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2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 .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
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 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C)
A.《介绍一个合作社》
B.《组织起来》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7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
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C.统购包销的实行
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C DE)
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
归国家所有
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DE)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没收地主的土地
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 (DE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BCDE )
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
C.计划订货
D.统购包销
E.委托经销代销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AB)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一五”计划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辨析题
1.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四、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关于50年代我国国内矛盾认识的材料:
材料1
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主要矛盾既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该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材料2
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材料3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摘自中共八大决议)请回答:
(1)材料1中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2)材料2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3中对国内矛盾的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
4.C;
5.D;
6.C;
7.A;
8.D ;
9.D;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
2.DE ;
3.BCDE;
4.BCDE;
5.CDE
三、辨析题
1.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力量,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成为国营经济,因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还有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国民经济也没有恢复,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不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
建立起来,才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中对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已经被打倒,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

(2)材料2中提出,在我们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这在社会主义学说史上是第一次。

在社会主义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本来是具有对抗性,但是,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正确的方针、政策,用和平方式解决了民族资产阶级问题,通过和平赎买顺利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依据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3)材料3对当时国内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