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教研组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单元人文主题仔细观察
阅读训练要素 1.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填写观察报告单。
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习作训练要素尝试观察事物。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习作例文:《我爱故
课型习作例文
乡的杨梅》
课时第一课时备课时间11.13
教学内容解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
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
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学习目标确定
1、熟读例文,了解杨梅的特点,体验吃杨梅的乐趣,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分析例文,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例文,学会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前自主学习指导
本文题目新奇,从题目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进行观察,边读边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根据不同学生观察角度的不同情况,关注学生初读时产生的观察效果。
关键问题解决
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积极性?
首先,我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
我告诉学生,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事都存在于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类不同的事情。
不管你看不看,想不想,它都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需要我们不但用眼看,用耳听,而且还要用心想、用脑记,把有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分析,记录在脑海里,这样就不愁习作时没材料可写
教学思维导图设计
杨梅特点
外形圆圆的,大小如桂圆,遍身小刺
颜色淡红——深红——黑红
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指导教师建议优点:
1、整节课抓住本单元要素,围绕“观察”这策略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认知的水平,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依据,重点突出,设计合理。
2、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以生为体,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依据。
整个教学活动都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潜能释放成为课堂主要特色。
缺点:建议作业设计能紧扣五步法进行写作,板书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