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排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2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节选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
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不仅是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一种情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具有以下特点:
(1)家是人的根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是人的出生地、成长地,是人的根。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家,家是人的精神寄托。

(2)家是文化的载体。

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家族文化、家庭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家是情感寄托。

家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地方,亲情、友情、爱情等都在家中得到体现。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篇点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简要介绍了
家的特点。

B. 文章通过阐述家的三个特点,论证了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C. 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有力,是一篇典型的论述文。

D. 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2.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阐述家的三个特点,揭示了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B. 文章认为家是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寄托,具有深刻的哲理。

C. 文章强调家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的重视。

D. 文章论述了家的特点,但未涉及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3.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通过论述家的特点,揭示了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B. 文章认为家是人的根本,是人的精神寄托,具有深刻的哲理。

C. 文章强调家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家的重视。

D. 文章论述了家的特点,但未涉及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节选自《荷塘月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它们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4.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描绘月光、叶子和花,展现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色。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C. 文章通过描写月光、叶子和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5.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C.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D.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

6.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

C.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D.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

---
二、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节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曰:“昔者周室衰微,诸侯力政,强者为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强盛一时,各称霸天下。

其后,秦并天下,一统六国,始有天下一家之制。

然秦政暴虐,百姓疾苦,天下大乱。

于是,陈涉起兵反秦,号为张楚。

楚汉相争,天下三分。

汉高祖刘邦即帝位,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汉武帝即位,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武帝之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7.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回顾周室衰微、诸侯力政的历史,引出秦朝的兴衰。

B. 文章强调了秦朝一统六国的历史意义。

C. 文章认为秦政暴虐,百姓疾苦,是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

D. 文章通过对汉武帝时期的描述,展示了汉朝的强盛。

8.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通过对周室衰微、诸侯力政的历史回顾,引出秦朝的兴衰。

B. 文章强调了秦朝一统六国的历史意义。

C. 文章认为秦政暴虐,百姓疾苦,是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

D. 文章通过对汉武帝时期的描述,展示了汉朝的强盛。

9.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通过对周室衰微、诸侯力政的历史回顾,引出秦朝的兴衰。

B. 文章强调了秦朝一统六国的历史意义。

C. 文章认为秦政暴虐,百姓疾苦,是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

D. 文章通过对汉武帝时期的描述,展示了汉朝的强盛。

(二)现代文诗歌阅读(共20分)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通过描绘明月、霜、月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歌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C. 诗歌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11.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通过描绘明月、霜、月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歌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C. 诗歌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12.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诗歌通过描绘明月、霜、月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B. 诗歌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表现力。

C. 诗歌通过对明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诗歌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节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它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十二个方面。

13.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B. 文章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C.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D. 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括。

14.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B. 文章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C.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D. 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括。

15.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文章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B. 文章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C.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

D. 文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概括。

---
四、作文(共60分)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层出不穷,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隐私泄露、信息安全、道德伦理等问题。

请你以“科技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立意明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不少于800字。

---
答题注意事项:
1.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不要在试卷上作答。

2. 请在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范围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请认真检查试卷,确保试卷完整无缺。

---
以上为新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排版示例,仅供参考。

实际试卷排版可能因地区、年份等因素有所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