可以
生成H2O ,也可以生成 H2O2; D 项,由W(H)与X(C)形成的烃中,随碳原子增多沸点升高, 除气态烃分子之外
还有很多液态或固态的烃,故说法错误。

13. : 2012 •江苏化学卷21A 物质结构]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 (CuMn2O4)能
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 (HCHO)。

(1) 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
温灼烧,可制得 CuM n2O4。

① Mn2 +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 。

② NO3 —的空间构型
(用文字描述)。

⑵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 CO 被氧化成CO2, HCHO 被氧化成CO2和H2O 。

① 根据等电子原理,CO 分子的结构式为 。

② H2O 分子中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③ 1molCO2中含有的b 键数目为 。

⑶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可生成[Cu(OH)4]2 —。

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
—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

【参考答案】
(1)①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②平面三角形

2 X 6.02 X 102
3 个(或 2mol )
【解析】本题科学研究铜锰氧化物作背景, 考查学生对电子排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与空间
⑵①O O ②sp3
|]门
\ /□I]
CkL / \
HO
1J O ⑶
Cu
构型、等电子体原理、[Cu(OH)4]2 —结构等《选修三》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

【备考提示】《选修三》的知识点是单一的、基础的,我们一定要确保学生不在这些题目上失分。

看来还是得狠抓重要知识点,狠抓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这也许是
我们咼三复习的灵魂所在。

1 4. :201
2 •海南化学卷19-11] (14分)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
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

回答下列问题:
(1)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⑵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

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
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

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 c m-3,则镉晶胞的体积是cm3、晶胞的质量是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列式计算,己知Ar(Cu)=63.6);
(3)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下图),a位置上CI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已知其中一
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I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
(4) 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
,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
应,其原因是
【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4.23 X 10-22g
(2) 4.7 X 10-23cm3 4.23 X 10-22g Ar(Cu)=63.6g/mol= 4 X NA, 得NA=6.01 X 1023mol-1
(3) sp3 K2CuCl3
(4)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氨与Cu形成配离子,两者相互促进使反应进行;
Cu+H2O2+4NH3=Cu(NH3)42++2OH—
【解析】(1)铜是29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一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1pm=10-10cm,故一个晶胞的体积为(361 X 10-10cm)3=4.7 X 10-23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4.23 X 10-22g
4.7 X 10-23cm3 X 9.00^3=4.23 X 10-22g 由Ar(Cu)=63.6g/mol= 4 X NA, 得NA=6.01 X 1023mol-1
⑶KCuCl3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另一种无限长链结构中的Cu元素的化合价为+1,CuCI3
原子团的化合价为-2,故其化学式为K2CUCI3
(4)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
应”这是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而氨水能与Cu2+形成配合物。

15. : 2012 •安徽理综化学卷25] (16分)
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糸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______ 周期第______________ 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__ 个电子。

X的电负性比Y的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 .
在X的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多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
分子的名称:______________ 。

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莫钟常见无阴
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⑴4忸2 ⑵小H2O
失2e「
I X
2Na2O2+ 2CO2===2Na2CO3+ O2 f
丨冰
⑶得2e「[
⑷丙烷(或丙炔或2-甲基丙烯或1,2,4,5-四甲基苯等) CH3COO卅HCO- 3===CH3COO-
+ H2O + CO2f
【解析】本题为元素推断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同时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旨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质的综合应用能力。

由题中信息可推知X、Y、Z、W分别为C、O、Na、Fe四种元素。

⑴Fe位于周期表第4周期第忸族元素,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最外层有2个电子。

⑵X(C) Y(O位于同
一周期,自左向右电负性增大,故X的电负小比Y的小,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较稳定的为H2O。

⑶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2Na2CO3+ O2, 在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时,应注意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一部分升高,一部分降低。

⑷本小题为发散型试题,答案不唯一。

烃分子中含有两种氢原子的烃较多,如丙烷
(CH3CH2CH3、丙炔(CH3C^CH)等,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分子很多,但形成的无机阴离子只有HCO- 3,因此能与HCO- 3反应的分子必须为羧酸,如CH3COOH等。

16. :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23] (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y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
是(填序号)。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红色退去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I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 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C^x过量浓硝酸,澄清溶液一定1NaO^悬浊液D勺溶液,Cu2Y
①非金属X 丫傾> ”或< ”)
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
2A(g)+B (g) 2C (g) +D (s)反应,
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2) 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3++3NH3 • H2O=AI(OH)3 J +3NH4+
(3 )选C, ABC 三个选项描述都是正确的,但要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水解造
成的,存在水解平衡这一事实。

比如说向氢氧化钠这样的碱溶液中加入酚酞后变红,用 AB
两项中的试剂都可褪色, 但用C 中的试剂就不行。

选择试剂最好是中性, 并与亚硫酸根离子 反应,
使水解平衡移动,这样一比较C 可以充分说明亚硫酸钠显碱性是亚硫酸离子水解造成 的。

(4)
先推断元素,悬浊液与 D 的溶液(葡萄糖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则 丫为
O 元素,X , Y 同主族,则X 为S 元素。

问题就很好回答,非金属性 X V Y , Cu2O 与浓硝酸反 应生成
红棕色的气体 NO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配平可写出方程式: Cu2O+6HNO3(浓)
=2Cu(NO3)2+2NO2 f +3H2O
(5) 在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升高,可推知气体体积变大,说明 反应是向左移(注意 D 为固态)。

另外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压强升高,温度升高,如果正反 应是放热的情况下,则是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符合题目情况。

因此推出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那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

23题考查得都是主干知识,只是觉得拼盘得太明显, 5个小问各不相干,独立成题,是否可
用10电子,18电子微粒把它们串起来,比如 Na+, Al3+, O2—, S2—。

其中第4问涉及有机 化学知识,把知识很好的揉合在一起,第 3问,第5问要求思维推理能力较高。

17. : 2012 •福建理综化学卷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1)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Al
Si (填“>或:“ <)'
(2) 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 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
系的原因是。

(4) 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
Xm —(含B 、0、H 三种元素)的球棍
模型如右下图所示:
① 在Xm —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配位键存在于 原子
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
物 质 起始投料/mol
解析:(1)铵根离子中含有
10个电子,11个质子,与之相同的单核离子为钠离子,则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m= (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m—和H20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填序号)。

A.离子键B共价键C金属键
D.范德华力E氢键
解析:(1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趋势,n A和V A族则反常。

所以铝的第一
电离能小硅,一般题目是比较镁铝的电离能,这样设问可见出题求异。

(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
(3 )硅烷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4)①1,3,5 , 6代表氧原子,2,4代表B原子,2号B形成3个键,则B原子为SP2杂化,4 号B形成4个键,则B原子为SP3杂化;B 一般是形成3个键,4号B形成4个键,其中1 个键很可能就是配位键,配位键存在4号与5号之间。

观察模型,可知Xm—是(H4B4O9) m―,依据化合价H为+ 1 , B为+3, O为一2,可得m=2, 这问有一定难度,思维能力,空间能力要求比较高。

② 钠离子与Xm-形成离子键,结晶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和范德华力。

学生没仔细读题,题目是问钠离子、Xm-、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而不是硼砂晶体中的作用力,可能会多选B。

18. :2012 •重庆理综化学卷26] ( 15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碳与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H为非
积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Q是,R的电
子式为.
⑵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1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中CC14的实验
操作名称为,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志为Si和SiO2.先将20.0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硅盐酸的物质量浓度为。

(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Na还原CCI4的反应、CI2与H?0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
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③Na2SiO3溶液与SQ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
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氧(或O),P:: C::0
* • « «
(2)过滤,水(或乙醇)[中%*&国@教育出~版网]
(3)Si+2OH-+H20=SiO32-+2H2 0.17mol/L
(4)③④
【考点】硅、碳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详细解析】(1)碳元叢的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肓四个电子,故在第二周期第皿族-与碳能形咸两种气态化合物的为氧元素,会形成co、g 其中6;为非极性分子.⑵ 得到的粗产品为固态不会溶解在液态CClj中,要分禽液态CCL,可选用过滤方法・除去金属钠可以用水或乙醇等把钠消耗.< 3)生成氢气的原因是单质31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果。

由£i〜2氏,则粗产品中Si 为O.OEmal即0*05 X 2S=1.4g,所以SiQ;洵20.0-1.4-11.4=7. 2g»物质的壘为0.12>ol>由Si原子守恒知N^SiO,的物质的壘为O.OSmol+O. L2mol=O. 1.7nol,溶液体积为1L,故浓度黃]0・1血“几"(4) Ch与ItO反应生戚HC1、HC10不属于亶换反应,A项错涙;水晶熔化需豆服的是共价键,干冰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B项错误:判断非金属强弱可根据其最鬲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判断,酸性I
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磕酸生成硅酸,说朋師醍醜性大于硅酸,从而说明S的菲金属性大于汕C正确;钠在空气中燼烧生成阻g翟燃烧生成“心阴阳离子之比去D止确.
19. : 2012 •山东理综化学卷32] (8分)[化学一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
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

a.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
(2) 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
小的元素是。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b键与n键个数之比为。

⑶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
n= 。

(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 )。

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
为,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甲醛
分子内的O-C-H键角。

【解析】(1)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a错;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
用,b对;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c错;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
由电子能够吸收并放出可见光,d错。

⑵Ni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84s1,3d能级上有2个未成
对电子。

第二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有C O,其中C的电负性小。

(3)CO中C和O
为叁键,含有1个b键、2个n键。

(4)甲醇分子内C的成键电子对为4,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甲醇分子内O-C-H键角比甲醛分子内O-C-H键角大。

答案:(1) b (2) C (3) 4 1 : 2 (4) sp3 >
20. :2012 •四川理综化学卷26] (13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
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

已知A、B为气态
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
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
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

3 ) D+E T 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

(4) G+G—M的离子方程式是。

(5) Y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⑴三VIIA (各1分,共2分)⑵产生苍白色火焰(2分)
⑶2:1(3 分)⑷ 3AIO2—+Fe3+ +6H2O=3AI(OH)3 J +Fe(0H)3j (3 分)
⑸4Fe(NO3)3^^2Fe2O3+12NO2 f +302 T (3 分)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和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A为H2、B为CI2、C为NaOH、D为HCI、E 为MnO2、F 为Al、G 为NaAI02、H 为Fe2O3、I 为N02、J 为FeCI3 M 为Fe(0H)3 N 为HN03。

(1) B中含有的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IA族。

(2) H2在CI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

⑶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发生的反应为MnO2 + 4HCI(浓)—MnCI2 + CI2 T+ 2H2O,反应中被氧
化(注意发生反应的HCI只有一半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 1。

(4) NaAIO2 与FeCI3 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3AIO2 —+ Fe3++ 6H2O——3AI(OH)3 J
+ Fe(0H)3j
(5) 硝酸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氮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NO3)3丄2Fe2O3 + 12N0咎 + 3O2T。

21. : 2012 •天津理综化学卷7: ( 14分)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
两种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⑵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非
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⑶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两种
物质的化学式)。

⑷X2M的燃烧热△ H = —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