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南方人民夏天的风物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鳝鱼,南方人民夏天的风物诗
作者:小楼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0年第06期
南方的夏天我只佩服两种人:一种是吃鳝鱼的,另一种是看过杀鳝鱼还乐此不疲的。

熟练的鱼贩处理鳝鱼,只四步。

先用铁钉把头钉牢在砧板上,一刀开膛破肚,一刀割断颈部,一刀剔出唯一的脊骨,剩下便是满满鱼肉。

鳝鱼惊悚,杀鳝鱼更惊悚,梁实秋就说过:“血淋淋的一道宰杀手续,看得人心惊胆战。


鳝鱼又滑又丑,还总跟神灵怪谈联系在一起,人们本来不该对它有非分之想。

但一是它生错了时节,恰巧在人们最不想吃大肉的时候长得壮实;二是错在刺少,剔了唯一的脊骨,剩下的居然全是瘦肉!
于是,夏天日本人民有鳗鱼饭当风物诗,而南方人则用各式鳝鱼料理度过漫漫长夏。

只要不去想它生前的样子,难道不是无敌的美味吗?
霸蛮的湖南人,料理起鳝鱼却露出了精致的一面。

鳝鱼是湖南人顺时而食的最好证明。

从小吃到大的“家常紫苏炒鳝鱼”,去骨炸酥是基本操作,撒下紫苏叶子慢慢地焖才鲜美;要是招待朋友,别整天口味菜,夏天点一个最精致奢侈的湖南官府菜“子龙脱袍”:鳝鱼拇指粗,脱皮一溜炒,形式上可不就像武将脱袍?
子龙脱袍,小名溜炒鳝丝。

用白玉兰、青椒等同炒。

民国时湘菜老字号“曲园”在上海滩出尽风头,谭延闿、李宗仁都曾为它去曲园打卡。

在鳝鱼面前,湖南厨子极尽温柔;反而是广东人露出了生猛的本性。

广东的“黄鳝煲仔饭”里,鳝鱼血肉俱灭。

血,绝对不能流失;骨,也要用来吊汤。

混杂着鳝血的鳝肉与米饭一同爆炒,再取一个广东常见的砂煲慢慢地焗;另一种更“硬核”的做法是鳝丝和米饭快要熟时,掀开瓦盖浇一勺黄鳝血,与热瓦煲火热碰撞爆出的“刺啦”一声,这是人类贪婪的渴望,更是鳝鱼义正词严的控诉。

在四川厨子看来,广东人还是太温柔了。

四川人历来信奉昆汀式的暴力美学,更不会给鳝鱼、兔子之类留一点点情面。

四川人处理鳝鱼和别地不同,活杀后既不洗也不汆。

连肉带骨带血,爆炒、水煮、下火锅——这叫“生烹”,嗅觉与视觉同时抵达,吃的就是一口新鲜热辣。

尤其是到了周末就携家带口往乡间跑的成都人,最爱一口鳝鱼味。

在靠近河流的乡镇小馆子,往往能停满城里人的车。

洗鱼、杀鱼、烹制都在食客面前热切地展开,不消几分钟,热腾腾、重辣加持的鳝鱼上桌,成都人相视一笑:真正的美食,都出自城市周边!
众生皆苦,凭什么鳝鱼更苦?这手法一个比一个粗暴,长得丑难道就是原罪吗?
一直没露面的江浙人,露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微笑:来江浙,我们用几十种做法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全国水网、稻田间都有鳝鱼出没,但江浙人最能理解鳝鱼的小鲜滋味。

比如鳗鱼,比鳝鱼大得多,脂肪太过丰腴;而蛇,带着鳞片爬行,肉质却太柴;泥鳅就更不行,拢一盘也上不了台面;只有鳝鱼,满足了江浙厨子夏天按捺不住的烹饪欲望。

切丝、切段还是切蝴蝶片?汆水、过油还是鲜活下锅?滑炒还是焖炖?食材家常,成色全看厨师手上功夫。

江浙人對鳝鱼料理的追求就两个字:精致。

虽然江浙人口味相似,但地方派系实在繁杂。

苏沪派的“响油鳝糊”,标准的浓油赤酱,正宗的本帮风味,名震江南。

鳝鱼要用毛笔杆粗细的笔杆鳝;烧制时,煸炒用猪油,烧沸加菜油,出锅入麻油;配料也少不了蒜泥、姜丝、胡椒粉,缺一样,都不能叫响油鳝糊。

鳝糊上桌,不着急吃。

等师傅缓步走来,提一壶滚油,往洒满了胡椒的鳝丝、姜丝、火腿丝上一浇,你就会懂得为什么这道菜叫“响油”了。

但要是问到北面的淮安人,他一定不屑:响油鳝糊既烂又糊,还不如淮扬菜里的软兜长鱼。

鳝鱼只用背肉,旺火快炒,取其嫩,用筷子一夹,两端便自然下垂兜住,这叫软兜;到了其他地方,改用油、改配料,自然兜不住。

淮安人才是料理鳝鱼的真正专家。

“红烧马鞍桥”,粗鳝段自然卷曲成马鞍状,取其口感;而另一道“白煨脐门”则只用腹肉,鸡汤小火慢炖,取其鲜;就连鳝骨,也被淮安人用来做汤……
清朝还流行过108道菜组成的“鳝鱼宴”。

在淮安,鳝鱼的全身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但江南人的气质,并不完全来自选料极精、做法极繁复的官府菜。

一碗赶上了时令的鳝鱼面,不到30元就足够吃出江南人的精致。

南京、扬州一带,把鳝鱼面称作长鱼面。

鳝鱼炸酥备用,点了单盖在热汤上,越吃酥鱼越入味;还有的把一整条笔杆鳝盘在碗底,则越吃汤越醇香。

旺火爆炒,鱼酥汤浓,这是夏天江南面该有的模样;不紧不慢,吃肉喝汤,这是每天早晨老江南的日常。

从田间泥土中来,到家常餐碗中去。

浸在面汤里的鳝鱼才叫死得其所。

夏天到了,该吃鳝了。

南京
炖生敲
南京人不是一年四季都跟鸭子过不去。

在鳝鱼料理界,他们拿出一道“炖生敲”,分分钟就成了牌面,上了《风味人间》。

“炖生敲”的精髓只在一步:用刀背细细敲击鳝鱼。

起了蓉的鳝鱼肉,物理形态改变,鲜味才好轻柔地接触舌尖;至于炖入的五花肉,那只是江南人搭配理念里的正常操作。

杭州
虾爆鳝面
据说杭州以前盛产鳝鱼,价贱;而河虾价贵,两者高低搭配,便有了虾爆鳝面。

金庸为了江南面王“奎元馆”的虾爆鳝面,三次造访。

其实,吃虾爆鳝面不如去些市井坊巷间的小馆子,现炒现做,更对味。

台山
鳝鱼煲仔饭
吃黄鳝饭有几个规矩:一是煲仔饭上了桌别急,需要再焖一会;二是必须拌匀了吃。

鳝丝+丝苗米的组合固然完美,但台山煲仔饭的灵魂还不止于此。

葱香、饭焦,夹杂在鲜嫩的黄鳝饭间,提供着一起一落的口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