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下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以“弯弯事件”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时代下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
——以“弯弯事件”为例
田月月
(安徽科技学院编辑出版学系安徽滁州 233100)
摘要:微博,现在在各类网络媒体中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微博上引起反响的一件件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赤裸裸地现实:“这是一个发微博比报警上诉更加有效的社会”,微博已成为影响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也即“弯弯事件”自2016年4月5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热搜榜首。
本文以“弯弯事件”为案例,分析微博是如何推动事情的发展,是如何影响舆论的传播的。
关键词:微博;热点舆论;弯弯事件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on of hot events in the age of micro-blog
Take "Wanwan event" as an example
Tian Yueyue
(Departmet of Editorial,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Chuzhou 233100) Abstract:micro-blog,Now in all kinds of network media has a pivotal position,Everything that has caused a reaction on micro-blog has told us a stark reality:“This is a society that sends micro-blog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e police appeal”,micro-blo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fluencing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Wanwan event”on the network caused heated debate since April 5th ,has receive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lso become the top hot search.This article takes "Wanwan event" as a case,analyze how micro-blog pushes things forward and influence the spread of public opinion.
Keywords:micro-blog;Hot public opinion;Wanwan event
一、引言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最大的社交公共信息传播平台,是社会热点事件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
微博因其具有传播方式简单、操作模式方便以及信息平台开放便捷,从而更能促使信息裂变式传播,且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这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尤其近两年,突发事件频频出现,例如:“朋友圈直播自杀”、“女大学生称扶老太太被讹”、“山东非法疫苗”、“魏则西事件”等等,这些新闻层出不穷。
在这么多突发的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微博已经成为第一时间发布消息的平台,成为这些热点事件的舆论传播的中心点。
微博自2009年兴起至2015年9月30日,微博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2.12亿。
微博传播可以在短期产生焦点效果,这既得益于微博的裂变式、多中心式传播,也与微博的草根原创性密不可分,很多人利用这一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进行即时广播或者发布观点,也有人利用微博对某个事件进行完整报道和传播,或者通过记录个人经历、讲述个人遭遇来维护个人权益。
二、“弯弯事件”概述
2016年4月3日晚,女网友弯弯在通过携程网预订的如家旗下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遭陌生男尾随挟持、强行拖拽、掐脖……整个过程持续6分钟。
安保人员酒店人员未阻止,保洁人员只是看着,多人围观,路过女房客出手相救,男子逃走。
截至4月5日,女网友称事发后酒店经理关机态度恶劣;投诉携程未反馈;派出所录完笔录无下文,接线员称“这事儿不归我们管”。
受害者弯弯决定将此事在网络上进行披露。
2016年4月5日,女网友弯弯在微博发表《视频: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一文,并且贴上标签#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卖淫窝点案底酒店#,自曝遇袭事件,就是这篇微博引发了此后的滔天波澜,带来93.7万转发、28.3万条评论和1.68亿次阅读。
一个新注册的小号发出的十几条微博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此后又有18个粉丝过百万的大V加入转发行列,仅关注他们的粉丝人数累计已超过5500
大V们的不断转发终于引发了核爆的链式反应。
此后众多娱乐明星的微博转发及评论,特别是拥有巨大粉丝量的女明星纷纷站出来表态,呼吁维护女性安全。
@Angelababy(粉丝7191万)、@海清(粉丝942万)、@马苏(粉丝1367万)、@舒淇(粉丝3191万)等带来的转发和评论把事件推向火爆。
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评论非常容易获得粉丝们的赞同和支持,使得整个事件的舆论持续发酵。
4月6日上午,@平安北京发布微博:“警方正在彻查,请您继续关注”。
携程网高度关注,并于第一时间成立处理小组协助用户,建议客人及时报警,如有需要,携程会配合警方调查。
如家酒店集团与受害者弯弯取得联系,并且受害人与如家集团达成3项协商事宜。
4月6日下午,如家酒店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女生和颐酒店遇袭事件最新进展。
如家酒店集团在声明中表示,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核查,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在事件处理中的确存在安保管理、顾客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对顾客的关注度和处理问题的响应效率也存在缺失。
同时,如家酒店集团在声明中向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再次表示道歉。
如家酒店集团表示,该事件所涉及的治安问题已交警方处理,对网络中的各种传言,政府和警方会给出调查结果。
截止4月6日下午16点,单条微博转发接近90万次,评论达到24万条。
首发于优酷“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网络视频播放量达到520万次,视频跟帖6万条,在腾讯视频收获1700万点击。
原博主设置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卖淫窝点案底酒店#两个微话题也在当日升温为新浪微博排名第一、第二的热门话题,阅读数累计超过17亿人次,是当日网络舆论最火爆的事件。
4月8日,北京警方将“朝阳798和颐酒店一女子被袭”视频中的涉案嫌疑人李某押解回京后,连夜开展审查工作。
三、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发展过程
1、舆论传播的初始阶段
4月5日凌晨,一名微博ID为“@弯弯_2016”的女网友爆料称,清明假期自己在如家旗下的北京望京和颐酒店入住时,在走廊遭到一陌生男子袭击,整个过程长达6分钟,期间女生抵死挣扎大声呼救,围观的安保人员和酒店管理人员均没有出面阻止相救,最终因为一名女房客的出手相救,才得以脱险。
这一阶段,以微博博主“@弯弯_2016”的微博为曝光中心,其他网友、微博大V、知名媒体人和传统媒体等之间构成叠套传播的网络,把该事件推向广大网友视野中,变成了大众短时间内共同讨论的议题,截至4月6日9点该微博被转发4万余次。
2、舆论传播的发酵阶段
受害人“@弯弯_2016”不但上传“20160403北京望京798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网络视频并通过微博不断分享视频,并打上#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卖淫窝点案底酒店#微话题标签发表长微博。
微博引起网友共鸣,广大网友纷纷对其进行转发评论。
不仅引起当事方@如家酒店以及@平安北京的高度关注,更引发众多明星以及当前网红的关注,如范冰冰、angelababy、海清、马苏、PaPi酱等明星均转发微博。
由于这些网络影响力较强的博主的加入,促使“@弯弯_2016”的微博内容一夜之间成为微博热点。
该阶段由于原博主的博文被广大网友,尤其是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关注转发,从而引起了全民关注与评论,促使该事件呈现出不断扩散的态势。
3、舆论传播的爆炸阶段
由于受害人弯弯接连在微博发出关于自身遭遇的碎片化内容,并使用较为专业且容易抓住媒体眼球的话语编辑微博长文,发文时艾特影响力较大的微博大V以及传统媒体等相关官微。
这就不难引起相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政府相关部门介入和媒体的新闻形式报道,使该事件舆情爆发。
一边是受害人及网民渴望得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处理回应,一边是公安部门、如家公关及酒店方面迟迟没有回应及。
两边的需求不平衡状态,导致弯弯事件发展到高潮。
4、舆论传播的消退阶段
随着警方的介入、酒店相关方的回应,以及问题的解决,受害人弯弯也通过微博发文称通过协商解决,自己的诉求得到了解决,希望回归正常生活。
至此,该事件的舆论传播告
四、微博传播对事件发展作用的分析
1、舆论传播的特征
(1)传播爆炸性
网友“弯弯_2016”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发布自己在酒店遇袭的视频,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传播时间更快、受众范围更广、效果影响更大。
随着事件在网上的逐渐发酵,新闻媒体纷纷开始报道,热度逐渐上升。
截止4月7日下午14:30时,该视频点击量已达到647.2万,微博转发量达8.5万,法制晚报在新浪微博发起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话题,阅读量超过20亿,讨论量232.8万。
(2)舆论热度具有起伏性
微博消息发布不久,经几位大V的“助攻”,瞬间引起网友的关注,在微博热搜榜中名列前茅。
本来在如家酒店召开发布会后,舆论开始逐渐减退。
但是,4月10日和颐酒店经理回应此事件时“一,又没有死人,二,又没有着火,三,又没有发生强奸案”的言论再次引发了社会的热议,舆论热度又一次高涨。
从中可以看出,舆论的热度存在变化,具有起伏性。
(3)自由性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通过网络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
在该事件舆论的形成过程中,网民自主地在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并且网友之间开展讨论互动,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推动了舆论的发展。
2、微博传播迅速的原因
(1)微博平台的民主化、大众化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微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什么突发事件,在微博上几乎都可以第一时间知晓,速度甚至比电视新闻还快,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人们发表言论表达观点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方便,微博促使话语权从传统的官方媒体这样的少数人群中逐渐转移到普通大众的手里。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人们获得信息只能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这样的途径得到,若想再表达言论更是困难,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数字设备的普及,人们只需要翻翻朋友圈、刷刷微博就能只能知道最新的消息。
尤其是微博,信息都是公开的,信息编辑也非常的方便快捷节,普通人随时都能知道最新的新闻消息。
向大众传递信息与新闻,现在不只是大众媒体中记者或者编辑的权利和责任,微博传播内容的去个人化特征,使得草根阶层的话语权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新媒体时代,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对社会上发生的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有权发出自己的声音。
草根博主弯弯的微博曝光,便是对传统单向话语权的突破,充分体现了自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催生了“弯弯事件”的形成。
(2)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
微博因其便捷性、及时性与互动性等实用特点而逐渐成为新闻议题和素材的来源,成为第二大舆论信息的源头,仅次于传统新闻媒体。
去年的“山东非法疫苗”“女大学生称扶老人被讹”“火灾拍摄者残忍42秒”“朋友圈直播杀人”等新闻事件,其最原始信息无不来自微博。
在“弯弯事件”中,最先曝出此信息的是普通博主弯弯,并且她在接受采访中曾说,她就是从事互联网工作的,知道怎么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于是她多次发微博说明事情经过,适当编辑了微博内容并且贴上一切吸人眼球的微博标签,接着是众多微博活跃用户的转发和评论,由此吸引了众多网民的关注。
因为该事件涉及的是女性安全问题,所以传播速度较快。
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也开始各种写文章发评论以及一些个人用户的关于女性安全的漫画制作。
就这样,“弯弯事件”一度引起社会大众线上线下的热议。
(3)不同层次的网友参与
微博不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更是可以为使用者个人抒发情感,表达情绪的地方。
所以,一个事件之所以会被其他人转发或者评论,主要是因为这个事件关乎自己利益,或者是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涉及到安全道德等大众都关心的公共问题。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这样的事会让他们感同身受。
受害人弯弯在微博中写到“我相信此类事件能在我身上发生,就会在更对妹子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或者你家人身上,
你会如何应对?!”相信很多女生看到这个事件的时候都是愤怒的,都会指责酒店或者相关方的不作为,甚至会造成情绪恐慌。
男生也会为了身边的女性家人和朋友转发。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个时间就非常具有新闻价值,有基本的新闻性。
弯弯的微博不仅有新闻性,也具备基本的新闻要素。
受害人弯弯描述的非常清晰,文字、图片、视频……应有尽有,资料齐全,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几乎不需要单独的采访调查和编辑,可以直接拿来做新闻稿。
其次弯弯微博中的“知名酒店”“卖淫窝点”“人贩子”“小卡片”等标签词语的运用满足了媒体的各种想象,让媒体都觉得很吸人眼球。
而且事件发生在4月3号晚上,4月5号就把微博整理好并且发布了,时效性很强,这些新闻媒体只需要帮助转发,持续关注即可。
而对微博大V来说,他们转发这样的微博不仅仅能体现他们的正能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并且还是为女性发声,事关全体女性的安全问题,更容易引起关注,并且在第一批微博大V转发引起关注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相继转发并且关注,从好使舆论愈演愈烈。
五、总结
来自微博舆论的压力会引起社会人民的广泛关注,引起社会制度及法律的不断的改进,不断完善。
和颐酒店女客遇袭事件在微博上引起广泛关注,从而引起社会对酒店管理的加强,酒店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进,提高酒店对客人的安全保障。
网络舆论的压力使得法律更加注重人身安全,注重保护女性的人身安全。
当然网络舆论也可能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法制制约的缺失会使网民侵犯他人的权利。
网络舆论会使得网民的情绪化舆论弥漫,在和颐酒店女客遭遇袭的事件中,网友为表同情,在评论中大夸其词,对男女不平等的看法及对男性恶劣行为的吐槽,以及抱怨社会的不公,社会的不平等,舆论有时候也会跑偏,甚至导致人身攻击,地域性的攻击,当查出嫌疑人是河南人时,微博评论就只对河南人的素质问题,河南人就成了大家吐槽的标签。
网络舆论会引起社会的不断改进,但是也应该正确看待舆论事件,避免传播虚假和不良信息,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个阅读倾向于碎片化的时代,微博的140字编辑特点,能很好地满足普通民众信息及时发布与获得的需求。
微博平台的平民化也让很多用户有随时随地发表言论的权利,这大大的便利了大众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和途径。
所以,微博因其用户的繁杂性和传播的广泛性与低成本性,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舆论的出现与滋养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晓茹.传播学视域中的微博研究[J].当代传播,2010(2):73-74.
[2] 谢新洲,安静,田丽. 社会动员的新力量:关于微博舆论传播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3-01-29(15).
[3]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06.
[4]百度百科.2011年上半年网络舆情指数报告:微博已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 [EB/OL].[2013-02-16]
[5]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运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6.
[6]胡丽丽 ,陈霭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舆情研究——以4·3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